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情谈不上,尊重更是奢侈品坐在一位戴着白口罩的医生对面,我如实交待着自己的“罪过”——行房时没采取避孕措施。“上次来月经是什么时候?”“3月4号。”她抬起头瞟了我一眼,“去验个尿。”随后  相似文献   

2.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居民,有人告诉你北京最近新开了97家风味餐馆,引进了1100多种风味莱肴,你接着会向他打听什么呢?——97家风味餐馆具体包括哪些风味呢?——哪些风味菜肴是北京过去吃不到,或者是很难吃到的呢?——这些餐馆都是什么档次的?一般居民也能吃得起呢?——北京过去一直存在“吃饭难”的问题,新增97家餐馆,这个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某新闻班在考试中,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位记者去采访名人的一件轶事,这位名人回避不谈。你说应该怎么办?是继续采访呢,还是就此结束?”……课后人们争论不休。有的说:“应该继续采访。——  相似文献   

4.
某诗刊发表了一首叫《思》的诗。诗文只一行:“载着梦的竹篮掉进深井——”。载着梦的竹篮子是什么样儿? 掉进了深井又象征什么? 那个题目是相思、思念或是思考? 有的作者写文章,爱搬弄新名词,生怕人家读懂了似的。如,某报宣传一位先进人物,讲到感人之处时,来了这样一句:“他未曾把缺乏食物的信息反馈到大脑”。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他  相似文献   

5.
话中有画     
“子不嫌母丑,况母不丑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993届毕业生、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郭军辉,因不满“网大”将其母校排在重点大学综合排行榜第25位,以侵害名誉权为由,一纸诉状把深圳“网大”公司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6.
记者,是“跑码头”的。尽管有“红派司”,有优先购买车船票的规定,但也未必时时畅通无阻。有一位资力不算浅的记者不久前告诉我,一次因急事必须赶往某地,但就是用记者证也买不到当班的船票。为了不耽误公事,只得出高价向票贩子买了一张船票,匆匆登船而去。记者本人买高价船票,也许是个別的;至于记者所见所闻,这就更多了——在开往苏北青龙港的客轮上,一位坐在五等舱(即散席)的老大爷自言自语地说:“总算回去了,搞张船票真不易啊!”旁边一位妇女听了凑上前问:“老伯伯,你这船票是‘黑市’买来的?”“是啊!”“多少钱一张?”“15元!”  相似文献   

7.
域外书情     
美国的“奥拉夫效应”还能否继续美国奥拉夫图书俱乐部最近推荐书——诺贝尔文学将得主、罗马尼亚裔美国人维厄塞尔写的《夜》(Night),从公布为推荐书上图书标准排行榜第1位的一周后,就下跌至第2位。难道“奥拉夫效应”失灵了?回答是两个字:未  相似文献   

8.
一、诗歌称“首”和文章标“题”诗人写一首诗,作家给自己的文章安上一个题目,这种说法已人人听惯了,但诗何以称“首”?文章为何有标“题”之称?它们始于何时?这却不大为人所理解。近读郭老的《文史论集》,发觉他在解释《胡笳十八拍》的“拍”字时,顺便揭开了这个有趣的秘密——“首”的本义是头。我国古代的诗歌原来是不称“首”的,而称为“篇”(如“诗三百篇”)或者“章”(如屈原的《九章》)。诗歌称“首”大抵始于东晋元年。当时有位孙绰,在  相似文献   

9.
仰慕韩羽     
记得是1993年。那天,打开信箱,意外地拿到了一封寄自日本的信件,信封上的署名,对不起,因为没有征得同意,只能暂时用“光子”来代替。“光子”,按日本人用名的习惯,当然是位女性,但搜索记忆,却从未有过一面的印象。打开信——信上写道:“这一年里我看过几本《瞭望》,我最欣赏的是专栏‘珍珠滩’里韩羽的插画。看过的画不多,但是印象可深了。”接着,她向我提出了几个问题:韩羽是否出过画册?哪里出版的?地址是哪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韩羽绘画的一位异国仰慕者。 我也曾是“韩画”的仰慕者。那还是在大学读书的年代。一位关良,一位马得,一位韩羽,这三位的戏画真叫人佩服。画戏曲人物的人多矣,但他们几位却由繁入简,以简驭繁,寥寥几笔,就把人物的“神儿”活托地拎到了纸上,比那些细勾琐描更见精神。那会儿不兴“追星”,不然,不定会给他们几位写上几封细道倾慕之忱的信哩。“文革”十年,旧戏都遭封杀,舞台上一个个都是站高坡唱高调踏地顶天的大英雄,韩羽想必也再不能画了,遥想悬揣,多半是蹲牛棚、挨批斗的命。奉命夹紧尾巴做人的我,当然也再不敢生非分之想  相似文献   

10.
编稿两得     
张兵 《军事记者》2006,(5):58-58
写文章,谁都希望“出新”。但怎样才能出新呢?——换个“说法”。譬如:有句俗语叫“杀鸡给猴看”,说的人多了,便不新了。有人反其义而用之,说:“杀猴给鸡看”,意思新了。还有人说:“杀鸡猴不看”,意思又新了。又譬如:“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句老话。有位作者写了篇文章寄给我,题目是“磨刀也误砍柴工”,“说法”挺新。再譬如:“雪中送炭”,意思都知道。一位朋友跳出原意,作一文叫“雪中拒炭”,新不新?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个双目失明的乞丐在乞讨。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自幼失明”四个字。一天,…  相似文献   

11.
新闻照片是用手拍的吗?这个问题提得似乎有些离奇——难道还会有谁用脚来拍摄新闻照片的吗?但摄影实践的真知告诉我们,新闻照片除了用手来揿动快门拍摄以外,从另一个角度说,却是“用脚走出来的”。——在日本,有一位新闻学者确实说过:“新闻是用脚来写的。”——也就是说要拍出具有新闻报首价值、水准较高的新闻照片,除了使用灵巧的双手掌握高超的摄影技艺之外,还得迈开双脚深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有心与无奈     
郑若麟和王海曦应被视为有心的记者,一位是上海《文汇报》驻巴黎记者,一位是中新社记者。二位在国务院副总理、上海市长朱镕基四月率团访法时采访了这个团,写了一些报道。但最能显出他们是“有心人”的稿子,当推4月21日《文汇报》上发表的那篇“巴黎专电”,题目叫《巴黎采访朱镕基记者瞠目遇三难》。——能在采访时归纳出“三难”来,显然是动了脑筋的,郑、王二位堪称“有心”的记者无疑。有心,应当说是记者的一个基本功,就新闻五个W来说,或新闻的“快新短活”等要求来看,都需要上心的记者才能胜任愉快,否则,凡事稀里马虎,糊里糊涂,是决计写不出好的新闻作品来的,到手的新闻可能会失之交臂,眼皮底下的“活鱼”可能会倏尔溜走,以致叫苦不迭,追悔莫及。这就用得着笔啊本子啊之外的功夫,——用心的功夫了。但光是用心,是不是就会造就一位好记者呢?难  相似文献   

13.
案头上,放着1995年4月7日的《人民日报》,孔繁森,这个响亮的名字跳入我的眼帘。他,像一团火在我胸中燃烧,他的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撼人心魄,使我们这些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同代人陷入久久的沉思:“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来新疆几十年,你不后悔吗? ——“我不后悔,像孔繁森那样,把青春奉献给祖国边疆这片热上,值!”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校友这样告诉我。他曾是一位归国华侨。 ——“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人生,应该像孔繁森那样度过才有意义。”又一位来自东海之滨的老同学这样告诉我。他曾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  相似文献   

14.
写下这个标题是缘于听了一位乡党委书记的一大段“议论”。他是这样说的: 那一年,你们县报的一位记者到我们乡的一个山村采访,我也一同前去。找到了采访对象——一位老农民后,那位记者拿出笔和笔记本,并用比较纯正的普通话开始发问:“请问,一亩田能打多少粮?”从没见过世面的老农民一看这架势,慌了;加上他听不懂普通话,结果慌得一句话也讲不出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一些报刊上常见“双效”二字。 “双效”,乍听起来,很顺耳,既抓社会效益又抓经济效益,不是很全面吗?其实不然。 图书出版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生产经营,并不在于在经济效益之外也要讲社会效益——“双效”,而是在于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社会效益为主,掌握“双效社一”、“双  相似文献   

16.
编辑絮语     
1971年的一个秋日,在从伦敦开往普利茅斯的一列头等车厢里,面对面坐着一位商人和一位绅士。绅士问商人:“您是日本人吗?”商人说:“我是中国人,说准确一点,是香港的中国人。”绅士眼睛一亮:“那么您是做什么的?”“搞搞航运。”“哦,您有多少船?”“有一点点,具体数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17.
称人用“个”,也可用“位”;“位”是敬称,不能用“位”来称自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然而生活中偶可遇到用“位”称自己的现象。例如在饭馆里或公共电汽车上,售货员或售票员问:“几位?”顾客或乘客顺口回答:“两位!”这“两位”中包括自己,能这样说吗?总是有点儿不妥当吧。如果说这大概是由于接着  相似文献   

18.
战斗中,班长英勇捐躯,一战士挺身而出,带领全班杀败了敌人。几十年后,一位通讯员前去采访这位“老革命”:请问,您老当时是怎么想的?”“没想什么。”“那您当时有什么心理活动?”“没有什么心理活动。”“那么,请您谈谈当时的动机好吗?”“动机?什么动机?在战场上杀红了眼,从战场上下来,见了狗我都恨不得踢它两脚”。这是王安忆在中篇小说《小鲍庄》里描写的一位通讯员采访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片段(大意)。  相似文献   

19.
本刊编辑随省记协主席到媒体走访,在沈阳人民广播电台不经意地看到了刚刚到任的台长张东毅的一份文稿——他在该台2007年广告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读着读着,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媒体领导者对事业执著追求的赤子之心,看到了一位“新广播”对“老广播”的钦敬和感佩之情,更看到了一位媒体带头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居危思危,是如此振聋发聩;居危思危,是那样冷静清醒。没有对“危机四伏”的客观现实的剖析,哪有对形势和局面的独到把握?没有尊重竞争对手的谦逊态度,哪有知己知彼的聪明智慧?没有勇创一流业绩的自信,哪有胜人一筹的制胜法宝?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哪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我们征得作者的同意,在这里刊登这篇讲稿,作为本期的“老总论坛”。由此我们想到,社长、台长们的内部讲话往往是非常有价值的发展信息,恳请“老总”们赐稿。  相似文献   

20.
5月25日下午3时33分,台湾“华航CI-611”班机在飞往香港途中,于澎湖附近海域不幸失事。机上206名乘客与19名机组人员从1万多米高空一坠而下,命赴黄泉。 次日,本刊特派记者在出事地点澎湖外海的马公岛上目睹,一位身穿黑色背心的少女挥着一件灰色T恤面向大海撕心裂肺地呼唤:“小弟,回家吧,我们的家在台北!”另一位来自台南的小伙子双手紧握一件鹅黄色连衣裙,不停地哭喊:“阿玲——,阿玲——,回来吧,我想你……” 我们的记者还目睹了许多。但在最近世界上发生一连串空难的背景下,我们不想仅仅把又一次巨大的悲情传递给我们的读者,我们更希望知道:一架飞机到底可以飞多久?空难的苗头,如何能够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