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修在滁州只生活了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留下了一百多篇作品。他的诗文创作在滁州迈向了新的高峰,形成以《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为代表、以"六一风神"命名的散文风格。欧阳修在滁州的系列活动,成为皖东宝贵的人文资源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欧阳修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仰慕“六一风神” 弘扬醉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是对滁州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文人,特别是《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成为欧阳修散文主体风格——"六一风神"成熟的标志与代表作,奠定了欧阳修在北宋文坛上的领袖地位与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大大丰富了琅琊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得以《醉翁亭记》和醉翁亭为文化轴心的醉翁亭文化,成为琅琊文化乃至整个滁州文化的品牌文化、魅力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脍炙人口,老少皆知,但对其为何而乐,却意见不一,看法颇多。有的人认为这是“与民同乐”,有的人认为这是“苦中作乐”,更多人认为这是“得山水之乐”,以为作者有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笔者以为这些观点固然都有其正确的地方,但并不完整,有失偏颇。我们可以通过《丰乐亭记》看出这一点。 《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堪为姐妹篇,都创作于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降职知滁州时作。因此这两篇文章的思想是极为相似的,也就是,通过分析《丰乐亭记》,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在《醉翁亭记》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兼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他们的信条往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是儒家的重要思想,“独善其身”则较多地受道家的浸染。欧阳修也是这样一位文人,思想也具复杂性,注意兼收各家思想。他认为“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古之学者非一家’(《与乐秀才第一书》)。这种思想的复杂性在《丰乐亭记》也有所表现,我们来具体分析这篇文章。 《丰乐亭记》中写到:“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以不致,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田亩衣食, 以乐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作者认为,滁州百姓之所以能安居乐业,是因为“?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被贬作于滁州知州任上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两篇散文,以其丰富的意蕴昭示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即:表层抒写作者的山林之乐;次层抒写作者与民同乐,并自我肯定在滁州建立的政绩;深层则表现出作者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遭际,体现出一种积极有为、乐观旷达的精神。从两文中透露出的是作者政治上和创作上不凡的识见,更体现出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5.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贬为滁州太守。滁州地僻而事简,欧阳修变为政宽简而不扰,故民便之(参《宋史》本传)。欧阳修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二文述其事。二文乃姊妹篇,后一篇尤为世人传诵。人谓《醉翁亭记》主旨,或曰表现了士大夫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或曰表达了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理。今案此皆似是而非也。请解之曰:《醉翁亭记》述山林佳景之乐、滁人出游之乐、众宾酣宴之乐、禽鸟归栖之乐,又云: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一组由欧阳修所作的散文展开讨论,其主题都是快乐的性质和来源。不同作品对快乐的来源给出不同的答案,其中《丰乐亭记》将其追溯为国家的和平统治。滁州人民大都与世隔绝,忘记了一个世纪以前此地发生的战乱。作为太守的欧阳修认为自己有责任提醒人民:他们的快乐并非自给自足,而是由于他们是天下承平的一部分。二十年后,苏东坡在《喜雨亭记》里回应了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当时扶风可能面临大旱,苏东坡通过命名他的亭子,来纪念持续的雨季这一"恩赐"。他在散文结尾追问这种快乐的赐予者是谁,并得出不知快乐来源何在的结论。文章末尾则讨论将文本置于"家族"中来阅读的方式,这些文本提出共有的问题,并呼应此前的相关文本。  相似文献   

7.
小诗赏析     
丰乐亭游春(三首选一)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丰乐亭,在今安徽省滁县西南瑯琊山上,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建。这首诗,是作者写他在暮春时节游玩丰乐亭时的所见所感。诗一开始,作者写他在丰乐亭游玩,已是傍晚时分——“日欲斜”,太阳斜照在树上、山上,远处郊野有一望无边的绿草。丰乐亭周围的景色,“红树、青山、绿草”,色彩艳丽、鲜明,充满无限生机。作者素有与民同乐的思想,他来丰乐亭春游,其他游人当然也会来丰乐亭游玩的。由于时节已是暮春,许多花儿都谢落了,丰乐亭前,落红满地!“一片花…  相似文献   

8.
古代不少传世美文都写于作者人生出现重大变故(被贬官)之后,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一样,写于自己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文中生动地描绘了琅琊山的奇丽环境和变幻多姿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旷达乐观情怀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此文盛传不衰。与其他文章不同的是,《醉翁亭记》并不是以第一人称来写。  相似文献   

9.
<正> 《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是欧阳文忠公的两篇山水游记佳作。读此二文,亦可一睹欧公风采:一个才学兼备、襟怀坦荡的太守,一个情感丰富、笑口常开的醉翁。一卷书、一张琴、一棋局、一壶酒,一老翁乐在其中,乐得其所。正如欧公所言“吾之乐可胜道哉!”[1] 欧公诗中有乐:“鸟歌花舞太守醉”“篮舆酩酊插花归”(《丰乐亭游春三首》);词中有乐:“直须看尽洛城花”(《玉楼春》),“白发戴花君莫笑”(《浣溪沙》);文中亦有乐,且乐事多多,此二文便是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陈宏亮 《现代语文》2005,(12):44-44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获罪,被贬为滁州太守。在滁州任职期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作为一代文豪,欧阳修写文章向来追求用词精妙、简练而又通俗。《醉翁亭记》还留下了一段推敲文句的文苑佳话,为人们所传诵。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又一次遭贬。《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任滁州太守后第二年所作。 滁州地僻事简,城外景色宜人,欧阳修来此后,施政从宽,并放情山水诗酒自娱,自号醉翁。该篇以自号名亭,并通过为亭作记,抒写出他自己贬谪生涯中的情醉山水、悠闲自适之乐。文章短短却极富感染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又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醉翁亭记》主要是写醉翁亭。因为醉翁亭是建筑在滁州城外琅琊山酿泉之旁,所以  相似文献   

13.
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料(xi6),长郊春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玲落花。〔解说」丰乐亭在滁州(今安徽滁县)西南丰山北麓。《丰乐亭游春》共3首,这是第三首,写恋春之情。西斜的无.太阳映照着青山红树,一片绚丽。郊外,芳草碧绿,无边际。游春的人在亭前来来往往,踩踏落花,不愿离去。丰乐亭游春@欧阳修!宋~~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论诗,曾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梅圣俞诗集》序)的著名论断。不妨说,这篇《醉翁亭记》也是“穷而后工”之作。他一贬夷陵,再贬滁州。这篇传颂千古的名篇正是写作于滁州被贬时期。此作一出,流传极广,当时有一位名叫沈遵的音乐家,看了《醉翁亭记》之后,为文中所描绘的滁  相似文献   

15.
<正> 滁州这个地名虽在隋朝就已出现,但在19世纪末津浦铁路开通前,这里交通闭塞,“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欧阳修《丰乐亭记》)又由于它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北大门,战略地位重要,每有战乱,常成兵家必争之地,兵祸连绵不断,因而在整个封建时代,它始终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欠发达的“下州”。让这个“下州”与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 ,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宋仁宗庆历五年 (1 0 4 5) ,范仲淹等人因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而相继贬职 ,欧阳修上书辩护 ,被降职滁州。滁州地僻事简 ,而欧阳修为政以宽 ,又值年岁丰稔 ,因此放情于山水之间。《醉翁亭记》便作于他知滁州的第二年。这篇文章充分表现了作者娱情山水、悠闲自得的情调和随意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熟读《醉翁亭记》 ,我们不能不为它的诗情画意、秀美多姿而赞叹不已。如何才能充分享受它的艺术美 ,充分感受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呢 ?首先 ,应认识它的精巧而严谨的结构。《醉翁亭记》作…  相似文献   

17.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他在安徽滁州任太守时,曾写过一篇散文《醉翁亭记》。他把这篇文章写好后,誊抄了好几份,叫人张贴到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散文。作品的艺术构思精巧,写景和抒情的结合极为成功,是盛传不衰的佳作。文章的艺术特色是值得我们细心体会的。 “醉”和“乐” 亭,为什么要命名为“醉翁亭”?作者为什么自号为“醉翁”?这是探索作者艺术构思不可忽视的问题。《醉翁亭记》是作者被贬谪到滁州的第二年写的。当时作者才四十岁,少壮之人,为什么自称“翁”呢?他在《赠沈博士歌》中说:“我昔被谪居滁山,名号为翁实少年”,在《题滁州醉翁亭》中说:“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可见作者取名“醉翁”,是政治上受到打  相似文献   

19.
内被贬滁州知州时,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解读《醉翁亭记》,关键在“乐”字,因为乐统全文,乐中有景,以乐显志。  相似文献   

20.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作者欧阳修被贬官于安徽滁州. <醉翁亭记>名为记醉翁亭,可是处处记山水,而读者读来似乎句句在记亭,也感到作者似乎在抒发他的情感胸怀,由此可见作者构思的巧妙. 从行文上看,文章以"乐"起笔,以"乐"收笔,似散非散,可以说是欧阳修散文中的一篇格调独特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