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而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突破了传统的情节逻辑和语言规则,运用陌生化叙事手法,使故事显得荒诞、离奇.文章以形式主义批评的视角来探析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陌生化",感受小说中情节、语言和叙事时间的陌生化,体会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增添对余华小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
吴俊 《文学教育(上)》2008,(10):114-115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一次入选人教版高中教材,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特殊的取材和个性化的语言而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平淡厚重,感情内敛,奇异突兀,反差感强,是作家余华小说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这种独特且耐人寻味的语言自然有赖于作家成熟的修辞技巧。从小说修辞的运用上讲,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章平 《阅读与鉴赏》2007,(11):25-27
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感觉始终朦胧模糊。在路上,不可名状的种种情形围绕着"我"。在天行将暗下来的时候,茫然的恐惧缠绕着"我"。这种氛围的形成得益于小说中"旅店"的反复强化和小说单一的叙述视角。  相似文献   

4.
余华作为新时期"先锋文学"的重要作家在创作上深受卡夫卡的影响。本文从比较文学影响与接受的研究角度出发,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和《美国》两部寓言式的"成长小说"为例,具体地从人物设置、情节模式和主题内涵来发掘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对余华这部作品的影响,以及余华对卡夫卡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王飞 《语文知识》2007,(3):34-35
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上世纪中国先锋文学的一个重要文本,其内容、情节显然也是一个关于当代先锋文学的形态、命运的寓言。小说借助一个十八岁青年远行这个事件,以及他的行为和思维,隐喻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文学精神:革新,深入心灵的书写以及孤独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选人中学、中专教材,应该是对他的现代派小说(也称先锋实验小说)语言的关注与研究。指导学生品味现代派文学的语言,辨析与把握现代派文学语言的内质、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7.
肖阳 《青年教师》2007,(5):32-35
新课程改革,使得余华的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三册中。这是中学课本第一次收录余华的文章,也是第一次收录先锋派小说家的文章。近年来,许多人开始研究余华以及他的作品。但是,我认为,这些研究性的文章多停留在归纳余华生平,总结余华发表过的文章大致内容上。  相似文献   

8.
周海燕 《现代语文》2009,(12):87-88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无论从全文的情节发展、人物行为的特征而言,还是从作家本人的创作理念、创作实践而言,都充分说明了名份与事实、概念与现实的脱节,突出了余华小说常用的“虚伪的形式”,咏叹了一曲人性之恶的悲歌。  相似文献   

9.
一部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何况是现代派作品,其主题会更加地复杂多元。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这篇小说的主题争议颇多。有参考书这样解读:“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陌生,荒诞、无法理解和把握,从而流露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更流行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10.
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的确,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开头的一段描写,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近读孙文辉老师《(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叙事冒犯》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1期),非常赞同他“继续使用人物、情节、环境这些传统小说的基本要求来阐释文本,不仅毫无力量,而且容易遮蔽《十八岁出门远行》叙事上的独特性”这一观点。实际上,从《十八岁出门远行》(以下简称《远行》)人选中语教材,再到用先锋小说理论解释它,从这一孔隙完全可以窥见近年来语文教材观及教学观的嬗变更易。  相似文献   

12.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自1987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以来,历经了两次转型。余华的这两次转型,评论界历来莫衷一是,褒贬不一。借助艾布拉姆斯有关文学活动要素的理论,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等四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试图对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创作转型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余华,浙江海盐人,曾当过五年牙医,后弃医从文,从1984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上、下),被誉为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4.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一次入选人教版高中教材,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特殊的取材和个性化的语言而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平淡厚重,感情内敛,奇异突兀,反差感强,是作家余华小说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这种独特且耐人寻味的语言自然有赖于作家成熟的修辞技  相似文献   

15.
朱威 《现代语文》2007,(7):59-60
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青年作家余华早期成名作,现入选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和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它详细描述了一个少年从6岁开始到16岁的生活和成长中所经历的所有苦涩、挫折与屈辱。作者余华从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兄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以跳跃式的姿态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高度。  相似文献   

17.
余华作为新时期“先锋文学”的重要作家在创作上深受卡夫卡的影响。本文从比较文学影响与接受的研究角度出发,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和《美国》两部寓言式的“成长小说”为例,具体地从人物设置、情节模式和主题内涵来发掘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对余华这部作品的影响,以及余华对卡夫卡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文章有人说难懂,我看容易。因为余华在他的作品中极力地想把他所要表达的东西展示给读者。他总是绕开一切障碍,直奔主旨。但是,因为这种出乎常情的直奔,反倒使很多习惯于在阅读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者跟不上,甚至被余华甩丢。其实,只要你心无规程,余华的文章就会觉得非常好懂。《十八岁出门远行》单看题目就会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十八岁”是什么?十八岁是成人的标志;“出门远行”是什么意思?是离开家,离开家就是走向社会。在这里,有两组相对的概念:成人和少年;家和社会。显然,小说的题目已经标示了内容:一个刚刚成为“成人”的人到…  相似文献   

19.
跨越了十八岁的门槛 ,第二次品味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与第一次读它的感受截然不同。当初翻开这篇文章时 ,我还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小丫头 ,乖乖地呆在高中的课堂里 ,文中描写的事物和景象 ,与我的生活很有距离。我所能做的 ,就只有拨出几分钟时间去艳羡余华笔下的“我”可以有机会出门闯荡外面的世界。现在的我拥有了出门远行的基本条件 ,以同龄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部“出门远行”的作品 ,居然发现自己与作品中的“我”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 ,几乎要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了。在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常常说 ,从十六岁到十七岁 ,…  相似文献   

20.
《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北京文学》上。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学语文教育理念几度嬗变,人们终于在文学教育领域接纳了这个颇具先锋色彩的小说。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3把《十八岁出门远行》放在第一单元,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传统小说并列,显示了文学教育的包容胸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