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光照  倪永强 《科教文汇》2008,(23):224-225
王弼玄学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异峰突起,超越了两汉经学,表现了对现实政治的极大关切,更着眼于儒家哲学的社会的新和谐。他的玄学本体论架构,以无为本,涉及有无、本末、一多、动静、圣人有情无情等,构成了他本体哲学的新内涵,体现了一个哲学家的思之精、情之深的创新意识。也开创了秦汉以来哲学的本体新趣向。  相似文献   

2.
杨卓航 《科教文汇》2009,(24):248-248,268
面对中西文化冲突,熊十力立足本体论,注重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融合。心外之物不是本体,,通过思维活动所获致的“共相”也不是本体;要超越语言的限度达到本体只能通过“证会”的生命体验。在本体论的基座上,熊氏构建了包含体用不二、翕辟成变、习心本心、内圣外王四方面的严密致思体系,以调和中西矛盾。调和的方法就是保存中国儒学道统,同时吸取西方的“格物之学”。至此,熊十力的哲学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合流。  相似文献   

3.
早在康德把理性与自由视为现代性之纲领后,黑格尔在对现代性的查审与辩护中已开始了现代性批判,并由此引发了现代性形而上学批判之源流,这种潮流以尼采为转折点,其后以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为高峰.梳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批判对于理解和把握作为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尤其重要,其中立足于本体论的追问则是基础.只有找准现代性存在的本体哲学基础,才能做到批判有的放矢,从而建构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新式样.  相似文献   

4.
宁伟 《科技风》2011,(15):243+25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它的本质特征一直争论不休,这其中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不同认识。实践———毫无争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实践观点是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其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范畴。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都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的观点,这些学者都忽略了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部分,即宇宙生成论,他们把本体论与宇宙生成论混为一谈。本文从这一批判角度出发,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是物质,而实践是其宇宙生成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王婕  谢亚斌 《大众科技》2014,(10):188-190
魏晋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占主要潮流的哲学形态是玄学。玄学具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有无之辨、言意之辨、名教与自然之辨及才性之辨这四大主要论题共同建构了魏晋玄学的庞大体系和深厚的理论基础。目前对魏晋玄学的四大论题系统的研究尚且存在不足,从四大论题分别加以论述,使魏晋玄学以完整的体系出现。  相似文献   

6.
雷琼芳 《科教文汇》2008,(24):232-232
巴门尼德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对象,这为本体论奠定了基础。而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开启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最根本的传统:存在即被思维。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导引下的信息检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徐丽 《情报杂志》2005,24(1):120-121,124
在对本体和本体论进行整体概括阐述 ,总结归纳了本体以及本体论的特点 ,并将其所具特点与信息检索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论述 ,寻找两者的契合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将本体论与信息检索结合对信息检索系统进行尝试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什么是范畴入手,明晰了范畴作为基本概念的地位以及哲学范畴与其他领域范畴的关系。然后着重从西方哲学历史的角度说明了范畴是本体论问题研究背景下的产物,以及本体论问题作为法哲学问题领域的逻辑起点的地位,进而推出法哲学基本范畴即本体论问题领域之范畴的结论。最后以“法”畴作为切入点,对法哲学基本范畴进行了逻辑上的推演。  相似文献   

9.
卡尔·波普尔后期哲学的几个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世纪60年代初为界,将波普尔哲学分为前期哲学和后期哲学。作者认为,波普尔后期哲学在三个世界的本体论、生命定向的客观价值论和进化认识论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他以广义进化论为核心将他的整个哲学统一起来,这个工作直到他90多岁仍在进行,其求知热情从未熄灭。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2,(17):59
内容:本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域,研究中国五千年盛衰治乱之理的;  相似文献   

11.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七十四次。以往学者多从本体论、宇宙论、生命哲学路向来探究老子道的思想,而笔者尝试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道"。道是认识本体,是认识得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不可认识的,是异于经验知识的认识本体,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直观来把握道。  相似文献   

12.
洪谦作为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唯一嫡传弟子,一方面积极阐述维也纳学派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他已有意识地调和科学、哲学与玄学之间的关系,强调哲学对于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玄学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些独到的体察,在洪谦的学术统一观中得到完整的诠释。洪谦大力提倡"学"、"术"统一,是要救治中国近代以来功利主义文化政策的偏颇,以期达到国家"学术独立"与"技术自给"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理性对“终极关怀”的追求构建了西方本体论哲学的传统,但本体论哲学囿于其终级思维,关注的主体在哲学研究的历程中表现出在超验和经验的世界中游离的特质,反映了本体论哲学的终极思维嬗变的轨迹及其近代趋向。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必须面对实践的追问--兼与陈志良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不是现实的对立物,更非神话,它无需玄学的支持,也不等同于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虚拟技术首先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大发明,然后才引伸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语境和生存意义;而探究虚拟条件下现实性向可能性的转换,只有引入"虚拟实践"范畴,才能以"在场"的姿态诠释主体基于现实性又能超越感知局限的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15.
理性对"终极关怀"的追求构建了西方本体论哲学的传统,但本体论哲学囿于其终级思维,关注的主体在哲学研究的历程中表现出在超验和经验的世界中游离的特质,反映了本体论哲学的终极思维嬗变的轨迹及其近代趋向。  相似文献   

16.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他的"存在"既不是物质的东西,也不是精神的东西,而是一个外延最广、内涵最少、最抽象、最一般的哲学概念。"存在"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的转变,它标志着真正意义的哲学本体论的开始,直接影响到后来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12,(23):82
内容:本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  相似文献   

18.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他的"存在"既不是物质的东西,也不是精神的东西,而是一个外延最广、内涵最少、最抽象、最一般的哲学概念."存在"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的转变,它标志着真正意义的哲学本体论的开始,直接影响到后来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书生  雷勇 《科教文汇》2007,(7X):185-186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他的“存在”既不是物质的东西,也不是精神的东西,而是一个外延最广、内涵最少、最抽象、最一般的哲学概念。“存在”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的转变,它标志着真正意义的哲学本体论的开始,直接影响到后来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蒋智刚 《情报杂志》2007,26(6):103-105
给出了本体论概念,对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机制进行了分析,实现本体构造的方法,提供了基于本体论进行信息检索,并构造了数字图书馆的检索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