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社会回归原始荒野的故事。杰克·伦敦赋予狗以人性,通过描写狗的“人性”和“野性”,来揭露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夺。  相似文献   

2.
卓淑敏 《英语广场》2020,(10):56-58
杰克·伦敦在小说《野性的呼唤》中描写了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虐待动物的场景,体现出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对该小说的特定话语进行分析,揭示杰克·伦敦对建设和谐生态的企盼。  相似文献   

3.
陈芮  李敏  柏雪 《考试周刊》2014,(59):13-13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本文解读了杰克·伦敦的作品《野性的呼唤》中体现的多重性哲学思想,包括"棍棒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作者表面上写狗,实则反映人的世界。热望本已在,蓬勃脱尘埃:沉沉长眠后,野性重归来。巴克从驯养犬到狼狗的演变过程无形中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则,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的人生哲学--《野性的呼唤》主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文论认为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作品,本文笔者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和对杰克·伦敦本人及其写作背景的考察,认为这部作品综合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学观念.其写作手法是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超验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揭示了作者对人类返朴归真,重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杰克·伦敦的杰作<野性的呼唤>中,人们普遍聚焦于小说中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自然主义的融合,而没有挖掘出小说体现的一个重要思想--个人奋斗主义.小说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其主角正是通过不懈的个人奋斗而获得生存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自然主义代表作之一,该小说通过从狗到狼的嬗变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摧残刻画得淋漓尽致。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构这部小说,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作者的整体生态观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揭示了人类以及个人在生存中必然遵循的一些原则与道理,指出人们只有在尊从这些原则,明白这些道理的前提下才得以将生命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9.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优秀作品。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叫做巴克(Buck)的狗的艰苦经历。故事情节复杂且感人,语言生动形象。伦敦使用拟人手法,把巴克刻画成一只具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感恩之心的神奇的狗,就像一个充满了感情的人。本文讲述了巴克如何从驯良的宠物狗变化成具有狼性的野狗,  相似文献   

10.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是自然主义创作的典型代表,作品中再现了巴克从文明走向野蛮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重点说明了遗传和环境对动物生存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对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进行具体描述。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引起人们对人类社会生存状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冰山”之下《老人与海》中的哲学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03-105,155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老人圣地亚哥与鱼的搏斗,塑造了一个依靠意志与信念,最终赢得了人性尊严的"硬汉"形象。在"冰山"之下,蕴含着的是海明威丰富的人生哲学,其中包括孤独的感伤主义哲学,永不言败的生存哲学以及超前的生态伦理哲学。解析这些哲学伦理将帮助我们理解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其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可谓"一代之杂家",杂家乃其本色,杂学乃其当行,其杂学的知识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其杂文的观念、杂文文体的多样化、及其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质素的"个人性",都与其丰赡的杂学学养紧密相关。杂学的志趣决定了鲁迅的文化气质,使得鲁迅成为有史以来杂文领域内创造这种文体的大宗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蒙太奇”的基本原理、方法。并依据人的认识规律、生理特征、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及体育教学的要求,从体育教学中新授课、复习课的两门主要类型课种进行了剖析,以体育动作技术结构为先决条件,在借签“蒙太奇”技法的基础上,构想了几种适应于体育教学的方法。在近几年体操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的运用。旨在全面地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丰富体育课的教学手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目: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译家、教育家、美术家、编辑家、国学家等等。这些名目仅仅能概括鲁迅思想肖像的一个侧面,而不足以包举鲁迅整个的思想地图。鲁迅,只有"杂家"这一个名目才足以囊括其全部风貌。之所以给鲁迅杂家的定位,是与其杂学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的。其杂学,一言以蔽之曰"三四之学":四库之学、四野之学和四洋之学。  相似文献   

15.
1851-1864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农民革命战争,力量发展到十八个省,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洪秀全作为这场革命的发起者、组织者与领导者,功不可没。但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使他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领导发生了一系列失误,从而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一位具有“仙才”的伟大诗人 ,他“仙才”式的人生社会经历 ,神奇而不羁的创作个性和超尘脱俗的人格思想及深沉的忧患意识 ,形成了具有李白特色的醉态诗学思维。这种思维使得诗人诗兴焕发 ,才华灵动 ,神采飘逸。也使得李白的诗歌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散发着醉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都德毕生的创作当中,《磨坊书简》始终代表了一种风格与成就。1861至1864年的南方之旅,给都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普罗旺斯废弃的老磨房在实现他精神归依与情感慰藉的同时,也给了人们一个审视现代文明的新视角。都德是“诗的现实主义者”,颇具意境的磨房短篇流露出作者感怀时局的浪漫幻想与自嘲式的伤感无奈。《磨坊书简》显示了都德复杂的创作思想与情感。  相似文献   

18.
张舜徽是现代著名文献学家。本文介绍其24部著作,重点介绍《清代扬州学记》所论述的扬州学派的“通核”之学,可供大家参考。张舜徽70—80岁倍加勤奋撰著的精神,也值得大家效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通过发展个体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人的自我超越.作为教育实践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学,通过激发、形成学习者目前正处于成熟过程中而又未完全成熟的心理机能,即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引领着学习者超越自我,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杰克·伦敦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但他不是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作家,因为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世界观的矛盾和思想的撞击充分体现在他的两部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