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白鸡”在全国28个省市区“落户”》的消息,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后,一些同志要我谈谈采写这篇稿件的体会。说实话,我是有一种“撞大运”“撞”上了的感觉。谈谈它的“出笼”前后,目的是总结提高,就教于新闻界同行。去年一年,农村形势比较平稳,跑农村的记者大都感到好的新闻题材少,眼看十一月份了,我也没有写出满意的东西来。一次,总编辑满运来同志在聊天时对我说,近来报纸版面真正的新闻不多,能不能抓一两条好的、活的新闻? 我去“抓”了,碰到的却是一个鉴定会。我硬着头皮来到“北京白鸡823纯系配套系的育成”鉴定会会场。在这里我见到了几位熟悉的畜牧专家,通  相似文献   

2.
开放既是组织工作服务社会、贴近群众的重要途径,也为媒体的宣传报道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钱江晚报》正是得益于这种良好的开放度,突破思想禁区,打破固有框架,继承和发扬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的优势,充分发挥都市类媒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不断加大对组织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做法,既为读者欢迎,又受到了组织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一只羽毛雪白、红冠竖立、雄赳赳的大公鸡和四只同样漂亮的自母鸡,11月23日代表它们的家族——“北京白鸡”,“神气十足”地通过了畜禽专家们的技术鉴定。至此,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北京白鸡823纯系、配套系的育成”,宣告全面完成。这项成  相似文献   

4.
李建鸣 《新闻实践》2005,(2):F002-F002
《羊城晚报》继推出双报头之举后,于2004年11月5日始每天在头版左方推出"今天日报"、"今天导读"、 "今天史事"的新举,虽然所占版面不多,但为丰富头版信息量、活跃头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起到了简洁明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版中"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羊城晚报》这种"小版式"的推出,我们可以称之为版中"版",它通常是按"今天日报"、"今天导读", "今天史事"顺序往下排放,排列整齐,条理清楚。偶尔也有把顺序调整的,以求在相对固定的版式中产生"变化"之效。"三小块"各有三个有趣、切题和耐人寻味的小图,别开生面。而且套色相对固定用褐黄色,使"三小块"显得十分醒目,很能吸引读者眼球。  相似文献   

5.
四川文艺出版社日前出版了《罗门诗精选百首赏析》(朱徽著)。该书收列了台湾著名现代诗人罗门数十年所创作的诗歌精华,并对其诗歌艺术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探索。7月6日,该社与四川省作协、《星星》诗刊编辑部等联合在成都举行了“海峡两岸诗人交流会”暨该书首发式。在这个别开生面的以诗会友的首发式上,联袂入川访问的罗门、蓉子夫妇,与四川30余名老中青  相似文献   

6.
说“消息”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2期,载邓子勉先生《〈净发须知〉、净发社及其他》一文,内中提到一种理发工具——“消息”。消息,作为理发器具,究竟是什么东西,《汉语大词典》没有解释。《净发须知》收有3首《消息诗》,邓文据此认为:“‘消息’当为净发梳剃所用的一种可发出声音的器具。”愚以为,这种解释不符合《净发须知》所反映的实际情况。现将这3首诗再录如下:“耳作蝉鸣似有琴,身无气脉不通风。妙手精玄轻一镊,教人快乐自玲珑。”“形如箭撞似鹤毛,细软由能入耳曹。响镊相依似蝉噪,得人清爽意惶惶。”“凤凰落了一枝…  相似文献   

7.
宗其 《出版视野》2009,(3):43-43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尚书》中,就把当时的中国划分为豫、冀、兖、青、徐、扬、荆、梁、雍“九州”。“豫州”即今河南省.管辖范围在黄河与湖北的荆山之间。豫州之北为“冀州”,即今河北省的大部。豫州之南为“荆州”,即今湖北、湖南的大部。豫州之西北为“雍州”,即今陕西、山西省的大部。豫州之东北为“青州”,即今河北、山东省的大部。  相似文献   

8.
隋国良 《军事记者》2005,(11):22-22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体,它要求作以最精炼的字、最明快的语言、最快捷的速度向读传送最新的信息。一些经验丰富的记或通讯员在把握了这一点的基础上,总是千方百计地榨出消息的“油”来。让标题或让导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尽管“香味”不同,但作品一上版,都满纸飘“香”,让人一捧起来就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中央台驻各地记者1989年好稿评选后,评委们对参评稿件有一个共同感觉:通讯、特写、述评、录音报道等比往年有起色,而历来当家的“消息”却显得平平。“消息”平平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数量上所占的比例比往年少;二是内容上记录1989年的重大事件的报道少,有份量、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更少;三是手法上老一套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发现一些报刊,特别是有些行业报,时常刊登×××上了×××大全书、××被××名人录入选、×××编委会录用×××作品的消息。但熟知情况的人对这样的消息是不屑一顾的。  相似文献   

11.
消息写作中,有的学者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太细的细节;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在有的情况下,消息的写作需要有细节,而且是必须的,只是,这个细节与  相似文献   

12.
只要稍稍留意一下近些时候的报纸,就可以发现相当多的要闻版的消息变得越来越臃肿了,随时都可以看到上千、几千字的长消息。消息的肥胖症,偏离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降低了消息的功能,影响了宣传效果。 消息的肥胖症,须引起各方面的注意,予以根治。  相似文献   

13.
“含金量”这个词,近年来在新闻界使用频率比较高。认为某一件新闻作品很好或者能够创优获奖时.就常常说“含金量”比较高。那么,“含金量”到底是指什么?都“含”哪些“量”?笔者试从消息这个新闻的主体切入,作些探讨。所谓消息的“含金量”,是指这条消息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大小或高低。这是从内涵上来讲的。一般来说,具有“新闻”和“宣传”双重价值的消息,其“含金量”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而从外延上来讲,消息的“含金量”,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闻合且”(这里的“新闻”特指新的信息)。一条消…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4,(12):80-80
李霞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撰说,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陈力丹先生在评报时发现,一家中央级日报5天共发消息39条,交代事实发生时间为“日前”或类似表达的模糊时间共有20条,占了一半多;另一家地市级的机关报,综合新闻版的消息,交代事实发生的时间几乎全部是“日前”。其实,电视台、电台新闻中的“日前”也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5.
电视消息,不同于报纸赋予的“消息”这一概念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称:“消息:关于人和事物情况的通报”。电视新闻画面的现场性、镜头的流动性、决定了它在报道某一新闻事件时不能像报纸似的“简要”,因为观众既希望看到关键的瞬间,也希望尽可能多地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求得到简洁易懂、方便获取的信息。然而,一味追求广播消息的简洁明了并不是最佳选择。广播消息不仅要快,更要有深度。把广播消息做成“浓缩的精华”,才是编辑、记者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杨权宾 《新闻世界》2004,(12):55-55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眼睛是人的心灵窗户”。若是一个人眼中有神,大家会说他很有灵气,不呆板。消息(新闻)就好比报纸的眼睛。假如我们拿到一张报纸随眼看去,发现消息(新闻)寥寥几条,就会被读认为没看头。因为,现在的人们时间观念很强,看报纸主要的动机是想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新闻,以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报》载,一位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在《多伦多时报》实习时,到一家新开张的饭店去采访,回来后写了一条消息交总编。当总编得知他在那家饭店吃了饭时,就把那篇稿子退给他说:“吃了饭的消息不能用”。 “吃了饭的消息”为何不能用?原因很简单,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既然吃了人家的饭,已入人家彀中,即使是黑的,难免也会说成白的,即  相似文献   

19.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体,它要求作以最精练的字,最明快的语言、最快捷的速度向读传送最新的信息。一些经验丰富的记或通讯员在把握了这一点的基础上,总是千方百计榨出消息的“油”来,无论从标题,还是从导语上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这些不同的香味,一上版,就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有个在加拿大学习的研究生到《多伦多时报》实习时,跟该报一老记者到一家新开张的饭店去采访,回来后写了一条消息交给总编辑。总编看后,首先问他们在这家饭店吃饭了没有?他们说吃了。总编没吭声,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然后写了一个条子:某某饭店经理,我们的记者今天吃了你的饭,实在对不起,现把饭钱退给你。然后,总编把那篇稿子也退给记者,说:“吃了饭的消息不能登,得重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