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参加1997-2011年世界杯U17男子足球比赛的2982名运动员的出生月为研究对象.调查显示:在过去8届世界杯的比赛中存在较强的相对年龄效应,即参赛队伍倾向于选择出生较早的球员;除非洲地区存在相反的相对年龄效应外,这一结论适用于所有国际足联指定的参赛地区和参赛取得不同名次的球队.在解释相对年龄效应产生的原因时,身体成熟程度(如身高指标)起一定的作用,它导致晚熟、相对年龄较小的球员落选.  相似文献   

2.
胡斌  黄志剑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46-48,52
为了检验我国足球、排球联赛中是否也同样存在“相对年龄”优势现象,从而推断我国联赛运动员选材机制是否适合“刻意训练”的概念和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了参加2002-2003赛季中国足球甲级联赛A组、B组共27支俱乐部,以及2002-2003赛季中国排球联赛男队、女队共25支俱乐部所有运动员的出生日期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加我国足球、排球联赛的所有运动员都存在“相对年龄”优势现象。“相对年龄”优势现象对运动员选材产生了怎么的作用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我国篮球运动员是否存在相对年龄效应。方法采用对比分析、卡方检验对我国女子U18、男子U16、CUBA、CBA共3027名篮球运动员的出生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青年男子、大学生男子、CBA男女运动员中存在RAE现象,在CBA与WCBA的后卫和锋位位置存在RAE现象。结论我国应革新选材发展理念,通过建立基因选材、生物年龄选材、改变选择日、强化位置选材等方式来消除和弱化相对年龄效应。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2018—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历时性角度探究不同年龄组别和退出精英赛运动员的相对年龄效应特征及成因。发现除高中组女足运动员外,精英赛各组别均存在显著的相对年龄效应;在比赛位置上,男足前锋和守门员的效应尤为突出,且女足不同位置的出生季度分布同样差异显著;从退出情况看,相对年龄较大的U15和高中组男足运动员退出精英赛的可能性较高,而女足不受其影响。相对年龄效应引发的选材偏见普遍存在于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中,尤其是对不同性别和比赛位置均有显著影响,但相对年龄较大的男足运动员同样面临着较高的退出风险。为调控其影响,应对相关从业者开展充分的认知培训,更新现有知识和培养理念,在实践中优化选材成效。  相似文献   

5.
以2005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8283名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发现在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选材评价系统中存在相对年龄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机制进行解释,进而制定相关的对策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儿童、少年在技能的形成、知识的获得及提高某一运动项目的技能,都存在着差别,这是因为儿童年的发育速度是各种各样的,7到12岁的年龄同期相对静止阶段,13到16岁的少年期与其他所有阶段有截然的区别。在这个周期、机体的整个生理系统急剧变化,心理和行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简称"五甲联赛"下同)赛区竞赛组织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五甲联赛"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各赛区对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推广宣传工作良莠不齐;赛事赞助单一,市场乏力情况凸显;校园推广有限;俱乐部得名不得利。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相对年龄对青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选材制度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当前训练和竞赛的分组入选制度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改革基于日历年龄的分组入选制度、采用基于生物年龄的分组入选制度、采用多重标准的分组入选制度,可提高青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足球运动员的选材问题,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运动员的成才固然受到后天的环境、训练、营养等因素的重大影响,但是,先天的遗传也是一个关键性因素。血型作为一项重要的遗传学指标,在体育科研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检测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目前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总体血型分布特征和位置上的血型分布特征,针对血型与女子足球运动项目关系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为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可靠性理论参考,为我国女子足球运动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统计、归纳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05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13支球队156场比赛的多项技、战术统计指标作了研析,探讨2005年中甲联赛进攻与防守的技战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足球职业联赛以来,其球员转会制度经历了自由转会、挂牌摘牌转会等许多变革,2005年又实行了新的转会规则,但仍未能有效遏止球员转会中的成功率低、球员利益没有保障等不合理现象,本文从转会制度、球员主体、联赛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转会制度更加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甲A职业足球联赛主场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我国甲A足球队90名运动员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结合1995、1996年甲A职业足球联赛的技术统计对主场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甲A职业足球联赛存在主场优势并对胜率有重要影响。引起主场效应的基本因素为主场的条件效应、主场的竞赛效应和运动员的主客场心理感受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1998年全国足球青年联赛一抢一技术统计 ,并将其结果与 1998年全国足球甲 A联赛一抢一技术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青年联赛一抢一技术明显低于甲级联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战略背景下,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对目前我国足球职业联赛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细致的剖析,为足球职业联赛定性,并且在精神和制度上,从内外两个环节、不同层次对其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5.
借助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以及模型构建方法,分析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共有产权。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使职业联赛产权被分割给不同的权利者。理论上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产权是一种国有产权,但由于作为主要参与者的俱乐部的深度介入,职业联赛产权必然被分割给协会和俱乐部,职业联赛产权实际上成为一种共有产权,因此制订一个合理的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比例是解决中国职业足球联赛问题的关键。最后,构建了一个模型计算出一个最优的联赛共享产权的收益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6.
从司法介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案回顾入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案件中涉及的利益群体——足协、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投资方、媒体和观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策略,认为完善职业足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联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管理,有利于职业足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职业足球道德风险特点进行分析,将中国职业足球道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归纳为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独立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时效性和延续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中国职业足球道德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衡性赛程国际A级足球比赛主场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参加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32支球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近10年中参加国际A级比赛的成绩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具有非衡性赛程特点的国际A级足球比赛,存在较高的主场优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情景的熟悉性和旅途因素,而比赛的重要性对其客场劣势也存在较高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足球职业化的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是中国足球在职业化、市场化道路上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果。中国足球职业化在动态中发展,具有足球产权主体化、足球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足球市场机制发挥重大作用的特点。对中国足球职业化中存在的运动员“走失”,行政干预和“外引”中价高值低和足球彩票带来冲击等问题要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