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别因为你是个妇人,就把自己装在纸板盒里,要了解时事,要训练自己参与世事。文学是一种诉求权利和地位的武器,利用文学创作来描绘女性对于权利的渴望和诉求,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美国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文学的手段,表达了广大女性的渴望和需求,而这种呼声至今都对女权运动有很大的影响。笔者试从女性主义崛起的视角再读《小妇人》,挖掘潜藏于作品之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李松林 《视听界》2010,(6):10-10
我曾经不止一次接到网友留言提问:你是记者吗?这个问题真的让我很难给出答案。肯定回答吧,我只是个新闻专业的本科在读生,严格意义上讲还是个准记者;否定回答吧,网友们又觉得我遮遮掩掩,为人不真诚。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况,我已深陷多次无力自拔。  相似文献   

3.
转瞬之间,女儿进入央视工作已逾五年。知女莫若父。作为奥运频道中参与重要体育赛事的导播,对于她的敬业态度、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我不曾有过任何担忧。从雅典奥运会上荣获国际奥委会奖牌,到刚刚结束的第49届世乒赛,以及诸如英联邦运动会、东亚运动会、西甲联赛、F1大奖赛和国内许多大型赛事转播任务的出色完成,她经历了比同龄人多许多的  相似文献   

4.
吴琛 《记者摇篮》2003,(12):42-42,39
  相似文献   

5.
观其 《青年记者》2007,(17):77-77
很多事情,本没有道理可讲,是不该也不必讲道理的。新闻公信力为什么"危机"了?为什么我们说好的时候,公众会认为我们是在"哄人"?为什么我们说不妙的时候,公众也会认为我们是在"哄人"?分析起来,几个方面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6.
<正>~~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中出现了几种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有的报纸将负面报道与舆论监督混为一谈,报道中放大细节,故作渲染,有为暴露而暴露的倾向;二是有的报纸在报道中简单地充当  相似文献   

8.
9.
许丛军 《青年记者》2009,(13):51-52
从事新闻工作已经10多年了。这出年,自己最注意的就是时刻要树立记者的良好形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听到一些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0.
从事新闻工作已经10多年了.这些年,自己最注意的就是时刻要树立记者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去年春节前,同事请教我:“过年带什么回家呢?”我的肺腑之言:“带钱是王道。”然而我还是专程去了一趟东四,在同仁堂买了点儿泡水喝的干山楂。妈秋天来的时候买过,说不错。其实小区隔壁就有一家同仁堂,可是东四那家不是大嘛,能更加货真价实些吧。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工作者要跟不同的采访对象打交道,无论对方居庙堂之高,还是处身江湖之远。通常人们看到的只是记者采访后的作品,其实,采访对象也会对新闻人的心路历程与生活轨迹产生影响。《中国记者》"人与新闻"栏目从本期起推出"那些影响‘我’的采访对象"系列,邀请新闻人讲述自己因被采访者而感动、改变的故事。本文是新华社领衔记者张严平回顾自己与采访对象交往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上海。如何认识的细节也不记得了,只记得他一直用的名字——Kino。其实更确切地说,他的名字应该是Byron(拜伦勋爵),英国诗人的拜伦。他迷恋诗歌、网络和音乐,当然,还有亦舒。那时他每次在聊天室出现,都必然带来那一句拜伦的名句——你已葬的爱情胜过一切,只除了爱情活着的年月。  相似文献   

14.
15.
我是记者     
我是记者班明丽这次评选新闻“百佳”,我被列在“记者”一栏。很高兴接受这个称谓。在我眼里,这个“记者”称谓的含义不凡、分量不轻,它不仅反映的是专业技术职称,也包含着对我从事新闻工作35年至今仍未脱离记者岗位的一种承认。对我来说,这是最大的欣慰。35年来...  相似文献   

16.
记者是什么     
在月光醉酒的晚上,天空朦胧,大地朦胧,一条奔腾咆哮的文字河流,天际间流淌。  相似文献   

17.
我是记者     
我是记者。于是就遭人羡慕遭人喜欢遭人讨厌。只是干记者这活的基本功,除了手快腿快脑子快之外,还有最要紧的一件,就是“脸皮要厚”。年头儿一长,对好些事都有些满不在乎,尤其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可是1995年夏天的一件事情,却至今使我心里很内疚。那是六月初吧,孔繁森事迹报告团来成都,要在锦城艺术宫作一场报告,领导让我去采访,说是无论如何也要抓个好新闻回来。我们还预先设计了一个方案,说是搞广播的就采访同行,采访那个叫卓玛的播音主持人,这样角度新一些,容易“出彩”。可是一到现场,才发现任何“设计”都是白…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记者     
刘畅 《青年记者》2005,(11):11-11
新闻之外,是否有人生的情怀?一年又一年,我们秉笔天涯,以忠实的情怀逼近事实,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讯息,只为让微弱的声音变得响亮,让真切的声音传得更远.而在这传递事实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徘徊在心灵与良知交汇的路口,眼角不觉涌出泪水,因为不忘客观,我们是记.  相似文献   

19.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 我时时思索着、品味着这个问题。 有人把“无冕之王”的桂冠戴到记者的头上,有人称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也有人把记者喻为穿行于花丛之间采集花粉的蜜蜂。 当这些耀眼的光环在记者面前闪现时,有人洋洋得意,有人心安理得。 然而,我却不敢苟同。 记者究竟是什么?我说——  相似文献   

20.
谁是记者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谁都可以采访,谁见到记者都不免有点紧张,生怕说错了话,泄露了秘密,被曝了光。有人反驳道:记者也只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御用文人,是一些高音喇叭(只知道传达上级指示,拼命地堆砌辞藻说漂亮的大话的人),是吹鼓手(专门找一些有钱有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