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单体加量为20%,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2%,甲酸钠用量为20mg/L,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h。同时,讨论了甲酸钠加量、单体浓度及引发荆加量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氨基磺酸作催化剂,在乙醇热条件下合成了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酮,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苯甲醛用量为10mmol,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尿素、氨基磺酸投料比为1:1.2:1.5:0.8,无水乙醇为10mL,温度为80%时,反应2h产物收率达93.6%.该工艺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MA-AM-B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为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AM)、丙烯酸正丁酯(BA)为单体。合成了MA—AM—BA三元水溶性聚合物。探讨了引发剂及分子量调节剂用量、单体比例、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与聚合物阻垢性能的关系,在最佳合成条件下的聚合产物对CaCO3垢、CaSO4垢的阻垢率分别为97.10%和98.42%。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以乙炔和乙腈为原料合成2-甲基吡啶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80℃,乙炔压力为1.2M Pa ,反应时间为16h ,催化剂用量为200mg。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催化剂和被分离出2-甲基吡啶的溶液可以在合成过程中循环使用。2-甲基吡啶的平均产率为77%,经分离得到的2-甲基吡啶的含量≥99.5%。  相似文献   

5.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山梨酸乙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的用量、带水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山梨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是:n(山梨酸):n(乙醇)=1:5,催化剂用量占山梨酸质量的25%,反应时间3h,带水剂用量为15mL,产物收率75.04%,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卤化锌催化香茅醛合成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己烷甲醇的工艺条件;确定了合成反应最佳的酸体积分数为2.71%,金属催化剂的用量为1.3629g,反应时间为18h.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甲酸钠为链转移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低分子量(105~106)的聚丙烯酰胺。由此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硫酸钾-氮三丙酰胺引发体系,进行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考察了溶液PH值,温度等工艺对产物分子量,转化率及聚合物溶解性能的影响,在PH=8,60℃时,氨水滴加7滴时,可得到分子量为62.00E4聚丙烯酰胺及转化率为98.94%。  相似文献   

9.
采用5%Pd/C作为转移氢催化剂,原料3,5-二甲基-2-环己烯酮为氢给予剂,以工业双戊烯作为氢接受剂和溶剂,合成了3,5-二甲基苯酚。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3,5-二甲基苯酚的最佳反应条件:原料与5%Pd/C的配比为10:0.8(质量比)、反应时间30min、在回流温度下,在此条件下,3,5-二甲基苯酚的收率可达79%。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进行了考察,使用5次后催化剂活性是原来的86.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弱酸艳红10B的中间体2.4-二(2-甲基-苯氧基)硝基苯的合成新工艺,该工艺的产物收率为97.4%,所用溶剂的回收率为87.4%。  相似文献   

11.
以H3PW12O40为催化剂,30%H2O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了H3PW12O40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磷钨酸用量、反应温度、H2O2用量、KHSO4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是合成己二酸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H2O2)∶n(H3PW12O40)∶n(KHSO4)=100∶388∶0.035∶0.74(固定环己酮用量为0.10 mol,磷钨酸用量0.1g,H2O2用量40 mL,KHSO4用量0.1 g),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6 h的最佳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49.5%.  相似文献   

12.
以乙酸和环己醇为原料,自制的新型固体超强酸SO4^2-/Sb2O3/SiO2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反应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是:n(乙酸):n(环己醇)=1.0:1.2,催化剂用量为0.8g,反应温度为145℃~160℃,反应时间为4h,酯化率可达94.7%。产品用折光率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河蚬为原料,水解度和氮收率为指标,筛选出适合河蚬酶解的蛋白酶,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水解度与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河蚬蛋白酶法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1,混合酶(Neutrase/Alcalase)组合比例3:1,pH值7.O,加酶量1.3%。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261rain,此时水解度为46.1%,氮收率81.2%.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天然海藻提取胶和螺旋藻制备一种品质独特的海藻冻食品。研究了影响海藻冻食品保质期、颜色和风味的各种条件,确定了最佳制作工艺,并通过加速试验估算本产品的保质期。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山梨酸0.1 g/kg,乳酸链球菌素0.1 g/kg,0.30 mL浓度为30 g/100mL的醋精,叶绿素铜钠0.3 g/kg,85℃、30 min条件下杀菌。加速试验表明,该产品15℃下保质期120 d。  相似文献   

15.
凹凸棒-聚合氯化铝复合絮凝剂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含磷废水,考察了复合絮凝剂APAC中铝与凹凸棒质量配比、盐基度、污水pH值及复合絮凝荆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盐基度为80%的APAC絮凝剂配成2g/L的液体,在111(铝):m(凹凸棒)为1:6、投加量为8-10mL、污水pH值为6~12的优化条件下,对实际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率高于9...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缓凝型聚氨酯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亲水性聚醚A5与亲油性聚醚B2,混合比例为9:1,在85℃与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反应时间3 h,制得预聚体。预聚体封闭剂采用苯酚,封闭剂用量为n(-NCO):n(-OH)=1:1.2,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为0.3%,产品在50℃水中解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美洲大蠊抗肝纤维化活性提取物ML-D中粘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粘多糖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ML-D中粘多糖的水解工艺和显色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热显色时间、苯酚和硫酸的用量。结果:ML-D中粘多糖的最佳水解工艺为:盐酸浓度6 mol/L,固液比为1∶1,水解时间1 h;最佳显色条件:苯酚2 mL,硫酸20 mL,加热显色时间10 min。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美洲大蠊抗肝纤维化活性提取物ML-D中粘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Fenton法处理弱酸艳红B染色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反应温度、初始pH值、H2O2和FeSO4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温度〉pH值〉H2O2投加量〉FeSO4投加量。而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0℃、初始pH值为2.5、30%H2O2投加量为5mL/L、FeSO4投加量为500mg/L、反应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废水色度去除率为99.0%,COD去除率为74.2%。  相似文献   

19.
探索用环己烷作带水剂,草酸和正丁醇作原料,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合成草酸二丁酯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建立了回归方程数学模型,同时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41%,n(环己烷)∶n(草酸)=1.5∶1,正丁醇和草酸比例为3.01∶1(物质的量比),温度115℃,回流反应45m in,减压蒸馏,酯收率达83.97%.产物通过阿贝折光仪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折光率与文献值接近,红外谱图显示有丁酯特征峰,表明产物为草酸二丁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