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试图为我国学校教育开展完整意义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并从大体育健康教育的视角,建设性地提出了改进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发展性和补救性对策,为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定中 《学子》2012,(8):40-41
阳光体育是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竞赛活动指导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有效途径。传统的体育以运动技能的形成为中心,以运动技能学习指导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为主导,重视教法的单向传递,教...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体育课首先要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进行备种身体练习,尤其要增加学生参与较为剧烈活动的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课考核模式已不再适应课程改革后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为此,改革传统体育课考核与评价模式,完善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能科学、准确、合理地反映学生健康与体育的真实成绩。传统的体育课考核与评价模式,是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教学组织不力、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场地与天气欠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常常会出现运动损伤。所谓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按照运动损伤的组织和部位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肌腱、肌肉及韧带损伤;关节损伤;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7.
体育锻炼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中,应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育锻炼着眼于学生一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和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不仅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实现教学方式的最大转变,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探索、创新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采用“寓教于玩”的教学策略.尤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是时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金宝 《考试周刊》2009,(8):140-140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实现体育有效教学的方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例如:学习体操技巧——前滚翻:1.认知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前滚翻的技术动  相似文献   

13.
张卫兵 《考试周刊》2008,(47):121-1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提高、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体育成绩是否进步。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  相似文献   

14.
俞兴林 《广西教育》2007,(9B):48-48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新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选择的教材内容,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较强的教学因素;二是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三是要注意以身体锻炼和技能教学为载体,把各项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突出教学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课上技术动作的学习客观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练习过程中,由于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之教师未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和帮助措施,往往容易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与健康教学课程是一门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础性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发展和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表现为: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况,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好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呢?这是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同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出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路永武 《成才之路》2013,(17):64-64
体育与健康课是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丰富,~些新的体育训练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便是其中一种。体能鲥练是运用各种身体训练手段,全面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和枯康素质的训练过程。将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逐步渗透到教学中,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我们的目标是“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情感化、兴趣化、多样化、游戏化、阳光化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