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江苏各市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基本情况,从旅游环境支持力、旅游社会支持力、旅游经济支持力三个方面出发,选取22个具体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并用熵值法对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度情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环境支持力对江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最大;江苏各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度综合评价差异明显,苏州和南京保持整体领先;泰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和盐城整体落后;其它城市受个别因素影响,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了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它们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起着核心性作用。根据城市的个体条件差异,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路径可分为旅游资源驱动和城市综合实力驱动旅游发展两种情况。旅游中心城市的演化遵循着转化为区域旅游形象代表、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成为高级别区域中心城市等一般性规律,而每个城市的演化结果则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东亚滨海旅游资源的整合问题.从“旅游文化圈”是“旅游经济圈”形成的先决条件的观点出发,分析东亚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情况,指出东亚滨海旅游一体化进程有必要进行文化整合并已经具备整合的基础和条件.总结集聚、互补、贯穿、辐射等文化整合的4种类型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4.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成为主流,体验式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度假区开发的核心是为游客设计独特的体验。以"体验"为基点的旅游度假区将受到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文章通过分析体验的内涵、度假区旅游产品、体验旅游的形成以及体验旅游开发的现状,对体验经济下度假区旅游开发与传统大众旅游进行了分析对比,探索了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并探讨了游客在形成体验过程中的各环节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城市首位律、位序-规模法则、城市中心性分析三江平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从城镇空间分布、城镇空间集聚性和城镇空间联系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城镇体系城市首位度不高,大中城市规模相差较小;鸡西市的人口规模大于佳木斯市,但佳木斯的城市中心性强于鸡西;三江平原已经形成了以佳木斯和鸡西为中心的双核结构,但中心城市经济综合水平较弱,对外经济联系不强;以佳木斯为中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于以鸡西为中心的城镇体系,但城市集聚性小于以鸡西为中心的城镇体系.最后针对三江平原城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系统的空间结构不仅影响区域设施空间布局,同时也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基于分形理论,对乌鲁木齐市A级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以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天山大峡谷为中心,测算聚集维数以及基于乌鸦距离和乳牛距离的空间关联维数。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A级旅游景区系统的空间结构存在明显的双分形特征,总体上呈现聚集分布,分布密度由中心向四周衰减较快,在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多中心并存的格局;系统空间结构具有自组织优化趋势,各景区之间关联程度较高,但总体交通通达性一般,交通网络体系还不够完善。据此提出多中心协同发展模式、大力打造主题式景区、开发精品自驾游路线等建议,形成旅游空间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理学的时空视角,选取2011、2015和2019年新疆A级旅游景区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法,分析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和缓冲区分析进行A级景区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影响机理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集聚程度由减弱到增强;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景区空间分布中心大致向西南方向移动;A级旅游景区的集聚密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景区密度的区域差异显著,空间格局从“以乌昌为单核心的一极多点”逐步向“各地景区蓬勃发展,遍地开花”转变;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本底、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对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均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机理存在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对景区空间分异的作用强度不断增强,自然旅游资源对景区空间分异的影响相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影响强度更大,自然环境的作用强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8.
在昂普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体验塑造与强化模式,分析旅游体验客体和旅游体验主体,构建以"体验式旅游"为中心的酒文化旅游开发思路,基于体验式旅游视角,开发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酒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摘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是体育旅游活动在区域投影及空间表现形式,既揭示了体育旅游的空间布局,也反映了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日照市“水上运动之都”的空间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日照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日照市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城市名片,对城市体育旅游空间节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流、旅游空间布局和旅游空间影响力等旅游空间结构要素产生影响,促进了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和优化。分析日照市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发展停滞的致因,认为采取培育特色水上运动旅游空间、完善赛事旅游空间活动体系、扩大赛事旅游空间影响力、拓展水上运动文化空间、建立智慧体育旅游空间等措施,可为优化水上运动体育旅游空间布局,促进日照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湖南各市州为研究样本,在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基础上,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继而运用熵值TOPSIS方法对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横向比较。结果表明:(1)湖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受到状态(S)和驱动力(D)系统的影响较大,而压力(P)与响应(R)系统权重值偏低,说明湖南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相应的响应措施亟待加强;(2)湖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金字塔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市州依次为长沙、张家界和郴州,而娄底、湘西州和邵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旅游经济实力、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等是差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云南省各市(州)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重点研究。利用旅游接待总人数单产出指标,床位数和餐位数、旅行社、3A级以上景区和载客汽车数量等四个投入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衡量各市(州)的旅游产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全云南省仅有昭通、楚雄、怒江和迪庆这四个市(州)的旅游产业效率有效,其他市(州)皆处于无效状态;普洱、临沧、文山和德宏4个市(州)达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曲靖、玉溪、保山和德宏四个市(州)的现代信息应用技术和管理体制水平偏低;曲靖、玉溪、保山、普洱、文山等五个市(州)出现了投入冗余。据此研究结果,分析了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效率无效的可能原因,为提升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效率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促进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运会对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全方位的,要想保持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多中心体育旅游资源市场;充分利用亚运场馆旅游资源优势,挖掘潜在体育旅游需求;加强亚运体育旅游遗产保护,拓展亚运体育旅游遗产营销发展空间;借鉴奥帆主办城市青岛赛后发展体育旅游经验,规避后亚运体育旅游低谷效应以及构建体育旅游开发动力机制、创新体育旅游新业态等策略,实现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与综合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中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根据这些资源的地理位置和内涵的不同 ,结合当前旅游业发展趋势 ,应综合开发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古代都城建筑遗址”旅游区、以渭河两岸黄土原地和北部山系为主的“古代帝王陵墓”旅游区、以秦岭山脉北坡为主的“宗教建筑”旅游区三大主要人文景观旅游区域。  相似文献   

14.
地方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为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英语教学是ESP的一个重要分支,应该按照ESP需求分析的指导进行运作。本文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以扬州职业学校部分旅游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客观分析高职类学校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合理建议,为繁荣地方旅游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5.
将TOWS矩阵分析法借鉴到西宁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中。首先对西宁城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组不同的战略组合,即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利用这些战略组合,结合西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战略即产业融合战略、城市特色战略、形象提升战略、比较优势战略、空间分区战略。对西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区交通是山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和支撑要素,更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旅游业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山区交通的主要特征,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山区交通发展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和协同演进关系,并论述了山区交通发展可以促进旅游经济收入提高、促使旅游决策形成、促进旅游开发和改善旅游产业格局等的山区交通发展的旅游效应.  相似文献   

17.
当今是印象的时代,旅游印象管理对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定义了旅游印象,然后以攀枝花游客为调查对象,分析游客对攀枝花旅游印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旅游印象管理策略以促进攀枝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苏旅游不管是沿江还是内陆其他传统区域的旅游进一步发展已明显受到了旅游层次和深度的空间容量限制,再加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促使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的眼光逐渐转向了特色明显且开发潜力巨大的江苏沿海滩涂。为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明确旅游开发的方向,我们有必要对业界在江苏滩涂旅游资源开发评价、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产品设计及开发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思考与深刻分析,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扬长避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下,这一机遇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旅游人群。促进粤、港、澳三地旅游经济的区域合作是在世界范畴的旅游产业竞争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利益。以香港为核心圈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有助于做大和做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20.
文旅融合时代,古地名的旅游价值日益凸显。利用人们耳熟能详、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地名作为现代城市旅游IP,进行旅游的宣传与推广,既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社会知名度,又有利于城市旅游文化的塑造,进而有助于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吉安古称庐陵,以“庐陵旅游”作为吉安市旅游对外宣传总体形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旅游呈现,使之能够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贴近生活的形式进行多元化演绎,既可以提升吉安市旅游资源的社会知名度,为形成“庐陵旅游”粉丝社群打下基础,又可以将多元的吉安市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从而助力吉安市旅游经济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