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观照下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从不同的视角探求了全面发展的真谛。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全面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依赖并促进了社会分工,现代社会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以此来观照通识教育,不难发现,通识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有很多暗合之处。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并未得到应有重视,高职院校也大都偏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教育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相符合。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实行通识教育,才能让大学生今后更好地成为"职业人"而生存于社会,贡献于社会,也才能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相契合。进而言之,在高校实行通识教育,还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发展观与教育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发展观与教育变革胡定荣主体性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识的深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对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我国教育目的、方针制订的重要理论基...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应当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积极推进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现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摒弃了单纬度的发展观,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跨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最高价值取向,其实现有赖于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倡导和发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人文”综合素质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保障通识教育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实施的对策,以确保通识教育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两者出现了融合的必要,原因主要有两个[1]:一方面,两者的融合是人全面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专业教育需要通识教育的补充与完善;另一方面,通识教育的发展需要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教育。在本校提出的通识教育中[2],提出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中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三方面规定性出发,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与高职高专医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自我发展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于社会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作为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的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观,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坚持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