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2013,(21):8-8
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盟MOOCs三大平台之一的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成为加入Coursera的第一所中国内地高校,将和耶鲁、MIT、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在线课程网络。当天晚间,复旦大学与Coursera达成一致,向Coursera网络免费提供中文或英文教学的在线课程。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14,(3):78-79
正据新民晚报1月17日报道,复旦大学日前宣布,由该校新闻学院教授程士安主讲的课程《大数据与信息传播》,将于今年4月1日正式上线全球MOOCs(慕课)平台Coursera。由此,复旦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之后,成为Coursera在全球的第108个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3.
计琳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13,(28):28-29
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盟MOOC(慕课)三大平台之一的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由此成为加入Coursera的第一所中国内地高校,将和耶鲁、MIT、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的在线课程网络。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讯     
Blackboard公司宣布进军MOOCs据《拉斯维加斯华尔街日报》报道,2013年7月10日,美国Blackboard公司宣布新增15家高等教育机构加入公司的MOOCs合作开发平台,这也是该公司正式宣布向MOOCs领域进军。该公司在本年度大会上宣布将搭建一个全新的MOOC平台,该平台对于Blackboard已有顾客免费。该公司在CourseSites上已经并正在提供一些MOOCs,但是公司还将搭建一些新平台来强化其服务,  相似文献   

5.
MOOCs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弥补了在线课程的一些不足,给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平台。以MOOCsedX、Coursera、Udacity平台为例,对MOOCs平台的功能架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每个MOOCs平台的特点,同时提出相关学习建议。  相似文献   

6.
MOOCs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弥补了在线课程的一些不足,给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平台。以 MOOC‐sedX、Coursera、Udacity平台为例,对MOOCs平台的功能架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每个MOOCs平台的特点,同时提出相关学习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013年8月5日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响应号召加入到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MOOCs)的行列中,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大学近日宣布,从明年开始也将免费向全世界提供在线网络课程,并与世界上最大的免费在线课程供应商Coursera进行合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加利福尼亚的Coursera课程已经变成全球高等教育的主要力  相似文献   

8.
<正>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上线五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上线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三年前我国教育部成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紧接着我国许多著名高校加盟Coursera或ed X等国际MOOCs平台,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本地化MOOCs平台。对于MOOCs,高度认可的声音不小,但  相似文献   

9.
正复旦迈出"拆下大学围墙"、加入全球MOOCs平台的第一步,其首门课程《大数据与信息传播》将于4月1日正式上线Coursera平台。该校强调,发展慕课重点在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和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而不是做大学不擅长的市场与平台。复旦大学登陆全球MOOCs平台的《大数据与信息传播》课程,由学校教学名师、新闻学院程士安教授执鞭,讲述众多独特、有趣的信息传播现象,剖析大数据时代"人"、"媒体"与"信息"的独特关系和基本规律,以此揭开实体课堂和云端课堂的竞争,可谓紧扣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10.
7月9日,在线教育发展(MOOCs)国际论坛在上海交大开幕。此前一天,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两所高校与慕课(MOOCs)课程平台Coursera签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向全球提供多门中、英文精品网络课程,并将与耶鲁、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共建、共享全球最大在线课程网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网络》2013,(11):79-80
今年中国大学加入“MOOC”的风潮势不可挡。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时宣布与edX签约,拓展在线教育模式。随后,北京大学又加入Coursera平台。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宣布与Coursera签约。MOOC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帮助任何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而且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自主开展学习。  相似文献   

12.
2012年,MOOC在国际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浪潮。2013年,北京大学等四所国内高校和香港科技大学敏锐地把握住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契机,一方面加入Coursera和ed X两大国际平台,与全世界共享优质的中国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自主研发中文MOOC平台,进行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努力在MOOC建设与现有教育模式磨合的过程中不断寻找中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对中文MOOCs是比较重要的一年,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加入,MOOCs本土化将在中国带动起在线学习的热潮.本文所采用的文献聚焦于全球的MOOCs讨论,包括学习者的论坛、微博、可以开放获取的研究报告、文章期刊杂志等,在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Coursera课程的全程学习,从实践中对MOOCs的理念、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试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4.
尹颖尧 《大学生》2015,(Z1):98-99
苑举正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在MOOCs(大型在线课堂)平台之一Coursera上,他开设了《活用希腊哲学》,阐释2000多年前的希腊对今天的启示。《大学生》:为什么在Coursera上开《活用希腊哲学》?苑老师:动机有三个方面。首先,我觉得中国人的社会缺乏理解哲学和把它活用  相似文献   

15.
林静 《中国教师》2014,(3):8-12
<正>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国内译为"慕课"。在2012年的一年时间内,MOOCs便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拥有220多个国家600多万学习者。在2013年下半年,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世界知名的MOOCs平台edX和Coursera上发布课程,MOOCs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尤其是各类高校的瞩目。本文简介MOOCs的概念与实施现状,探讨MOOCs对于我国高校的实施意义与行动思路,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2013,(11):91-91
10月25日,全球知名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平台Coursera宣布其全球百家合作伙伴.上海交通大学和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百家高校、科研机构一起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  相似文献   

17.
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简称为MOOCs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由Coursera、edX和Udacity等组成的MOOCs联盟几乎成为了聚集国际顶级大学的俱乐部,给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冲击以及参与的压力。在中国的知名高校开始加入这些顶级大学俱乐部的同时,更多的是跃跃欲试地进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本土化尝试。面对MOOCs的这一本地化发展态势和现状,审视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本地化吁求,对如何实现本土化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所引发的真正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 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而生。2013年,慕课在中国高校升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迅速成为慕课的拥趸。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MOOCs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刚刚接触时认为"MOOCs就是传统高校的网络公开课程",笔者持一种观望的态度;2012年,MOOCs持续升温让观望转变为关注,开始阅读有关MOOCs的文献,追踪着号称MOOCs的三驾马车的Coursera、edX、Udacity的动向,这一年也被媒体称为MOOCs元年;2013年5月外滩画报上的一篇文章《像追美剧一样上大学》,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网站的商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MOOCs)是开放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凭借自身的大规模、开放性、社会性等优势,在最近两年发展迅猛,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了MOOCs兴起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主要流派;然后讨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和组成要素,优选了适合MOOCs的商业模式框架并作为分析工具;接着通过案例研究法,以Coursera、Udacity、EdX和P2PU等四个知名MOOCs平台为例,运用该框架分析了MOOCs运营模式中的各项要素和典型特征;最后,讨论了这些成功实践对我国开展在线教育服务的借鉴意义和可取之处,以供国内开放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参考,从而促进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