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玩具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连给幼儿学画画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着色本便是其中一种。幼儿画画就在那些一幅幅半成品的画上面着色,不一会,一幅很漂亮、甚至是很唯美的画就呈现在家长的面前了。但是幼儿这种学习绘画的形式是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呢?有人认为利用着色本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因为着色本会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学会握笔;幼儿一下子就可以画出这么漂亮的画,会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培养。虽然这种说法表面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觉得它经不起推敲,细问:学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握笔就一定要用着色本吗?用着色本真的有利于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2.
一幅画     
小明是一个绘画爱好者,画画已有五年的历史了,他画柜里的画真是数不胜数,有的还得过奖。可是在这么多画中,只有一幅画保管得最好:不仅有画框,还特地整理出一块不小的空间专门存放。你们可能认为这是一幅多么多么好看的画,可正好相反,这幅画上只画着一张脸:一个又大又圆的头,两个圆圆的眼睛,一个弯弯的笑着的嘴巴,没有任何色彩,也没有其他装点。那么这幅画为什么会受到如此“优待”呢?且听我细细说来。  相似文献   

3.
绘画技巧是每个画家终生研究的课题。绘画技巧的难度,在于绘画的专业性极强。画家看一幅画时,有意无意地总想到如果他自己来画这幅画,应该采用哪些步骤。真正意义的绘画技巧,并不在于怎么去"画",而在于你的观点,没有观点就画不下去,各种绘画技巧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名叫圆圆的女孩很爱画画,她的画常被她的妈妈拿来在别人面前炫耀,圆圆心中也暗自得意。有一次,幼儿园举办了“儿童画比赛”,圆圆的一幅画也被入选参赛了。在评选中,圆圆的画非但没有获奖,评选的老师还指出了画中的不少缺点。圆圆伤心地哭了,她对自己的绘画完全失去了自信。绘画作业时,她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她再也不愿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画画了。这件事说明了自我意识中的两个很重要的原理,那就是,一个幼小的孩子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往往是周围人如何评价他的结果;一个孩子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他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东坡题跋·卷五》中记载着一个故事:四川有个尚未做官的读书人杜处士,爱好书法与绘画,他所珍藏的书法绘画之多,要用百位数来计算。有一幅画是戴嵩画的《牛》,更是他所喜爱的。他用锦绣做成套子,用美玉作画的卷轴,常常随身带着。有一天,在外面晾晒书画,有一个牧童看到了,拍手大笑说:“这张画画的是斗架的牛啊。牛斗架时,力量都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中间。这一张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斗架,荒谬啊!”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是。  相似文献   

6.
绘画技巧是每个画家终生研究的课题。绘画技巧的难度,在于绘画的专业性极强。画家看一幅画时,有意无意地总想到如果他自己来画这幅画,应该采用哪些步骤。真正意义的绘画技巧,并不在于怎么去“画”,而在于你的观点,没有观点就画不下去,各种绘画技巧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波波嘟的画     
一天,波波嘟接到了邀请他参加儿童绘画比赛的通知,于是决定请大家做模特,画一幅全家福。他好不容易画好了,可是嘟嘟们却因颜色问题发生了争执,结果他的画……  相似文献   

8.
《基督下葬》是卡拉瓦乔 30岁期间绘制的一幅最著名的祭坛画。这幅画是当时圣玛利亚·德拉·瓦里契拉教堂的订件。这幅画内容是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 ,圣玛利亚和使徒约翰、尼哥底母等为他安葬的情景。约翰和尼哥底母抱着基督 ,慢慢地将他放入石墓 ,圣玛利亚和两个女信徒悲痛地为基督送行。这是一幅具有古典意味又透着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 ,画面的构图、人物造型、明暗及色彩的处理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程度。这幅画公开展出后 ,受到了众多的赞扬 ,连卡拉瓦乔的对立者也不得不承认画家的艺术修养。这幅画的构图紧凑而集中。送葬的场面一般讲都较…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通过媒体了解到,我国某知名画家的一幅作品,在一次竞拍中以天价成交。我有一位朋友是画师,他最贵的作品也不过几千元。就此我请教他:你们作品价格的差别怎么如此之大?他坦言道:因为我是画师而人家是画家。画师在"画"一幅画时,绘画技艺的  相似文献   

10.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括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小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但是这个时期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的东西来。绘画时,总有些乱涂乱画,有的还说“我不会画”,表现出对绘画缺乏兴趣,甚至有一些因为画的不像,达不到预期绘画效果而产生胆怯、自卑心理。为了克服幼儿对绘画的胆怯心理,树立对绘画的信心,我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颇为得意的画后,拿到画廊里展出,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画家在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他的要求: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处,均请在画上做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这幅画,发  相似文献   

12.
快乐地飞翔     
崔鹤同 《教育艺术》2007,(11):40-41
这是一个特别小孩的故事.他出生不久,便显露出绘画天分.那时他甚至还不会说话.有一次他在纸上画了一幅"作品",递给父亲看,纸上是些缭乱的线条,他语音含混地告诉父亲,这是一种甜饼.对于一个尚未学会说话的孩子,能用图纸表达自己想吃糖饼的愿望,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13.
艾欣 《小火炬》2014,(9):32-34
据设在英国伦敦的艺术品遗失登记局统计,窃贼最偏爱的是已故的西班牙绘画大师巴勃罗·毕加索的画。你知道他有多少幅画被窃贼偷了?  相似文献   

14.
笑话     
令人倾倒的画一位醉心于抽象派和立体派绘画的学生,在画展中花了大半天时间去选购名画,选了许多幅都不满意。最后他为一幅白底黑点铜框的画所倾倒,他问画展的工作人员:“这幅标价多少钱?”工作人员回答:“这是墙上的开关。”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游戏区活动,王超选择了去绘画区进行游戏的活动。他画了一条帆船,又在船上画了一个和风帆一般高的人。他大概想到应该有人在捕鱼吧,又画了一张像篮子那样的网,还画了鱼,鱼里有他喜欢的金鱼。天上的太阳不可少,他还画了小鸟,其中有一只美丽的孔雀。他画的时候速度快,线条奔放、自由,色彩随意,造型稚拙天真。我想,这是一张好画。但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上     
小许同学因为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所以绘画能力比其他同学强。但他在上美术课时却不能使美术课陈老师满意。每次上课,当他画完一幅画后,就开始动个不停,一会儿与前面的同学说话,一会儿翻弄后面同学的颜料盒,还把旁边同学的洗笔水打翻。陈老师为了帮助他克服这种多动的毛病,每当他画完画就叫他立即上讲台站着,一直到下课。以后,小许一上美术课就怕,磨磨蹭蹭地作画,将画面涂得乱了章法,绘画水平日渐降低,也  相似文献   

17.
今天给小朋友们讲一个用数字绘画的故事。也许小朋友们会问,数字是用来计算的,怎么能绘画呢? 如果你来到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侯文杰老师家,一进门准会彼一幅幅数字画的精美图画迷住。有一幅画就是在阿拉伯数字4上依次添上0、3、7、2、9、再用1做须,做毛发,画出了一个可爱的小老鼠。  相似文献   

18.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从事小班教育多年,笔者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注意力时间很短,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幼儿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的东西来。绘画时,总有些乱涂乱画,有的还说我不会画,表现出对绘画缺乏兴趣,甚至有一些因为画得不像,达不到预期绘画效果而产生胆怯、自卑心理。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对绘画的胆怯心理,树立对绘画的信心,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1949年,85岁的绘画大师齐白石,依然坚持每天作画5幅,从不间断。在过生日的那天,前来贺寿的客人很多,他忙了10多个小时。等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他已经很疲倦了,于是便休息了。第二天,白石老人早早地起床,没吃饭就赶到了画室,画完5幅后才吃早餐。吃过早餐后,他又回到画室作画。家里人怕他累着,便说:"你不是已经画完5幅了吗,怎么还画?"他解释说:"昨天过生日,客人多,没时间作画。今天追画5张,以弥补昨天的‘闲过’。作画并无秘诀,全在一天也不能空闲  相似文献   

20.
给儿子颁奖     
儿子所在的学校组织以环保为题材的绘画比赛,逢赛必参加的儿子这次更是跃跃欲试。他画了一幅题为《人在补天》的画,画面上部是一片臭氧层,中间有一个大圆洞,下部是若干枚正往上飞的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