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如何发展,传媒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机会,已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于是,一本讨论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的专著《整合传媒》面世仅三个月后再版,连续四个月出现在北京图书大厦的畅销书榜上。《整合传媒》引起的讨论还在网上网下继续,这个系列的第二部《再造传媒》又悄然出现在各书店的书架上,这本书所探讨的传统媒体内部如何整合,如何通过程序化整合操作使传统媒体重获竞争力与影响力,又开始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  相似文献   

2.
据《新闻与写作》:中国传媒产业研究近20年来引入了大量微观和宏观经济分析的手段,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但是结合经济元素和文化、政府政策对传媒业进行考察的“多学科型”研究仍处于弱势阶段,实际上传媒业的发展从来也不可能离开其存在的环境,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和市场法人,传媒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依附性、派生性很强的产业。有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组建《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课题组,在理论逻辑和实证研究的架构下,提出“传媒发展指数”这个概念,从系统依赖的角度来考察传媒经济的发展及其社会性、环境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04,(2):21-21
人才,是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基石,更是现代传媒竞争力构成中的一个核心要素,在新闻传媒业飞速发展和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培育适应现代新闻传播发展和传媒竞争需要的新型传媒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促进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新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在娇子品牌推广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界》杂志社、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娇子品牌推广公司共同举办的“娇子”杯新闻教育论文大赛日前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为期一年,面向全国新闻教育工作者和新闻传媒人士征集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的论文,大赛…  相似文献   

4.
范以锦 《新闻前哨》2011,(10):31-3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媒业经历了从新闻内容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变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如今又迈入新媒体时代,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传媒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这种背景下,《传媒业大变局》(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会秘书、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郭全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可说是应时而生,值得传媒业界和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媒业经历了从新闻内容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变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如今又迈入新媒体时代,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传媒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这种背景下,《传媒业大变局》出版,可说是应时而生,值得传媒业界和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观点速览     
整合力已经成为新技术背景下传媒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喻国明喻国明在2010年11期《新闻前哨》发文说,中国的传媒业仍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拐点上,一方面,新技术背景下传播渠道的七横八纵、传播方式的五花八门;另一方面,新媒体所造成的圈子化部落化改变了人与  相似文献   

7.
书评     
《新闻改革新论》海南出版社周瑞金著2004年8月定价38元本书专门论述我国的新闻改革, 许多篇章具有开创性意义,对新闻媒体走向市场,走向法制,构建民主开放的新闻传媒体制,突破单一所有制形式,提出了精辟见解。对如何借鉴发达国家新闻传媒文明成果,如何参与国际新闻传媒业的竞争,意识形态工具与传媒产业特征的结合,都作了富有创建的论述。全书文笔流畅,材料丰富,见解独特,对新闻业界从业人员提升修养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8.
趋势为王     
一 对传媒业发展动力的分析,有两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一是宏观层面. 在微观层面来看,我们能看到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对于传媒业做出的要求,以及传媒业按照自身要求进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传媒新思维     
我国传媒业改革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我国传媒业改革的现实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是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 传媒领域的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适应新形势下传媒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远未成形。宏观面改革滞后的严重后果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重限制了传媒业应  相似文献   

10.
魏永征 《青年记者》2016,(22):71-7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我的《新闻传播法教程》出到了第五版,朋友们建议我就这本书的来龙去脉作一点介绍.第四版出版后在《青年记者》连载了12篇“修订札记”,后来收入我的《传媒规范简论》论文集,这一次写不了那么多了,就写一篇回顾吧. 新闻与法联姻回顾 曾经,在中国,新闻界、新闻工作者(现在叫传媒业、传媒人)似乎总以为法与新闻距离很远.新闻与法搭上关系,还只有三十年光景.  相似文献   

11.
谢清果 《东南传播》2014,(11):25-27
两岸传媒业的发展,需要有对话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背景下,《两岸传媒》应运而生。《两岸传媒》创刊三年来,切实地承担起沟通两岸传媒的业界、学界以及民间与政府的独特作用,有助于为两岸传媒业发展建言献策,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两岸共同媒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廖卫民 《新闻实践》2014,(4):120-120
读郜书锴所著的《媒介融合时代的国际传媒业》(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最容易感受到的是作者对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和国际媒体发展规律的敏锐感知能力和学术探索精神.他的这部25万字的专著,从报纸传媒的若干重要议题研究起,探讨了电视传媒、网络传媒、新型传媒、传媒经济、传媒教育和传媒责任等诸多篇章,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当今国际传媒业的全景图,他的犀利笔墨和理性分析成为我们透视当代传媒业的世界视窗.  相似文献   

13.
林龑 《东南传播》2021,(6):16-17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区块链技术的行业渗透率持续提高,该技术在新闻传播业的应用有助于重塑新闻传播生态.本文主要介绍区块链在新闻传媒业的技术基础,简要分析新闻传媒业生态空间,并从网络谣言治理、虚假新闻追溯、传媒生态修复、新闻生产建构和新闻版权保护五个方面探究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传媒业的应用路径,旨在进一步优化新闻传媒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化、科技化时代之下,传媒业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真正突破传统媒介发展所存在的不足,我国根据时代发展的实质要求不断推动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出台了许多的新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各种大型的新兴资本开始与我国的新闻传媒实现了紧密的联系。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传媒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西方核心新闻理念的总体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之上,从宏观层面的新闻自由、中观层面的传媒职责,微观层面的职业规范三个方面对西方核心新闻理念进行整合性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媒体扫描     
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创新郑保卫在《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创新》中从12个方面论述了党和政府在十六大以后有关新闻传媒的一些新政策和新举措:强调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实行政府工作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公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改进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治理整顿党政部门报刊,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将传媒业列入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将新闻学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社会科学之一.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列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指出.这些政策、举措和理念.主张体现了党和政府深化新闻改革的思路.促进了新闻传媒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陆小华     
《中国广播》2014,(11):I0004-I0004
新华社传媒研究专家、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总编辑。现任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著有《西部对策——抑制返贫与中西部发展》《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再造传媒——传统媒体系统整合方略》《激活传媒——传媒竞争力发掘与执行策略》《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等。编、译有《全能记者必备》《重大报道对策》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近200篇。  相似文献   

18.
聂伟 《新闻传播》2010,(9):97-97,99
迅速发展的传媒业对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传媒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应适应传媒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本人结合多年新闻传媒专业普通话教学的经验,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资本运作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模式发展了30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迪斯尼、时代华纳以及默多克新闻集团等跨国传媒企业以强大的融资能力吞食着全球传媒市场之际,中国传媒企业需要寻找一条自己的资本运作模式。在三网整合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本大量涌入传媒产业之际,中国传媒企业能否得到空前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政府能否改变过去的传统角色。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2016,(1)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回顾201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在此战略及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传媒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 有的挑战.2015年,《今传媒》顺应传媒发展趋势、锐意进取,积极探索"互联网+纸媒"的融合发展之 路.在新的传媒环境下,《今传媒》深知肩上的责任和重担,积极服务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团结传媒 专家学者,凝聚传媒智慧,打造传媒院校科研理论高地;充分整合资源,强化中华传媒智库建设;开启 校媒合作新模式,多渠道促进学界业界互动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传媒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