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学术部落”中的“都市型”和“田园型”研究模式为视角,以学生发展相关理论为基本框架,从个体—导师—高校制度三个维度对理工科和人文与社会学科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博士生的论文发表具有较强的学科差异。“都市型”研究模式下的理工科博士生论文发表有赖于较高的科研强度、紧密的科研跟从度以及较高密度的科研指导,而过于密切的师生关系以及刚性的论文发表要求对博士生论文发表产生负面作用;“田园型”研究模式下的人文与社会学科博士生论文发表受益于相对密切、自由选题和中性的导师指导方式以及一定的奖助制度,而过于紧密的导师跟从度将对论文发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来,很多报刊纷纷报道一则“海南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不再是硬性条件”的新闻,据说海南省近日出台《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还说海口市部分教师对此举拍手称快:“以后再也不用为评职称而交论文发表的版面费了!”诚然,对部分教师而言,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许多老师整日忙于教学,无暇、无意写论文。但是笔者以为,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3.
以165篇存在问题的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学位论文的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时间以及发表论文与学位论文质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发表和他们的学位论文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读期间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较低、发表时间相对滞后是这些“问题论文”作者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当前许多青年教师一谈教科研,就与某某教师做了多少个省、市级课题,发表多少篇论文,获了多少篇奖等成果联系在一起,仿佛教师搞教科研与“写论文”画上了等号,似乎发表论文就是老师“教科研成果”的唯一追求。于是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论文汇编和论文发表越多的学校教科研成果也就越大,为此一些学校开展教科研实际上变成了“写教科研”、“编教科研”。  相似文献   

5.
对我而言,《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连续学习时间“最长”、发表教研论文“最早”、发表教研论文转载数量“最多”,以及发表教研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  相似文献   

6.
近来,很多报刊纷纷报道一则“海南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不再是硬性条件”的新闻,据说海南省近日出台《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还说海口市部分教师对此举拍手称快:“以后再也不用为评职称而交论文发表的版面费了!”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领域绝大多数高被引论文的引证频数不足300次,最高为550次。这些论文主要刊载于高等教育类期刊与教育综合类期刊,《高等教育研究》以105篇独占鳌头。绝大多数作者在高等教育领域仅发表了1篇高被引论文,潘懋元先生以23篇高被引论文遥遥领先于其他学者。独立撰写的高被引论文占三分之二以上,二人合作撰写的高被引论文超过五分之一。发表高等教育领域高被引论文最多的单位为教育部和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985”高校。  相似文献   

8.
在破“唯论文”导向下,高校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关注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素养的养成,而不再盲目地要求发表论文,尤其是低层次论文。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和青年导师而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可以更好地实践破“唯论文”政策。但矛盾的是,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很多研究生由于学校政策或以就业为导向,只追求低层次快速发表的论文,从而满足最低的毕业要求。这与破“唯论文”是相背而驰的,也潜在地导致了研究生和青年导师之间关于论文发表层次的矛盾。因此,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认为缓解矛盾长效机制为:增加科研成果的对等条件;从其他方面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质;降低发表低水平论文的收益或增加撰写高水平论文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制造同意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研究通过构建“同意”的“主动接受—被动接受”的分析框架,对大学学术评价中“唯论文”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问题是多种力量共同“制造”的结果。一方面,由于论文是学术交流的有效形式、论文发表是现代学术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论文是大学教师追求声誉的有效载体等因素,大学学术评价对论文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促使高校教师选择“主动接受”论文发表工作。另一方面,大学学术评价也受到多层结构的影响。在工业时代学术评价标准的变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运动、高等教育治理体制的项目制以及高校教师职称晋升锦标赛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高校形成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发表论文的“内部国家制度”,对教师起到“微妙的强制”作用。高校教师选择“被动接受”,将主要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学教师不断进行论文发表的“赶工游戏”,也制造了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痼疾。  相似文献   

10.
论文写作与发表是中小学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总结,有助于提高其写作水平和及时总结教学中的优秀经验。但由于我区中小学教师对论文发表渠道和相关信息掌握较少,常常出现发表论文难、遭遇投稿陷阱、论文录用率低等问题。据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所学知识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发表教育类论文提供一些指导,从提供发表论文正确可信任的渠道建议、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区广大教师顺利发表论文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破五唯”背景下,改革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发表要求,探索博士生学术能力培养的科学路径对于国家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保障具有借鉴意义。研究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院并未将学术论文发表作为博士学位授予的硬性要求;样本中约1/4的美国经济学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过论文,且基本刊登在SCI/SSCI收录的高水平期刊上,论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高年级阶段。在读期间有论文发表尤其是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可以提高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的可能性,而论文数量对其进入高校教职岗并无显著影响。鉴于此,应充分重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训练,院校培养应当重“过程”轻“结果”,博士生对科研成果应当重“质”轻“量”,科研单位对学术素养的评估应当重“能力”轻“形式”。  相似文献   

12.
写不写论文?     
写不写教学论文,这对某些教师而言是个问题。从事编辑工作近十年,接触过奋战在基础教育一线各种类型的老师。不说每天要收到老师们的来稿。单是要求发表论文的电话每天也要接到若干个,有的探讨论文应该怎么写,有的则寻求发表论文的“捷径”。更有人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我把由“写”到“发”给一条龙包了。要几张钞票好商量。其中,大部分人是迫于职称晋升的需要,像热锅上的蚂蚁,急于寻找出路。在这种论文发表欲过热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发生疑问:做一名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在肩担繁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背负沉重的升学率压力之外,有没有必要写论文?7月底,某个名牌大学的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说:“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博士生培养投入和过程环节的关键要素,考察导师学术背景、导学关系提升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材料学科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博士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导师学术背景对博士生发表论文具有显著影响,海归导师指导的博士生在SCI一区和三区发表论文的数量更高,而在二区发表论文的数量则与本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没有显著差异;导学关系对博士生发表亦有不同影响,权威型导学关系对博士生在SCI一区发表论文数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其他类型导学关系对博士生在SCI一区发表论文的系数皆为负。进一步分析导师学术背景与导学关系的交互效应后发现,海归导师对博士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具有独立的正向效应,且海归导师并不依赖权威型导学关系,而是通过合作型导学关系促进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高校应重视提升博士生导师学术背景的多元化以及导学关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陈晓明,1959年2月生,福建人,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理论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及评论性文章近300篇,并在欧美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获2002年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等若干奖项。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一位53岁的教师找别人代笔写一篇论文并发表。问其原因,这位教师道出了困惑与无奈:尽管在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上千得很出色,但没有论文发表而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据调查,目前不要说农村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因“论文发表”问题伤心过,就是大多数农村乡镇的中小学教师也“迈”不过“论文发表”这道坎。农村山区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没有“论文发表”就一票否决,给山区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晋升带来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江苏省S大学为例,对高校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S大学研究生都能够完成毕业前发表论文的要求,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生所发论文总体质量不高,发表论文具有功利目的,存在一定的学术失范现象,研究生存在发表论文压力,以及导师对论文审查存在一定的责任缺失等。因此,要正确认识和评价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发表要求,合理修正研究生论文发表制度,积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条件,同时广大研究生也要调整心态,树立学术自信,保持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科研工作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是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动“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某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2020年度教职工论文发表进行多维度分析,发现存在论文发表重量轻质、专业类论文发表较少、基金支持率较低、专业群建设相关论文发表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打造应用型科研模式、开展多形式培训的科研能力提升路径,以助力“双高计划”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职称评定中有关期刊等级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职称评定中有关期刊等级问题的商榷王滨铸王富礼近几年来,在各系列的职称评定中,都把在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职称晋级的条件之一。如规定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少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少论文等。人们有时也习惯于将科技期刊称为一、二级。似乎这就是期...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江苏省S大学为例,对高校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S大学研究生都能够完成毕业前发表论文的要求,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生所发论文总体质量不高,发表论文具有功利目的,存在一定的学术失范现象,研究生存在发表论文压力,以及导师对论文审查存在一定的责任缺失等。因此,要正确认识和评价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发表要求,合理修正研究生论文发表制度,积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条件,同时广大研究生也要调整心态,树立学术自信,保持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陈莉 《湖南教育》2009,(1):64-64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腾讯网”,对51488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7.6%的教师认为职称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繁重压力,19.7%的教师认为发表科研论文给他们造成重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理事长吕敏说:“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必须发表科研论文引起的争论由来已久,是老问题了,但是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为论文而论文,造假的老师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