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时春 《军事记者》2002,(10):48-49
《战友报》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它是1937年八路军115师344旅在平型关战役后于晋察冀地区平山县郭苏镇创办的,后来随着344旅的转移和发展,又在晋东南、冀鲁豫出版过,1941年停刊。1943年3月20日,《战友报》作为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的机关报再次创办,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共编发了104期。解放战争开始后,从1946年8月11日(第236期)起,到1947年4月底(第307期)止,它受大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之命,为在冀鲁豫战场作战的刘邓野战军(含二纵、三纵、六纵、七纵及后来由冀察热辽归建的一纵)和所有部队服务,成为这张报纸的一段光荣历史。回顾这前后九个月的工作,也是我在战争时期六年报纸工作过程中,最令人难忘,最令人神往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史海泛舟”栏目中,我们请老报人王时春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名字叫《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友报》,这段历史如今晓得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们发表它的目的,除了倡导我军办报的老传统之外,还有抢救和保留新闻历史资料的初衷,欢迎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多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稿子。  相似文献   

3.
裹挟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战友报》由1937年创刊的《抗敌报》延伸而来,之后几易其名,从《抗敌三日刊》到《子弟兵》,从《华北解放军》到1955年10月更名为《战友报》,已经走过了72年的战斗历程。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战友报人经历了浴血沙场的洗礼,迎着新中国和平建设的阳光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军队前进的步伐,续写着我军新闻史上的华彩乐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战友报》,可圈可点的闪光点很多。尤其是在军事训练报道,促进战斗力建设宣传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各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的重头戏。每年的“两会”报道,实际上也就成了中国新闻界的“大会战”。作为军区军兵种报纸,不能像众多中央级媒体那样直接进入主会场面对面报道大会盛况,无论是新闻资源的获取,还是报道形式的运用,有着诸多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07,(12):19
战友报社社长段天杰:从年初开始.我们配合总政治部在全军开展的“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专门开辟“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专栏,先后刊发头版头条30多个,其他稿件200多篇,突出报道了全区部队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6.
易文华 《军事记者》2008,(11):24-26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全世界的一片赞誉声中落下帷幕。作为主要担负奥运安保和支援任务的北京战区,在这场精彩绝伦的百年盛典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战友报》则精心策划,运用一份特刊、一组专栏、一期专刊和一个系列,将奥运安保和支援部队的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既为这次奥运报道尽到了战区新闻舆论阵地的应尽之责,也为媒体今后搞好重大活动宣传报道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1946年9月的一天,下午两三点左右,冀鲁豫边区党委突然打来电话,要我和报社社长罗定枫同志二人立刻到区党委,有紧急事情商量。我当时担任边区新华书店副经理,负责印刷冀鲁豫日报。从我们驻地赵楼到区党委机关驻地,约有十里左右路程。我们意识到电话一定和战局有关,即毫不迟延地一人带了一个通讯员,各自踏上自行车,飞车前去听命。一路上敌机低飞盘  相似文献   

8.
赵苏 《军事记者》2013,(10):51-52
还是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刘波任战友报社社长的时候,他曾邀请几位新闻同道开过一次座谈会,征求大家对办好《战友报》的意见。记得我发言的大意是:要把《战友报》办成基层官兵的良师益友。如果能办到让读者想"战友"盼报来的份上,就该打满分。其实,这正是几代战友报人的心愿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你是0201-376433《战友报》‘基层之友’吗?我是XX部队战士XX,有个问题向你反映一下!”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军区战友报社编辑部从1998年初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评报制度,由内部关门评稿改为请专家学者和基层部队官兵来评;由单纯评优质稿、好版面改为对整个报纸宣传品头论足。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全社编辑记者队伍编写“精品”的积极性,促进了编辑部对报纸宣传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增强了报纸宣传的指导性和可读性,编辑队伍素质和报纸宣传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战友报》今年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头戏”。年初以来,战友报社本着梯次递进、逐步升温、形成高潮、持续深化的思路,拿出重点版面,开设专题专栏。热情讴歌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功绩。  相似文献   

12.
13.
颜春龙  马奕辰 《新闻知识》2023,(2):68-74+95
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大公报》,就以抗日爱国为宗旨对战事进行了全面报道。其中,在抗战初期具有政治、军事双重意义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受到《大公报》的重视。《大公报》始终抓住关键的时间点报道战事进程并加以评论,既很好地展现了战争经过,塑造了守军的英雄形象,又巧妙地化解了“撤退”这一军事决定的影响,在引导国内舆论的同时,吸引国外媒体的讨论,呈现出参与性、共识性、建构性的媒体动员特色,塑造出坚忍不拔的中国军民形象。分析《大公报》对这场战争的报道,可以总结出媒体应如何对战地新闻进行议程设置并引导舆论,为当下主流媒体的话语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梅 《新闻界》2009,(1):194-195,174
本文分析了<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彰显专业特色和培养思辩型新闻人才等.  相似文献   

15.
张明  李立广 《报刊之友》2012,(12):33-35
《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的“三农”报道因为媒体属性、发行范围、读者定位等差异,分别呈现各自的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两份报纸的“三农”报道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湖南省的“三农”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期间,笔者前往了西藏边防最前沿、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地方,和那里的官兵们一起过年,为应对恶劣气候、高原反应、紧急任务等带来的突发情况,提前准备多套预案、不断调整采访策略;走进现场,走到斗争前沿,用文字、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传递出边防军人的不屈斗志与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7.
关新仁  石华 《视听界》2000,(6):37-38
南京有线电视台作为南京地区的重要新闻媒体之一,毫无疑问在走新闻立台之路。我们将南京有线电视台的《南京报道》与南京电视台的《南京新闻》作了比较。发现两台新闻有许多雷同之处。如两台都是以本市新闻为主。一般动态为主,都追求快节奏、短新闻、大容量。采取口播导语加采访录像方式,解说词  相似文献   

18.
19.
蔡寄鸥编撰的《武汉新闻史》,在政局动荡与剧烈社会转型、思想论争中描绘了清末至民国近七十年间武汉地区新闻业的发展史。作为当时著名的报刊活动家,蔡寄鸥在本书中,以回忆式体裁聚焦真实,用多角度的研究视野进行章节编排,并关注了新闻从业者"人"的主体性。以丰富的史料事实,再现历史,助推了湖北地区新闻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杨子才 《传媒》1999,(5):17-18
我于1958年2月调到解放军报社工作,至1998年夏离休,历时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