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一、示范作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教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作为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无疑有着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他的品质、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道德高尚、品质优秀,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的、强大的“校园教育场”,从而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曹春焕 《现代教育》2003,(17):49-49
第一,教师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教师不象政治家、演艺人员那样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在相当多的时候暴露于学生、家长、社区的注视之下,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塑造并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教师首先要接受来自学生的关注。他应该感受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需知天地间在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  相似文献   

3.
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这是学生的教师观问题 ,也属于教育评价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评价。谁来评价教师 ?同行、同事、领导、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舆论都可以评价教师 ,但学生无疑是最重要的和最有发言权的“裁判”。曾有一位名人指出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 ,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的确 ,教师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学生的监督。他们不仅评价你的道德水准 ,而且评价你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 ,生理心理急剧发展 ,一方面他们的“学生感”、“向师性”十分强烈 ,要求…  相似文献   

4.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眼睛     
好好是我的外甥女,在小班。一天中午,她妈妈来接她,恰逢我带班,经过时,她们跟我说了几句话,我顺手拿了一个乐百氏奶给好好。不料想这一举动却使我班幼儿议论起来,一个幼儿说:“她为什么可以喝乐百氏奶?”另一个幼儿接着说:“因为她是老师的孩子。”我的脸顿时烧了起来。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他需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的心理上…  相似文献   

6.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中,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这样严格的监督。”班主任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要经常认真地运用自省、自勉的方式预防和克服各种不良的思想和  相似文献   

7.
代保民 《上海教育》2006,(6B):54-54
有一个孩子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教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有一个孩子考了三次艺术院校都未能通过,父亲抱怨他是“白痴”,叔叔说他是“孺子不可教也”。还有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呵斥,教师和长辈们都认为他资质平庸,愚笨无为。可就是这样的三个孩子,最后都成长为举世闻名的伟人,他们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  相似文献   

8.
如今,不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越大,尤其是进入中学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一些学生在校常一言不发,你不找他谈话,他一年都不和你说一句话,有时教师偶尔问一句,他甚至会冒出一句失礼的话:“烦死了!”。  相似文献   

9.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已有20年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毕业生。在学校,他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由于他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因此,去年学校进行“学生评价教师”改革时,他被学生打了低分。他也因此从一个优秀教师一下子变成丁一个“差教师”,甚至为此丢了饭碗。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过去,我们都把教材视为《圣经》,教材上的东西都要讲,教参上的东西都是对的。曾经有一位老师,在教“认识2”时,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念“2像鸭子呱呱叫”。结果整个课堂“呱呱”地叫个不停。课后问他为什么那样上课,他说是教材安排的。在所谓“严格遵循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对此本人深有同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学会倾听学生。  相似文献   

12.
演员都很重视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教师也应该重视自己的讲台形象。当然,教师和演员的任务不同,讲台和舞台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二者之间至少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都是处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一悲一喜都是向台下的群体传递信息,都是给他们的心理以各种各样的影响。加里宁说:“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心理各种微妙变化更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  相似文献   

13.
宗学军 《中学文科》2006,(10):93-93
为了不使教书育人成为一句空话,我在不断地努力着,久而久之,我感到了成功的幸福与喜悦:如果要探究其中的奥妙,那就是把爱心献给学生。 一、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一名教师.他的一举一动都始终处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和严格的监督之下.因此必须时时检点自己,刻刻想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不会在学生尚未成熟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无论这印象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都会对学生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而又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洁 《早期教育》2001,(11):25-25
今天来园以后,小朋友如往常一样纷纷拿起抹布擦自己的小椅子。可刘晓锌小朋友插好晨检牌后却看起书来。我忙走过去问:“刘晓锌,你为什么不擦自己的小椅子呀?你看小朋友擦得多认真。”他笑着对我说:“张老师,你不是也没擦自己的小椅子吗?”他一贯的大嗓门惹得孩子们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向我望。我愣住了,脸上火辣辣的,顿时感到很羞愧。是啊,平时只要求小朋友擦椅子,自己却从来没做过。而实际上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没逃过幼儿的眼睛。这正应了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的话:“一个教师也必需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么严格的监督。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孩子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教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有一个孩子考了三次艺术院校都未能通过,父亲抱怨他是“白痴”,叔叔说他是“孺子不可教也”。还有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呵斥,教师和长辈们都认为他资质平庸,愚笨无为。可就是这样的三个孩子,最后都成长为举世闻名的伟人,他们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相似文献   

16.
教学出现差错 ,应坦率地向学生承认 ;师生出现矛盾 ,应学会换位思考 ;老师不但应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 ,还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镜子 ,照出自己的“短”……这时 ,你就会成为孩子们真正喜欢的老师!古人云 :亲其师 ,信其道。没有师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就没有有效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几年来我进行了探索。一、坦诚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教师很有威信 ,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地检点自己 ,它应当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 ,世界上任何人也…  相似文献   

17.
如今,不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越大,尤其是进入中学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一些学生在校常一言不发,你不找他谈话,他一年都不和你说一句话,有时教师偶尔问一句,他甚至会冒出一句失礼的话:“烦死了!”。学生为何越大越“不懂事”了?学生越大,教师就越不了解他了?是他们人长大了,见多识广了,不屑于与教师交流,还是两代人之间真的有了“代沟”?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先看看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都和学生说了些什么。据我所知,教师或班主任和学生谈话,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许多教师和班主任谈话的“必…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提问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每年都要带本科师范学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要听很多实习教师的课。记得有一次听课,实习教师讲的课题是郑和下西洋。他在介绍郑和其人时,提到并写出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后来当了太监,人称三宝太监。当他正要接着讲郑和出使的事迹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郑和小名‘三保’,他当了太监后为什么成了‘三宝’?这两个字不一样啊。”实习老师显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很干脆地回答道:“名字怎么写并不重要,这也不是本课的重点,我们还是关注郑和做了些什么吧。”然后就接着讲下去。  相似文献   

19.
“优、良、差”,“甲、乙、丙”是教师给学生的定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对“优”字惜之如金。学生得“优”少,得“良、差多,久而久之,使学生对争“优”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赊个“优”给学生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激励和教育效果。促使我这样做,是由一件偶然的事情引起的。我班有一名学生,各方面都不错,就是作文一直不好。我采取了各种方法指导他——让他抄例文、背名篇,针对他的作文反复指导。我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他的作文却仍不见起色。看着他满本子的“良…  相似文献   

20.
一、明晰尊重教育的含义
  同学杨九俊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同江苏部分校长到加拿大考察,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数学课,教师在给学生讲“3+5=?”时,一个学生举手说“3+5=6”!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场面出现后,教师不仅没有责备这个孩子,反而对孩子大加赞赏:“很好,真不简单,你的计算已经非常接近正确的答案了!”九俊同学不禁感言:“他是一位真正懂得和实践尊重教育的教师。这个孩子将来数学即使不怎么样,他的兴趣也会由此有较大的提高,如果说好了,那这位教师的鼓励应该给他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九俊同学在这里提到的尊重教育,展开来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