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体育报道看国家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京  冯莉 《新闻知识》2003,(4):8-10
2002年9月,“9·11恐怖事件”一周年祭日期间,美国一些主流媒体体育版纷纷推出了相关的重点报道: 9月11日《今日美国报》体育版头条标题是《体育的延续可以缓解悲痛》,“9·11”专版有《对体育比赛中“战斗性”词汇不必敏感》和《安保措施增加开支》的评论。 同日,《华盛顿邮报》体育版发表评论题为《体育:躲避忧郁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2.
域外书情     
美秋季图书市场围绕“9·11”打转 美国秋季出版市场成为“9.11”出续集的天下,从“9·11”一周年纪念相关的书籍到读者翘首期待的杜娜塔特小说《秘密的历史》,名目繁多。法国作家梅松的新书《“9·11”大谎言》也出版了英文版。 去年“9·11”之后,美国至少出版了一百本与这件恐怖攻击事件有关的书,然而这一悲剧仍不断衍生出不计其数可探讨的题目,如谈情报工作一败涂地的《The Cell》、谈都市计划的由曾获普利策奖的历史学家麦克华勒斯所著的《纽约新计》(The New Deal for NewYork)。由于媒体和出版界在9月前将重点放在“9·11”,因此有的书推迟到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9·11以后美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反恐24小时》为标本,分析了该剧的内容、拍摄手法以及叙事结构,认为《反恐24小时》的热播除了在拍摄手法、制作技巧上别具一格外,该剧积极回应了9·11以后美国社会的心态。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与后9·11时代美国民族主义的关系,并且认为在好莱坞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其所包含的美国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应有所警惕和戒备。  相似文献   

4.
萧三郎 《青年记者》2003,(10):43-45
“9·11”带来的机会一度使美国媒体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转向更为关注新闻质量,并努力在一边是华尔街一边是新闻价值的独木桥上艰难地寻找平衡点。“9·11”的报道让人们看到  相似文献   

5.
封面链接     
(《美国新闻学评论》2005年2月-3月刊)双重打击《时代》杂志记者马修·库柏由于不愿意透露秘密消息来源,可能面临长达18个月的监禁。过去两年半内,美国法院共向20多位记者发出传票,要求向法庭公开消息来源、采访记录以及其它资料。美国新闻自由的招牌——调查性报道正步入困境。专家分析,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9·11之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新闻的管控,反恐战争其实也是一场反对新闻自由的战争。新闻界正高举《宪法第一修正案》和公众知情权的两块盾牌,在法庭为维护公众利益和记者权利而据理力争。然而,美国公众对此却似乎并不领情。2004年民意调…  相似文献   

6.
文学类《一杯安慰》科林·塞尔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读书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这是一本记述平凡人物真实经历的故事集,被《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等众多美国媒体誉为“9·11后最畅销的心灵读本”。 中文版《一杯安慰》独特的开本、温暖的咖啡色装帧,散发出的淡淡咖啡香气,并配有精心制作的主题歌曲,令人仿佛  相似文献   

7.
以严肃新闻娱乐化报道著称的当今美国身价最高女主播凯蒂·库里克(Katie Couric),最近被美国多家媒体“娱乐”了一回。她的一张宣传照被揭用PHOTOSHOP“减了肥”,美联社和《纽约邮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此大肆报道。假照片风波1957年1月7日出生,年近半百的凯蒂·库里克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她主播的全国广播公司(NBC)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今日》(Today)多年来在美国深受欢迎,收视率雄居同类节目榜首。最近,更由于年薪已达1500万美元的她毅然“跳槽”,坐上前不久离职的丹·拉瑟的“宝座”,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主持人及“…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05年度全球亿万富翁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虽然财产略微缩水,但仍以465亿美元的身价连续第11年蝉联全球最富。而瑞典家具巨头、“宜家”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以230亿美元身价排名第六。这则消息也为2004年的一桩新闻“公案”画上一个句号。2004年4月初,瑞典《商业周刊》率先报道了“全球首富易主”的消息,报道称:由于美元汇率下降,瑞典宜家公司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以4000亿瑞典克朗(约合53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将盖茨挤下世界首富的宝座。这条消息很快被路透社等多家媒体引用。然而,两天后宜家公司发…  相似文献   

9.
娱乐:电视时代的奴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和亚瑟·科斯勒《正午的黑暗》,深深地被集权和专制主义统治下的丧失自由的可怕情景所震撼。现在的美国自由、民主已经深入民心,但可怕的是这样的时代仍然有丧失自由的危险,甚至还让人们浑然不觉。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这样的警告——娱乐成了电视时代的奴役。  相似文献   

10.
玛格丽特·芒纳尔琳·米切尔(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11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并在这里终其一生。其母玛丽·伊莎贝尔·梅布尔·斯蒂芬斯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其父尤金·米切尔是位律师,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学会主席,具有苏格兰、爱尔兰与法国胡格诺派教徒的血统。米切尔家族出过不少斗士,与《飘》中的奥哈拉家族颇为相似,成员参与过美国独立战争、爱尔兰起义及美国南北战争。  相似文献   

11.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国各媒体迅速抢滩,利用各自的优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在发生的事告诉受众,这极大地满足和尊重了受众的知情权,其报道方式引起了理论工作者的关注。《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一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不同方式方法的反思和研究,为灾难新闻报道理念作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1990年7月9日公布了本年度美国最杰出人士、地方、产品和文化思想的评选结果,其中有关电视部分的情况现介绍给读者,供了解。最佳节目主持人——康妮·宗。康妮·宗,又名宗毓华,华裔。1946年出生于华盛顿,1969年毕业于马里兰大学,是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7,(3):58-59
据英国媒体1月20日报道,英国女性、《哈利·波特》作罗琳在《福布斯》杂志评出的好莱坞名人和美国音乐家的20名女富豪中,排名仅次于美国最受欢迎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拥有大约5亿英镑(约10亿美元)的财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娱乐至死》是已故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品。在这部著作中,尼尔·波兹曼从新闻、政治、宗教、教育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娱乐是如何成为电视表达一切的方式的,最终发出了人类将会"娱乐至死"的哀鸣。  相似文献   

15.
一、媒体的集团化在美国,媒体与其说是一种宣传工具,倒不如说是一种能获取利润的产业。正因为如此,媒介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带有商业企业的性质,因此也就更多的偏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本杰明·富兰克林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家报业集团。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传统被威廉姆·伦道夫·赫斯特发挥到了极点。在赫斯特的顶峰时期,集团拥有全美14%的报纸发行量和25%星期天报纸的发行量。今天美国报业集团的巨头甘耐特拥有92家日报,包括《今日美国》(USA Today)。从60年代美国媒介发展的高峰开始,媒体所有权的集中化程度远…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对美国历史教科忆出版商来说,可谓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本来,2002年2月要上市的教科书,都已准备好要付印,“9·11”事件后又要忙着改版——增加“9·11”事件的内容。以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为例,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17日,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荣获第90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新闻照片”奖的作品.《迭拉斯晨报》摄影记者迈克尔·安斯沃思拍摄的这幅作品因为“描述了(飓风中的)混昆乱和痛苦”而获奖。《新奥尔良时代花絮报》和《比洛克西太阳先驱报》分享了普利策奖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两者均因在“卡特里娜”飓风中的出色报道获奖。2005年9月1日,新奥尔良州洛杉矶市居民在公寓的楼顶上等待救援,他们正发出紧急呼救声。照片由斯米里·N·普尔拍摄多家媒体因报告去年肆虐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卡特里娜”飓风而获得…  相似文献   

18.
今年 9月 ,值中国传媒大学 (原北京广播学院 ) 5 0周年校庆之际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SanFranciscoStateUniversity)广播电视和电子传播艺术系教授赫伯特·泽特尔先生到校访问 ,并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们开设了三次关于影视制作和实用媒体美学方面的讲座。赫伯特·泽特尔教授是美国影视艺术界最著名的专家学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图像·声音·运动》、《电视制作手册》、《摄像基础》、《泽特尔影像机房 2 1只读数据光盘》。其中《图像·声音·运动》一书被认为是美国影视专业大学生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教科书、“影视工作者的圣经”等…  相似文献   

19.
一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4年4月引进出版了阿兰·德波顿的全部六部作品。据报道,为了推出德波顿的这套书,上海译文出版社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工作小组,延请“国内一流翻译家”翻译德波顿的作品;并邀请著名学者、作家撰文,为当时计划中的德波顿访问中国作铺垫呼应。为了配合宣传,阿兰·德波顿本人也于5月11日来到上海,并于京沪两地的高校举行演讲及签名售书活动。除了19家纸质媒体报道外,中央电视台十套播出了《带着哲学旅行——英伦才子用哲学家的故事慰藉困顿中的你我》,东方卫视播出了“阿兰·德波顿访谈”。如果加上网络新闻的报道,那数量将…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美国当局正在计划启动一个名为Initiative“9·11”的新媒介项目。这个名字既表示 200年9月11日纽约和华盛顿遭恐怖袭击的日期,又表示美紧急救援电话号码“9·11” 该工程的第一阶段预计耗资50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