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古代诗歌种类丰富,既有古体诗,又有近体诗,还有词、曲等。古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心灵,提高文化素养。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强调朗读,把握技巧语文课堂与其他课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琅琅的书声,没有书声的语文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古诗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最适宜朗读。教师范读时要字正腔圆,充满感情,讲究语气的轻重缓急,注意节奏。要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领略其中的美感。学生自由朗读时应强调吟咏,要读出诗味儿来。还可以分小组读,男女学生…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能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教师范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时,首先要入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课文所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要学生朗读得好,首先教师自己要朗读得好。所以我在备课时认真地钻研教材,切实体会课文的内容和基本思想,然后反复地练习朗读;并在重要的地方作各种注意的记号。这样才能切实而具体地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4.
<正>1.语调。朗读时,让学生注意语调高低、升降、轻重、曲直的变化,把握它们,朗读时和文章内容一起协调情感处理。如在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开头描写环境的语句时,可以用轻缓、低沉、伤感的语气;朗读出现幻想的语句时,可以用充满希望、欣喜的语气;当幻想破灭,小女孩回到残酷现实时,转回失望、低沉、伤感的语气。2.重音。在朗读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重音,如何读好重音,从语言环境中明确重音,教师要用实例演示,让学生明白如何对句子中重音的情况进行区分。学生在朗读感情强烈的语句时一般会  相似文献   

5.
<正>"表情"是指"表达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朗读"则是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表情朗读"就是有感情的朗读,它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表情朗读过程中,学生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动作来表达,抒发他们对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场  相似文献   

6.
津市  鲁礼木 《湖南教育》2001,(16):40-40
由分析为主转变为以阅读为主。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告知多种形式和方法。诸如范读——由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语气和情感;初读——学生自由地读,不读错字漏字,不读破句;美读——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快读——从头读到完,语气顺畅连贯;  相似文献   

7.
吴立兴 《湖南教育》2002,(22):25-25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言语经验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上好低年级朗读课,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呢?首先,要想学生把一篇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攻破字音关。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练读时间,检查反馈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并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字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意义。这时的感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能是“明于心而不明于口”。其次,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在教师范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著名哲学家…  相似文献   

8.
1.做好朗读示范。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听老师读”,能激起学生朗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备课一定要“备读”,教师首先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凡是要让学生“看”的部分,最好背下来,反复琢磨手势和表情,做到声情并茂,朗读才有感染力。2.保证朗读时间。教师要有计划地做好朗读安排,  相似文献   

9.
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必须要牢牢地抓住“读“这个根本。朗读,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愈来愈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朗读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呢?我们的做法是:一、范读课文,传情。“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正确的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这是给学生提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范例,也是给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好形式。《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课文,教师进行范读时可用关心、劝慰、感激、悲愤、激动、难舍难分的语气分别表现不同的内容、情感;通过准确的语音、节奏的变化、语气的不同、感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关于朗读的教学目标,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能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很难。本篇论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研究朗读教学,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1.
马双艳 《成才之路》2014,(18):71-71
正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部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与此同时在各学段的朗读目标中还都有一个相同的要求,那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用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自己的理解。同时提倡朗读要自然,不能用矫情做作的腔调来朗读。那么让学生如何朗读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指导。下面,我就根据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学校举行校园公开课大赛,参赛者纷纷以“有感情朗读”作为决胜筹码,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当老师一提到“有感情朗读”时,学生便有模有样地拿腔作调读文章. 什么是“有感情朗读”?课标中讲到“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拿腔作调,矫揉造作.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当前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朗读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对朗读缺乏方法上的指导,朗读教学只停留在教师或媒体范读及学生自由练习这个层面上,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缓慢。《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这样写道:"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与做作。  相似文献   

14.
从课堂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背诵练习,是背诵训练能收到实效的基本保证。把背诵练习完全放在课外,一是容易放任自流,二是使学生产生“给老师背书”的心理,不利于提高背诵的自觉性。采取课堂练习形式,说说背背,有助于消除这些弊病。二、善于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把学生引到文章的“规定情境”中来,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绝无旁骛。可以从启发提问或表情朗读入手,可以搞小型比赛或听录音,还可以运用教师所熟悉的其他方式;但关键的一条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即不仅能随时指出学生背诵中的错误,而且能流畅地背诵全文。三、朗读是背诵的准备,一定要首先读好,除了字音准确而外,还要把轻重、停顿和语气处理得恰当。必要时教师可以一句一句地领读。四、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维的层次——主要段落中的层次。这一点之所以显得格外  相似文献   

15.
在读中感悟     
语文学习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要注意对其进行情感的熏陶。有的老师上课,还没让学生读课文,就要求学生或带着激动的心情朗读,或带着沉重的心情朗读,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感情是受了课文的感染油然而生的,不是靠老师“告诉”来调控的,怎么可以指令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书呢?文章不是无情物。朗读课文要入境入情,不能只读准宇音,在感情方面却无动于衷。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不读好就不能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甚至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例如,对《小狐狸卖空气》这类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6.
读 ,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读 ,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通过读 ,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教师在讲授课文时 ,要教给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技巧。“正确”即要求学生读时字音要准确、清晰 ,不丢字 ,不添字。“流利”即要求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 ,让学生动笔做适当记号 ,以便引起对本文朗读停顿语气的注意 ,然后再反复练读比较…  相似文献   

17.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课文,注意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声音高低等,从而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教师要做好范读,起到榜样的作用,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朗读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要侧重教给学生感悟的方法,并鼓励学生长期坚持,从而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这一学科。  相似文献   

18.
朗读指导贵在得法马鞍山市教委周春宝目前,小学生朗读能力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指导不得法。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只是反复强调要带着感情去读,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如什么地方该停顿,用怎样的语调,保持怎样的速度,轻读还是重读,等等。使...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一堂好的语文阅读课,必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动情地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受能力。而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低年级的孩子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可以说是一个新起点,怎样让他们在朗读中的语气、声调、表情、动作达到和谐、尽善尽美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一、语言感染法所谓语言感染法,就是要有效地利用表情朗读。一般情况下,表情朗读应由教师示范,逐渐激发学生感情,达到向学生转化。必要时还需表情教读,直接感染。二、动作传递法就是指借助于教师的面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充分调动听者的情绪,更好地完成传其文章之神的目的。动作设计,要依据内容需要,做到突出重点、恰如其分、准确自然。三、词语深味法就是要抓住典型词语,引导学生分析玩味,使其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挖掘出作品的深意。但要注意克服脱离具体语言环境,对词语作孤立、笼统分析的毛病。四、情节波动法根据学生求知欲强烈的实际,教师一上课就把最精采的内容先简要讲给学生,让学生被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所激动,受到情感的熏陶,然后因势利导地完成全篇的教学任务。五、现身体验法就是启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打开他们感情潮水的闸门,与作者的感情潮水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