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ORU模型估算我国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过度教育收益率为正值,但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说明个人发生过度教育仍可获得收益,但收入会受到损失。分工种、分行业和地区的估算表明:在教育水平和工作技术层次紧密相关的工作领域,教育和工作配置关系对配置程度较高的工种收入影响很大,如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相反,对配置程度较低的工种收入影响较小,如办事员。在竞争性强和收入低的部门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较低,或者不显著。相反,在垄断程度和收入越高的行业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越高,这可以解释即使发生过度教育、受教育者如何仍然愿意在该类地区和行业工作。  相似文献   

2.
3.
在教育扩展时期,我国的过度教育伴随着知识失业出现。过度教育在行业和地区上都表现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这是由于在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条件下,不同行业和地区收入差距过大所致。随着时间推移,过度教育发生率有增长的趋势。用ORU模型估算发现,我国过度教育收益率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说明发生过度教育会使个人收入受到损失。在政策选择上,现阶段应按照渐进、适度的原则扩展教育规模;加大调控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收入分配,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造成过度教育高度集中在高收入行业和地区,导致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个人也需要理性投资教育,避免因过度教育的发生降低了教育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两岸三地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他们发起这项计划,是针对目前在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理论和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谋求学术研究的改革。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13所院校参与了该项计划。本刊开辟专栏对论文奖的研究成果作连续介绍。有关该论文奖计划的详细资讯,请查阅http://www.compe.cn的相应专栏。  相似文献   

5.
在买方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教育似一座孤岛。因为有种种迹象表明,教育产业至今仍具有明显的卖方市场的性质。比如,各种储蓄意图的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居民是为子女及自己的教育存钱的,也就是说,人们对教育的潜在需求仍是非常巨大的。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还很落后,因此,说中国存在教育过度似有睁眼说瞎话之嫌。这涉及到对教育过度的理解。1976年,一个叫弗里曼(Freeman·R)的美国人写了一本  相似文献   

6.
7.
8.
一、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它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的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服感、不愉快的情绪”。“由于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努力减少不协调”。“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一、过度理由效应“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它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的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服感、不愉快的情绪”。“由于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努力减少不协调”。“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过度理由效应”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最初是…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06-2016年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教育投入与区域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入对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存在着显著引致效应,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下,其所产生的引致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这一影响作用在逐渐减弱,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则会加剧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在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改善农村的教育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进而推动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estimates the returns to overeducation by the Over-Required and Undereducation (ORU) model. The estim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turns to overeducation are positive, but lower than the returns to required education, which suggests that while overeducated employees’ earnings are diminished, they still can benefit from it. The paper also attempts to estimate the returns to overeducation by occupations, industries and regio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field where educational level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skills required by employers, education-job match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one’s earnings, such as professionals and skilled persons. On the contrary, education-job mismatch has little effect on one’s earnings, such as non-skilled employees, administrative and clerical employees. In addition, the returns to overeducation are lower or insignificant for those working in competitive but lower paid industries and areas. Conversely, the returns to overeducation are higher for those working in the highly monopolized and highly paid industry and area. It can be argued that regardless of the incidence of overeducation, those with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prefer to choose the lower level of job in these industries and areas.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我国的教育投入、教育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本现状等因素的综合考察表明:我国的教育投资一直不足,教育供给还不能适应教育需求,我国仍然是教育和人力资源欠发达的国家,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过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度教育在我国已经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弊多利少,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非均衡状态,探究过度教育的成因和寻找修正过度教育的对策都需要从这样一个经济学视角来着手。  相似文献   

14.
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造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预期与现实中毕业生就业不畅矛盾的原因很多 ,但问题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不适。其表现特征 ,就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教育过度”问题。从长远看 ,适度超前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希腊的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使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迅速提高,但由于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和私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限,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逐年下降,出现了明显的过度教育现象。本主要从过度教育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过度教育与学科专业的关系和过度教育在国有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差别等方面论述了希腊过度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一项全国范围的入户调查数据,使用经济学中经典的明瑟收入方程实证探究学习者通过远程高等教育获得的收益在部门和地区层面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非公共部门的远程高等教育收益显著高于公共部门的远程高等教育收益,这说明远程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本特征。在地区层面,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最高,这进一步支持了前期的相关研究,即远程高等教育对经济弱势群体的收入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4):123-125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的封建统治者设立科目,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创立于隋,确立于唐,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本文从特权等级、婚姻门第、现代教育三方面,来探讨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Adult students, those 25-yrs-old and over, currently constitute 43% of all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iming of schooling in determining earnings. It is revealed that those who complete college at a later age receive a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itial increase in earnings than those who acquire their education earlier in life. This result is important for both person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policy makers.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datasets by foreign-based sociologis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ate of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that showed rather low rates in rural areas throughout the 1980s, this study finds a considerably higher rate in 1996. A chief contributor is the rapid non-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hich creates enormous upward mobility opportunities, particularly for the more educated. Due to the un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wide, the rate of returns to education varies widely across regions. In areas with less developed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it remains low. In contrast, where off-farm employment is widespread, it is much higher. In addition, the labor market is functioning to allocate the more educated to better-paid jobs, but has yet to produce higher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than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However, changes may be occurring in coastal regions. Translated from Zhongguo Shehui Kexue 中国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6, (3): 98–109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情况 ,尤其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科学地分析中国加入WTO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及时制定正确的对策 ,调整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帮助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建立牢固的、符合我国社会期望的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