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需要做好校内外育人共同体的建设,通过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资源整合,完善教育体系,进而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一种专门替家长临时照看、接送和辅导孩子的新行当"校外学生托管班""小餐桌"逐渐火了起来,并且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和家长往往把焦点放在这些机构的饮食安全、人身安全方面,把"是否能让孩子吃好、睡好"作为选择的重点,却忽略了这些机构对孩子行为习惯的监管和培养,忽略了孩子在校外小餐桌等托管机构的行为表现。为了"解决学生校内校外两面人"的问题,"彻底铲除学生滋生坏习惯的空间",学校将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着眼于注重学生校内、校外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发展,努力提升德育效果,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延伸教育触角,让校外托管机构实现无缝隙德育。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由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共同育人的"合力",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规则意识、促进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全方位育人的网络体系,齐抓共管、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等路径,实现校内校外联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整合校内与校外资源,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互动平台和网络平台,形成鲜明独特的高职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5.
高校物质环境是指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可分为校外和校内物质环境 ,笔者着重讨论校内物质环境的育人作用。它包含教学场所、活动场所、生活休息场所、校园绿化环境、各类设施装备等方面。物质环境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又是精神环境建设中各因素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物质条件而进行。合理、协调统一的物质环境是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审美性的高度统一 ,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硬件”。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发展与学校成员的审美水平、道德认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与校外社会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所以,加强校内外育人环境的建设,使之共同对少年儿童施以健康的影响,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在这方面,近年来我校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着力于校园文化环境的文明建设 校园文化体现学校的传统精神、群体意识、价值期望和理想追求,它具有思想导向、情感陶冶和心理催化等功能。建设文明、幽雅而又富有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此,我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设一个优化的校内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是助推学校教育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研析“双减”政策助推学校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基础上,明晰“双减”助推学校教育发展的价值意蕴,包括利于回归学校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激发学校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重彰学校教育发展的目标指向、明确学校教育发展的实践内容等。为有效回应“双减”对学校教育发展的诉求,应坚守为党育人初心,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深化学校内生发展,发挥学校能动作用;聚焦校内减负提质,减少校外教育需求;推进多元主体协作,构建全域育人环境;健全配套制度保障,破除学校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政策的实施,校外教育的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校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极为重要。注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强化政府对教育的责任是优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效的前提条件;优化学校教育教学,不断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关键所在;兼顾多措并举,建立和完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是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效的重要保障;普及科学的教育理念,缓解家长和学生对校外教育的焦虑是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效的落脚点。应不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深入实施,促使校外培训机构与校内教育一道协同育人,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校内教育(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必须是相辅相成的。校内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二者缺一不可,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全方位地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兴趣。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仅仅依靠校内教育,也就是单一凭借在课堂上学习人类的经典文化和间接经验是远远不够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必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化。同时,把在校外教育中的成果融入到校内教育中,就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艳淑 《学周刊C版》2014,(4):158-158
校内教育(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必须是相辅相成的,校内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二者缺一不可,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全方位地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兴趣。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仅仅依靠校内教育,也就是单一凭借在课堂上学习人类的经典文化和间接经验是远远不够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必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化。同时,把在校外教育中的成果融入到校内教育中,就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一、循序渐进中力求学校全面育人《小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忽视了学校的全面育人功能,成为我国发展基础教育的最大障碍。“以育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是紧紧围绕育人目的,发挥学校整体效能,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管理、服务相结合,班主任、科任教师、管理人员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教材与校园环境相结合,学期与假期教育相结合,学科与人文社会教育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全包围式的成长教育。  相似文献   

13.
“管理育人”浅议王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是育人的场所。任何一所学校都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学校是一个整体,全校各方面的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都是一致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人员,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时时以教育者”的角色和姿态出现在校内校外的各...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即要突出校内舞台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还要加强校外实践环节教育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开拓校内与校外两种实践课程资源,形成校企合作,校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创设能够满足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得到专业历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朱凤书 《教育》2022,(14):17-20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需求,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双减"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树立了学校育人主阵地的地位,犹如...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中校外教育的核心重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综合学习条件,深度整合与融通各科知识,通过校外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促使校外教育构建校内外互动模式,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校内教育因受教学大纲、教材、考试等方面的限制,对学生的教育强调共性的较多,不能全面顾及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潜能的开发.丰富多样的校外教育能够有效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而校外教育要长远发展,也必须与校内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作用.因而,校外教育机构应积极主动与学校构建校内外互动模式,实现校外活动经常化,确保校内外教育互补.  相似文献   

17.
<正>少先队组织发源于校外,发展壮大于校内。基于“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外的广阔空间和实践育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新时代少先队教育的期待和重视。在全国第八次少代会后,“巩固校内、拓展校外”的新时代少先队发展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更是从党中央的层面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提出: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要正确处理德育与其它教育的关系、正确处理加强与改进、继承与革新的关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和校风建设;要正确处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确处理育人与正己、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要坚持教育的整体化、系统化原则,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一切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它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华东师大钟启全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等。课程实施中的人力资源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校内人力资源和校外人力资源,其中校内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等;校外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家长、各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等。“智”即智慧、见识。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既教书又育人。而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继续,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本文就学生应在校外学做什么样的人及在校外怎样学会做人两个方面作了深刻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