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章对中法战争中的妥协派人物唐炯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剖析:他以镇压农民义军起家;而面对法寇入侵,却退缩畏战,在中法战争首战山西之战失利中,唐炯难免其咎,可谓罪魁:最终沦为彻底的妥协派。  相似文献   

2.
中法战争是法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中国而引起的。清政府在战争中持抵抗态度,除了最高统治者为着自身利益需要外,主战派的推动是一个重要因素。主战派虽有系派之分,但他们的主张反映了民族的利益和要求,他们在战争中组织力量,指导有方,赢得了军事上的重要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然而,时代与阶级属性使主战派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着重对中法战争中的台湾保卫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台湾保卫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个主要战场,经过爱国军民的努力,取得了胜利,挫败了法国侵略者攫取台湾以作为“担保品”的野心,有力地支援了中法战争中的其他战场,打乱了侵略者进一步侵略中国大陆的战争部署。  相似文献   

4.
19世纪80年代发生的中法战争,是由于法国侵略中国的邻邦“藩属”——越南引起的。本文通过对中越历史形成的“宗藩关系”与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的内容和实质性比较,以及对法国侵略越南的历史之考察,分析了越南问题的缘起和中法战争的背景,指出这是在国际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分割世界领土,侵略中国近邻边疆并进而图谋瓜分中国的严重形势下发生的。中国援越抗法的战争是正义的。某些外国史学家对中法战争起因与性质的论述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应予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法战争期间,英国号称自己保持中立,但在实际中,却以国际法为外衣,实现着自己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初,清军消极防御,处处挨打;到北圻战场时,清军走向积极防御和进攻,并能以已之长攻敌之短,以守为攻,伺机反击,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反击法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临洮大捷的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去世以后,甚至是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就一直给他带着"卖国贼"这样一顶帽子。现如今,我们追求实事求是,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需要基于事实和当时的时代条件,给予他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笔者看来,以"卖国贼"来评判李鸿章,实在是有失偏颇。本文就李鸿章在马关条约谈判过程中的表现,试着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现代传媒在宣传人物形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正是通过报纸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文章主要从尘封已久的民国报刊史料入手,管窥当时李鸿章在人们眼中的功过是非,呈现李鸿章在民国报刊舆论中的不同形象,并探索这些不同形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李鸿章形象。  相似文献   

9.
洋务运动是中国在19世纪发生的早期现代化历程.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到今天仍莫衷一是.海外学者牟复礼从军队现代化等角度,严厉指责李鸿章的洋务活动.通过史实资料等,从19世纪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困境、近代中国军队现代化两个问题可以看出牟复礼对李鸿章的评价有失偏颇,李鸿章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应得到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全文对中法战争的结局和战争指导方面的得失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论述,指出中法战争中国在军事上的胜利是显而易见的;清最高统治者腐败,是乘胜求和,断送胜利成果的根本原因;爱国军民发挥了积极抗敌的重要作用,中国在第二阶段沿海防御、陆路反攻时制定了符合当时主客观情况的指导策略,特别是冯子材等爱国将领身先士卒,正确组织指挥,为中法战争中国在军事上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当时经历中国对外交涉次数最多的人。在他的外交生涯中,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因此,他的外交活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李鸿章的外交活动是在中国国力孱弱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要么是在战败以后,要么是在强敌武力威胁下进行的。所以,对李鸿章外交思想的评价不应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由于李鸿章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有人评价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罪魁祸首”,但评价历史人物应把他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评价不太合适。  相似文献   

13.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基于来自海上的威胁不断加深,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渐渐形成.总体上看,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国防建设思想,在近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有具体的海防建设内容,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从各个方面保障这一海防建设的实施,它的失败,一方面有李鸿章个人的原因,同时也有外在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点认为,李鸿章参与了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谈判,签订了包括《马关条约》在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因而是“汉奸”,“卖国贼”,其实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的表现,无疑也显现出其忠君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人物。他与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前的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均有关系。他在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二十五年中所从事的对外交涉事务更是他一生中主要活动的一部分。在中法战争中,曾经负责过具体对法交涉的李鸿章的思想和活动如何,他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怎样,很自然地成为研究中法战争中必须涉及的问题。多年以来,有关中法战争史的论著一般多  相似文献   

16.
王玉立 《职大学报》2013,(1):98-101,124
明治时期,日本人眼中的李鸿章纵使再有才华,不过是腐朽、破败清朝的代表而已。不过,明治时期,关于李鸿章的著作在日本地大量出现,说明了李鸿章在当时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之高。  相似文献   

17.
翻译从本质来说就是意义的语际转换。传统的翻译技巧不适合翻译实践思维规律,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传统的翻译技巧进行评析,探索规律性的认识,从语言认知的角度探讨和总结翻译技巧的提升策略,从而促进翻译技巧更加适应翻译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分析了首次中法基隆之役的历史背景,战前法军的骚扰活动,中法双方的军事得失和影响,指出:法国本想通过夺取基隆,强迫清政府赔款和承认其占领越南合法化,这一目的没有达到,而是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  相似文献   

19.
镇南关—谅山大捷主要历史人物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法战争中镇南关到谅山大捷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得出在大捷中的有功之臣应该包括李秉衡、冯子材、苏元春等人,成绩若按十分划分的话,李秉衡应得四分,冯子材和苏元春各得三分,主要历史功绩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只归冯子材一人。  相似文献   

20.
网络营销产品策略中产品的品牌、包装策略与传统营销基本一致,而其顾客服务策略有其独到的特色。此外,在网络营销产品策略中还会出现“域名”这样一个传统营销中所未曾考虑的问题。由于在网络营销中域名策略、顾客服务策略有其崭新的内涵,有必要详细分析其内容,以作为对传统营销理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