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滨小城     
学一学 题目:《海滨小城》是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描绘家乡美丽风光的记叙文。作者紧紧抓住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展开描绘,抒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课例简析]《海滨小城》是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使小城显得更加美丽.海天辽阔,小城玲珑,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3.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它通过写海滨和小城的景色美,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四个特点: 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文按先总、后分,再总述写。“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这一句,先总说海滨小城的地理位置,然后紧扣“海滨”与“小城”来分别描述,最后总述:“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文章同时还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叙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层次清楚,  相似文献   

4.
《海滨小城》是一篇习作例文。它以清新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按空间位置的变换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一、从文章整体入手,探明作者思路。在学生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思考两个问题:1 本文按什么  相似文献   

5.
《海滨小城》是一篇习作例文,写的是我国南方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课文分为两部分,作者抓住“海滨”和“小城”景物的特点,按照空间位置的转换进行描述,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乡的热  相似文献   

6.
<正>【主题与背景】《北京亮起来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爱祖国,爱家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激发他们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行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  相似文献   

7.
《海滨小城》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4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对颜色、空间、声音及运动状况感知的基础上,显现出阶段性。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掌握海滨小城美景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及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三是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根据以上要求,笔者作如下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掌握观察的顺序性掌握观察顺序,是培养观察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要…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滨小城的特点 ,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 .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会用“每逢”、“甚至”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 ,学习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 ,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具 :录音机、幻灯机等。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二、配乐范读 ,整体感知海滨小城的美。1 .交流对海滨小城的初步印象。2 .概括海滨小城的美在它的海滨和小城。三、配乐默读 ,边读边画 ,给文章分段。1 .讨论分段。2 .过渡 :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海滨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9.
语文第六册第34课《海滨小城》(习作例文)是一篇层次清楚、描述确切的记叙文。它以课题为主线,先写海滨,再写小城,介绍了小城的美丽景色。课文共6个自然段。前三段写海滨,后三段写小城。第一自然段,首句“我的家乡在广东,是海滨的一座小城”点题,交代小城所在地点。接着用“海也是蓝的”着重写了大海的颜色。后两句,一句写了水平线上  相似文献   

10.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25):35-36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根据课文特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欣赏优美的景色、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品词赏句上,使阅读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一、理解课文内容与审美相结合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试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直接对话。文章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视角;而学生读课文,则是通过这面镜子折射出的画面去洞察客观事物。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想一想作者为何这样写。在…  相似文献   

11.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有很多途径,其中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教学重点是个重要的方面,现以《海滨小城》为例谈具体做法。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把小城放在海滨的大背景下细致描述,使小城显得更加美丽、玲珑,海天浑然一体。根据文章的写景特点,可抓住以下重点进行教学。   一、抓描写色彩的词语   这篇课文在描写海滨景色时运用了一系列表现色彩的词。如“蓝色的”大海、“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军舰、“灰色的”海鸥、“白色的”云朵等。可这样进行教学:先要求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勾画…  相似文献   

12.
《海滨小城》这篇习作例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可分为美丽的海滨和整洁的小城两个部分。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色彩美丽,寓情于景,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习作例文。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概括地描写了一幅海滨小城的迷人景色。这是依偎在浩翰的蓝色大海边的一座小城。蓝色的大海张开她那广阔的  相似文献   

13.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传统课文。这篇课文过去的教法往往是抓住学生喜欢的内容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感悟,了解体会北大荒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种教法思路清晰,重点也很突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会把对草塘美丽风光的深情赞美融入其间;在  相似文献   

14.
课时目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领悟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笫六册第28课[教学目标]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列热爱家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课例简析】《我爱故乡的杨梅》文情并茂,描绘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杨梅树和果的特点来描写的。教学时可采用“以读导写”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本文写法,写一种自己家乡的特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通过对珍珠泉的描写,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教学本课,笔者以“口语交际”的形式组织阅读,为学生创设轻松愉  相似文献   

18.
教师:蚌埠市回民小学 陈志霞学生:蚌埠市回民小学四(1)班讲评:蚌埠市中区文教局 杨琦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家乡的杨梅树的美丽,杨梅果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今天根据《基础训练7》的作文要  相似文献   

19.
希望在闪光     
这是一篇较有特色的抒情散文。希望在闪光。这闪光的希望,在家乡的旅游事业上,在家乡的航天事业上,在家乡的民族事业上。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当代的现实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是本文艺术构思的特点。作者将热爱家乡的感情,上升、扩展到热爱祖  相似文献   

20.
以读促写仿中有创──浅谈《海滨小城》的教学通辽市交通小学张淑霞《海滨小城》这篇习作例文,生动地描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整篇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得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是小学生初学写作的典范。教学时,不仅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以读促写,着重引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