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在创作《月光》的第一乐章时,贝多芬已经发现自己患有耳疾,听觉严重衰退已有三年之久。乐曲中的叹息,正表现了贝多芬在这一时期的孤独和悲伤。同样是描写月光,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则抓住了月亮柔美、朦胧的特点。作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于1890年开始创作《贝加摩组曲》,《月光》是其中的第一首。此曲的灵感源于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同名诗篇,在原诗的描绘中,几个已故舞人在月光下跳着魔鬼般的舞蹈。不过,德彪西的《月光》着重于描绘月光的美丽与神秘。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和以德彪西的《月光》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研究两个作曲家和两首作品的背景,对其形成时期、音乐风格、和声、曲式结构等的不同进行阐述,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3.
裴丽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131-133
《月光奏鸣曲》是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名作。在这部写于1801年的作品中,贝多芬不仅表现了他音乐创作技巧方面的天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运用,表现了他当时丰富的感情和思想。本文试图结合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的生活背景,从这两个方面对赏析《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的《月光》是流传后世的经典名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德彪西的《月光》与之相比,也是不遑多让,这两首《月光》,一静一动,各抒所想,都阐述了作者追求个性的解放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后世的诸多作品与演奏家影响甚深。  相似文献   

5.
在钢琴艺术史上,贝多芬创作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创作的《月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贝多芬,德国有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最擅长音乐领域中的器乐领域,其中交响曲和奏鸣曲形式影响最深。法国有名作曲家,德彪西,印象主义的代表,印象绘画对他的作品有影响。两人虽然不在同时期,但都著有《月光》。本文浅析两部作品创作背景风格和演奏技巧的不同,希望能对演奏者演奏不同风格作品技法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音乐感悟为基础,以比较的方法和视野,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月光》并置,解读这两首以"月光"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在创作背景、审美意境等方面的差别,寻求理解音乐的魅力超越国界,从而从两首钢琴曲中领悟两位曲作者所倾诉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7.
许丹红 《师道》2010,(7):102-104
如梦如幻,如江南的丝丝细雨,如漠北的孤烟落日,旋律中,有冥想中的柔情蜜意,有悲伤时的无奈吟诵,有坚强中的斩钉截铁……夜色撩人,月光明媚,一颗心倾听着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不禁深深地陶醉了,为这悠扬的旋律,更为三大乐章背后那一个充满爱心与怜悯的传说。人间自是有温暖。  相似文献   

8.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而且具有显著的时代性。这首钢琴曲有三个乐章,分别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演奏特点。因此,探析《月光奏鸣曲》的演奏技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钢琴曲,而且能够提升我们的演奏水平,其研究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苍松,翠竹,腊梅,相伴,相依,相偎。风骨把彼此结义在一起,岁寒三剑客,中国松竹梅!一起抗拒暴风雪的肆虐,一起敞开真善美的心扉,一起伫立在人世间,一起迎接春天的回归!跟北风作一次情歌对唱吧,和山水作永恒的纯真约会!啊!绝唱山水画,啊!中国松竹梅!在悲怆的月光下,你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在莱茵河的风雨里,你愤怒为平民鸣不平!你好,贝多芬,认识你,很高兴!你那生命的旋律,震撼着所有的心灵!在不朽的乐章里,你登上艺术的顶峰。在维也纳的乐坛上,你尽情为人间添光荣!你好,贝多芬,想念你,很激动!我这东方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月光幻想曲     
月光的美是画不出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有名作《日出》,而非《月出》。摄影、电影和电视也不行。音乐呢芽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悠悠地传出了月光之情的。但毕竟只能勾起一点想象,终难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秦少游《踏莎穴suō雪行》词曰:“雾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典》以其令人神往的旋律而流传于世。贝多芬是在怎样一种创作激情下谱写出这首优美的曲子呢?在一天晚上,贝多芬在波恩郊外散步,突然一个乡下人家的小屋里传出了“F调奏呜曲”的钢琴声。贝多芬循着琴声来到窗下,看到弹琴的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女,旁边一个男人正在灯下做皮鞋。他推门进去,听那皮鞋匠的介绍后了解到,这乐曲竟是那位少女在黑暗中的精神寄托。贝多芬大为感动,此时此刻,烛火被夜风吹灭,银色的月光静静地洒落在坐在键盘旁边的少女身上。当时,贝多芬感到一种强列的情感在心中激荡,便在那钢琴键上流水般清澈地弹出…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九课《月光曲》,叙述了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谱写此曲的经过。其实,《月光》这个曲名不是贝多芬起的,他为这个第14号作品题的标题是《幻想风的奏鸣曲》,但今天已鲜为人知。为什么《月光》这个标题能够流传下来,而原来的标题反倒“失传”了呢? 十九世纪的德国诗人兼批评家雷尔斯塔听了贝多芬的这首乐曲后,诗情勃发,不能自已,用文学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 ,被公认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以创作的乐曲向世人鲜明地揭示 :“音乐的力量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而传达一种人生哲学。”《月光奏鸣曲》(简称《月光曲》)是他留给世人的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之一。课文《月光曲》讲述了一个生动美丽迷人的传说故事 ,可以作为我们解读名曲《月光曲》的一把金钥匙。“月光曲”的传说与名曲《月光曲》有着不能割舍的渊源关系 ,是先有音乐家名曲《月光曲》的创作 ,而后才有关于名曲创作的传说。这个动人传说的渊远流长表明了贝多芬其人其德之不朽 ,其名其曲之经久而不衰。贝多芬…  相似文献   

14.
《英雄交响曲》是标志贝多芬创作上完全成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 ,划时代的不朽名曲。这部交响曲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都大大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局限 ,它完全确立了贝多芬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时代特征。众所周知 ,这部交响曲的构思 ,完全是出于贝多芬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的意愿。当时 ,他真挚地崇拜拿破仑 ,把拿破仑看做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英雄 ,并拟定将这部交响曲题献给他。但是 ,就在这部交响曲刚刚脱稿之后贝多芬得知拿破仑于 180 4年 5月 18日接受了皇帝的称号。此时 ,贝多芬的心灵遭到了极大的伤害 ,他愤怒地撕掉了总谱题赠的那一…  相似文献   

15.
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有一个十分唯美的故事:在一个月夜,贝多芬为盲人少女弹琴的故事被收入我国小学语文课本。为了创设情境,更好地理解课文,语文教师在上《月光曲》这一课时常常把音乐引进课堂——给学生播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相似文献   

16.
Beethoven王子     
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贝多芬是一个不知人间冷暖无情无理自以为是的音乐人。因为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让我对贝多芬的音乐与为人非常的厌恶。《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个音符就如此的不羁,什么玩意儿。从此我拒绝这传说中天才与不朽的音乐人的CD。不过,那一次,那一首曲子,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杭州"以贝多芬的《欢乐颂》压轴,让我再一次回想起暑期阅读的《名人传》,对贝多芬又多了一份崇敬之情。他留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不朽的音乐,这背后又有怎样的艰辛困苦?贝多芬,18世纪伟大的音乐家,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他的童年非常的痛苦、悲惨,他的父亲使用暴力迫使他学习音乐,甚至使他差一点因此而永  相似文献   

18.
继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之后,德彪西开创了印象派音乐,并将其推向辉煌,钢琴曲《月光》和管弦乐合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两部代表作品,也印载着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及其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升C小调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一首幻想曲似的奏鸣曲,是他最有独创性、最充满灵感、最感人,也是流传最广的钢琴奏鸣曲之一,整首奏鸣曲充满了感人的力量和浪漫的激情。第三乐章是贝多芬在所写的钢琴奏鸣曲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首作品,其个性十足,尽显贝多芬暴风雨般的情感和内心复杂矛盾的冲突。文章从音乐的形态、曲式结构,及其演奏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月光水岸     
贝多芬有一首钢琴曲《月光》,记得上小学时有一篇课文里提到过,我印象里的这首曲子在课文里叫《月光曲》,不知是不是同一首曲子。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当时就被迷住了,即便这曲子不叫《月光》,我的心一样会被那缓缓而起的优美和弦悄悄抚平,一种被浸润的感觉铺天盖地漫上心头,让我无法自已。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