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抢渡长江问题的分段模型是200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一种求解模型。文章着重探讨当水流速度线性变化时,游泳者在抢渡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游泳方向采取分段变化情况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2.
对抢渡长江的问题通过合理假设、数学推理并运用物理学知识建立一个寻求抢渡的数学的模型。在分析方法上,对不同的水流分布进行研究,适当简化,用Mathematica软件求其数值解,其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参加长江竞渡的游泳者对游泳方向的最优选择问题。根据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竞渡的最优策略,并给出了最佳游泳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也是高校游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准备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降低运动损伤,本文将详述游泳前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类别、游泳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以及高校游泳教学积极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地青少年正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踊跃参加游泳活动。青少年的年龄比较小,缺乏游泳知识和经验,我们学校对学生的游泳活动,在积极提倡和支持的同时,应当加强领导,加强思想教育特别是安全教育,并且采取具体措施,保证这一活动的健康发展。这里转载了易和元同志的《掌握游泳的规律》,还发表了宋学仁同志的《谈游泳与卫生》,供学校指导学生游泳活动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广州市中小学游泳活动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调查广州市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并对广州市部分中小学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游泳活动开展情况。全面地分析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游泳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广州市中小学优先开展游泳课程的必要性,提出促进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游泳课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游泳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记录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积累基础数据,并统计分析游泳班幼儿的各项身体指标及意志品质的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游泳活动对幼儿胸围的增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幼儿的呼吸深度和肺活量;游泳活动也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独立性、自制性、果断性及坚韧性五个维度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游泳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荷兰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为此,在课堂教学时,应多创设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9.
游泳是一项人体在水的特定环境中进行的运动 ,是最好的锻炼身体的体育运动之一 ,非常适合儿童少年。所以 ,在幼儿园开展游泳教学活动 ,是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游泳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 ,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游泳活动通过教师有目的设计的教学内容 ,让幼儿参加体能方面的各项训练以及游泳活动中的小竞赛 ,都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身体的素质 ,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  在我园进行的《游泳活动中培养幼儿意志品质》课题研究活动两年多的时间里 ,参加游泳活动的幼儿与其他幼儿相比 ,他们感冒少了 ,饭量增加了 ,身体…  相似文献   

10.
游泳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夏天来了,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到江河湖海或游泳池去游泳。夏季游泳,能防暑降温,又能增强体质,是一项深受家长和小朋友喜爱的活动。但是,如果不注意游泳时的卫生、安全以及使用科学的方法,就会诱发以下一些常见疾病。 抽搐及外伤 剧烈活动后,体温上升,如立即下水,易引起抽搐;由于剧烈活动后肌肉的收缩和反应能力减弱,这时下水游泳,活动不协调,容易疲劳,甚至易发生溺  相似文献   

11.
田家怡 《滨州学院学报》2001,17(1):48-50,94
论述了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演变 ,界定了黄河三角洲的范围 ,给出了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概念 ,追溯了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的渊源 ,分析了其源汇 ,为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依据《水经注》和明清时期合肥方志对合肥地域流经的南淝河予以考述。指出,南淝河在中国古代的某些历史时期称为施水,而不是一般俗说的南淝河就是施水。到清朝中后期,合肥志书分析古代肥水、施水之源与流合走向的变迁,已较为合理,尤其是论肥水、施水在清以前居于芍陂和巢湖两大湖之间的变迁,见解有独到之处。进而提出,古代江淮河等水系走向已与今日区别甚大,今人更不可用今日流经简单揣测古时走向。要以历史时期地理变迁的角度审度,历史地看待古人对江淮等水系描述的一些言论;后人必须明白,同样是讲施水,《水经注》中的施水,与晚清人讲的施水,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山西省歌舞剧院连续创作推出大型系列歌舞《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在中国大地掀起了黄河歌舞的旋风,开创了全国民族风情舞蹈的先河。追本溯源,山西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化资源丰厚是黄河歌舞艺术产生的根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舞是黄河歌舞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总结回顾黄河歌舞艺术的历史沿革,研究其发展现状,黄河歌舞艺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其一,黄河歌舞艺术流派独树一帜,首开全国民族风情舞蹈先河;其二,黄河歌舞艺术流派日臻成熟,淳朴隽永,博采众长,发展鼎盛;其三,黄河歌舞艺术在探索中前行,在艰难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黄河歌舞艺术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黄河歌舞艺术未来的发展思路如下:一是借势改革,创新机制,把黄河歌舞品牌做大做强;二是提高待遇,保护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宽松环境;三是加大政府经费投入,拓宽黄河歌舞投融资渠道;四是汲取"黄河三部曲"的成功经验,探索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构成西辽河流域的主要支流共有两条,一是西拉木伦河,另一是老哈河,两河相汇处就是西辽河的干流。按照流域源头划分,老哈河应该是西辽河的南源。老哈河发源于燕山山麓的北侧,一直是古老的山戎、东胡和奚族的活动中心。辽王朝与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终结了无休止的征战状态。于是,辽圣宗将其统治中心从西拉木伦河的左岸南徙,并在原奚族故地老哈河畔修建了辽中京大定府,老哈河流域便成为辽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因此,辽中京成为有辽一代西辽河上的两大都市文明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1月20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来自不同地区和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与会者就淮河治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地理与文化以及淮河流域灾荒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915年,珠江三角洲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史称乙卯水灾.是年,西江和北江、东江沿岸以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洪水泛滥,灾情严重.水灾直接促动了位于西江干流的高要县的堤围管理调整.水灾过后,负责堤务管理的基层组织——围局、公所,采取了一系列水事管理调控措施,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其权势及对地方堤围事务的掌控.相反,两岸疍民的生存空间则被压缩,最终失去了对水资源掌握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龙川江是云南滇中高原面上最大的河流,其对楚雄州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龙川江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估算龙川江河道的生态需水量,可为龙川江的水量调控提供依据。通过对国内外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现状的梳理,选取曲率湿周法计算龙川江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MEIFR)。选取楚雄小河口、元谋小黄瓜园两个水文观测站的水文数据,估算出各观测站的MEIFR值:最大为6.8m3s^-1,最小为0m3s^-1。应用Tennant法研究结论分析龙川江MEIFR值,结果表明:按照龙川江整条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33.8m3s^-1计,需要MEIFR达到3.38m3s^-1,才能保护龙川江河道基本功能50%至全部,因此龙川江河道内现在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其河流的基本功能的需水量。  相似文献   

18.
牂柯江是考察古牂柯、古夜郎的一条重要线索。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不但首次记下牂柯江的名称,而且也说明了牂柯江的大致处所、流向。但由于记载粗略,因此后来提出的说法众多,有的明显不是《史记》所说的牂柯江,有的看似牂柯江而又与《史记》所述不符。这些观点所申述的理由似乎可信,而细加推绎,则让人莫衷一是。于此结合《史记》来比较分析,牂柯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牂柯江指整个盘江,狭义的牂柯江指现在的北盘江。这符合《史记》所提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北山经》载有三条向西流入泑泽的河流杠水、匠韩之水及敦薨之水,杠水即贯穿汉代敦煌郡的疏勒河干流,匠韩之水即今瓜州县之榆林河,敦薨之水即今敦煌市的党河。敦薨本系月氏语,张骞称敦煌,乃因战国秦汉时期敦薨与敦煌同音,故知《山海经》之"敦薨"即敦煌。汉武帝在敦薨地区建县建郡,遂据张骞所说"敦煌",命名为敦煌县、敦煌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谓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说敦薨之水"出焉耆之北",与《山海经》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泽的流向相反。杜佑、都实、潘昂霄、朱思本等均据实指出郦道元之谬,而清代以来《水经注》研究家仍从郦氏谬说,亟应纠正。  相似文献   

20.
黄河文化与宁夏农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意义上的黄河,奠定了黄河文化在宁夏的表现形态:南部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北部为宁夏平原。南部清水河、泾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也是黄河文化的滋生地。北部平原,黄河孕育了宁夏历代农业文明。秦代,黄河东岸的秦渠诞生;汉代已成为著名的灌区;北魏时黄河水利再兴;隋唐时灌区得到了大力开发,宁夏平原已是一片美丽富饶的绿洲;西夏时开发利用了汉唐以来的重要渠道,农业生产有力支撑着西夏政治生命的延续;元明清时期黄河水利更是得以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呈现出的是阡陌纵横、繁荣富庶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