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频 《视听纵横》2003,24(6):109-111
央视记敬一丹说:“自从干了记这一行,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戒律,不许问‘请问您有什么感想’这样一类的问题”。敬一丹提出了一个记最起码但又有相当难度的提问标准。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记总是提那些外延宽泛的问题“请问您有什么感想”、“你感觉如何”等,也可以看到由于一些采访对象不善言辞,对这种“感想、感觉”不会一、二、三、四侃侃道来,采访因此陷入尴尬。  相似文献   

2.
在记者采访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发问:“哎,你当时想什么?”“哎,你有何感想?”几乎成了发问“模式”。采访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记者的发问绝不应是“千人一腔”。如果见了谁都是“想”呀、”感想”呀那句老话,不但自己抓不住“活鱼”,而且被采访者会反感的。中国女排获四连冠时,有记者问郎平:拿下四连冠你是怎么想的?郎平说,我想睡它三天;棋手聂卫平战胜日本高手后,有记者问,你是怎么想的。聂卫平说,什么也没想,下棋时只想下棋。口头访问是一门艺术,也是记者采访的基本功。基本功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1984年  相似文献   

3.
在记者采访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发问:“哎,你当时想什么?”“哎,你有何感想?”几乎成了发问“模式”。采访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记者的发问绝不应是“千人一腔”。如果见了谁都是“想”呀、“感想”呀那句老话,不但自己抓不住“活鱼”,而且被采访者会反感的。中国女排获四连冠时,有记者问郎平:拿下四连冠你是怎么想的?郎平说,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或通讯员在采访中经常要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当然,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谁还不会提问呢?然而,事情也并非这么简单,请看事实。1983年11月,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东京大田区石台中学采访时,有位记者向参加座谈的五位中学生问:“你们对中国有什么了解?”学生们面面相觑,无从回答。代表团团长安岗同志立刻把话接过去问: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报社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在编辑部当过编辑,也在一些地、市驻过记者站。因为工作的需要,笔者和不少县、区的通讯员一起下乡采访写稿,和他们中间一些人交了知心朋友。这些通讯员朋友很自然地向笔者谈出在采访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问题:一是与采访对象谈谈后,就感到无啥可问了;二是采访时心中无数,抓不住重点;三是采访时记得不少,可回来写稿时又觉得材料不够;四是到下边采访找领导难;等等。我觉得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这里,根据个人的体会谈谈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仅供通讯员朋友们参考。 采访是搞好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功。只有采访好,才能写出好稿件。采访,总的来讲,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准备、多看、善问、详记。  相似文献   

6.
老杨 《军事记者》2009,(3):71-72
采访,顾名思义,包括“采”和“访”两大内容。所谓“采”,就是对新闻稿件所需素材的寻找和采集;所谓“访”,就是对新闻事实的主人公、见证人或知情者的调查和访问。采访是新闻采写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而在采访过程中,最关键和决定稿件成败的工作,莫过于“问”了。善于“问”,就可以获得充分而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为新闻稿件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听说这么一件事:今年3月2日,曾经在我省乃至全国产生广泛强烈反响的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一位“不要问是谁”默默资助几位贫困大学生读书的共产党员,由南通市话剧团搬上舞台在宁上演。一位广播记者采访演出后写稿时,想起以前有同行采访过“莫文隋”,就找他们借用录音资料,得到的答复是:原始的录音素材和播出带都没有保存。类似的例子在新闻记者中可以说比比皆是。采访时,新闻素材多多益善,一旦稿件脱手,就把辛辛苦苦搜集来的文字材料、录下的音响、摄下的图像当成废物,或扔进字纸篓,或消磁。日后  相似文献   

8.
宋一新 《新闻窗》2013,(6):39-39
一、事先设计好问题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套系统的过程,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前期做好问题设计工作。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对有些记者来说,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在采访现场不知道如何提问,他们在遇到突发新闻事件现场通常问一些大而空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谈谈你的感想、  相似文献   

9.
据闻,有这么个县级新闻单位,上至领导下至一般采编人员,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接受过基层单位的所谓“好处”,如买上几十元的书籍,交由基层单位报销;到单位采访时,人家没请吃或招待不够规格,便抹下脸来谓之“小儿科”;一些单位要开表彰会,记者编辑便蜂涌而至,不管有无报道任务,乐得捞个床单、手提包、水瓶之类的“纪念品”,有些编辑还这样公开对来送稿的通讯员说:“我用稿的标准就是看你够不够意思。有,则用;没有,再好的稿件也进  相似文献   

10.
就近随机采访是记者常用的采访方式之一,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方便地使用这种方法。比如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举国上下都深受鼓舞。比方说,世界禁毒日,社会各界都在大张旗鼓地搞宣传。这时候,很多记者都会走上街头,走到自己最接近的现场,倾听和反映普通市民的感想和看法,并常常冠以“他们代表了普通市民的心声”等“大帽子”发表出去。因为很多记者觉得,这种方法正是深入实际的表现,更容易取得接近性的效果。但事实上,仔细思想后我们会发现,在使用这种方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街头随机采访是非概率抽样的一种我们知道,市民对重大问…  相似文献   

11.
提问的技巧     
现在有的年轻的记者(通讯员)在采访中提问时,象警察查户口,或象法官审理案件,你问一句我答一句。例如当采访得金牌的运动员时,总是千篇一律地问道:“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答曰:“我什么也没想。”当采访合已救人的对象时,又总是问:“你当时想到了什么?”答道:“没想什么”。显然这样的提问,是很难收到预期的访问效果的。对此,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烟瘾很大的教徒问牧师:“祈祷时能抽烟吗?”牧师答道:“不能。”这位教徒不死  相似文献   

12.
采访中的提问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要问得准确、巧妙、简炼就要学会“听”。当然,这里我们说的是有效地听。“听”可以捕捉新闻信息,有时采访对象谈话走题时,靠“听”还可以用巧妙的问话使其言归正传。可是有些记者采访时却忽视了“听”的重要性,只想着采访之前拟好的几句问话,结果一些虽有价值却没有列入记者采访范围之内的新闻线索都滑掉了。还有的记者表面装出认真听的样子,心里却在盘算其它事,这样的采访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采访中的“听”与“问”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  相似文献   

13.
新闻文摘     
新闻采访讲究仪表 记者要成功地接近采访对象,就必需使对方对你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是否有仪表美,记者的仪表美包括哪些内容呢?周恩来早年有这样一句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对记者在采访中讲究仪表美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记者仪表应该是整齐、清洁、朴素、大方、热情、亲切、庄重、自然,而不应矫揉造作、哗众取宠、肮脏邋遢。 仪表之一是衣着。这要根据采访场合、环境、对象不同而讲究。比如采访名流或出席重要招待会,衣着不妨整齐庄重一些,甚至可以“衣冠楚楚”;而采访建筑工地、水利建设或农田生产,就应注意穿得朴素、轻便一些。这样才能更容易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仪表美还包括“讲退仪态”,比如入座、辞别、行走时的举止也要文雅得体,假如在入座或告别时碰倒了周围的物件,打碎了茶杯等等,都是非常不好的。  相似文献   

14.
1989年2月的一天,我去红霞公寓采访我国的第一代外交官姚仲明同志。采访的题目是:“中缅边界问题”。姚仲明同志是我国第一任驻缅甸大使,曾担任中缅边界谈判中方首席代表。这是我第一次采访,而且采访的是一位名人。为此,我事先作了一些准备,读了一些有关资料,然后列出了几个采访时要问的问题。我来到红霞公寓,见到了姚仲明同志。这是位和蔼的长者。姚老已经知道我的来意,一见面就热情地开门见山地问我想知道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采访往往都与准备充分有关,准备得越充分,采访就会越顺手,反之亦然。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刘振敏一次采访邓小平同志到十三陵植树。开始问邓小平同志有什么感想,邓小平同志说:“我是来劳动  相似文献   

16.
记者曾碰到过这么件事:一次,笔者到某企业去采访他们是如何做好对市民的食品供应工作的。一进经理室,坐定之后,笔者发现经理的态度不是很热情,茶没泡,话不多,脸色也不太好。就这么着,笔者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别扭地采访着。过了一会儿,经理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这个采访要不要钱?如果要钱,我就拒绝采访!如果不收钱,我就配合你采访!”  相似文献   

17.
残忍的提问     
去年4月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版曾登过一篇名为《提问》的文章,讽刺了一些记者采访时“不高明”的提问。诸如,北京隆福百货大楼起火,一记者向北京市市长李其炎提问:深更半夜赶来亲自指挥抢救,有什么感想?被市长斥责“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提这种问题?” 确实,这类不高明的劣质提问真让采访对象好气又好笑。但这种提问尚可接受,还有一种提问不只是不高明,而且让人感到采访者的“残忍”。 记得前几年在海南举行过一次铁人十项全能拉力赛,一名记者的提问给我的印象多年不灭。被采访者是刚泅渡完一段很宽水面进入马拉松跑阶段的运动员。记者跟在身边问:“刚游了那么远上岸没歇歇不累吗?”这动员喘得不止。记者又问:“请谈谈你现在的想法。”把话筒伸到运动页面前。当时看到这儿,我真想一拳把这位记者同行从电视画面上打出去。人家拼死命地在比赛,他却风风凉凉地让“谈谈现在的想法”,且不说影响比赛成绩,累得要命的运动员怎样才能分出神来回答呢。这位记者的采访既表现了自己无能又表现了自己的自私,只顾自己来访,不看采访对象处在什么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中,采访者往往都要运用一项最常见的基本功——人物谈话的话筒式采访。初学者也许都有过“冒冒失失伸话筒,干干巴巴问感想”的经历。笔者当然也有过类似的尴尬。不过,正因  相似文献   

19.
采访过程中“问”是一门学问。那么怎样问才能使采访达到预期效果呢?根据我的体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化整为零,破题细问。当你回答别人提问时,往往有这样的感受:别人提的问题越小、越具体,你就越容易回答。采访也是如此,提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笼统。一些初学采访的同志所以“碰壁”。原因之一就是提问题太笼统,爱提那种“大而空”的问题,结果使采访对象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谈起。如何避免这  相似文献   

20.
守岁张北     
1月23日晚当我们悄悄坐上火车北上时,我们的心里是忐忑不安的。这是我们到齐鲁晚报以来第一次跨省区独立采访,而且是到高寒的、余震未息的张北地区。我们既有迎接一种挑战的兴奋,也有担心采访失败的忧虑。而报社对我们的这次采访是寄予厚望的。我们没有想到2月6日《张北,废墟上的大年》一推出,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谈感想;报社对我们进行了表彰;一些新闻单位请我们去谈体会……我们感到,张北采访对我们自己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难得的锻炼。紧张的筹划1月10日,河北省张北县发生了里氏6.2级地震,张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