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思政教师如何用好中国革命史教学资源,探索历史与思政的融通路径,对促使思政课程化、学科思政化具有重要意义。将最新理论成果应用于革命史思政教学实践中,是思政教师改进、改善中国革命史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之一。面对当前中国革命史研究多种范式并存的局面,教育者应秉持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理念,选择多种范式之优长进行融合转化研究,探索创新思政历史教学立意,将新立意恰到好处地融入课堂,对促使中国革命史思政教学走向佳境颇有助益。教学实践中,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以"革命史范式"为基础,确保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现代化范式"为补充,做好革命与现代化的综合叙事;以"中国梦范式"为统领,重建思政历史教学体系,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史是电大92级文、理科各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本着从宏观把握(历史框架和线索)到微观分析(史实和史料)的正确学习方法,首先将中国革命史课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作必要介绍和说明,使学员对这门课有个大致了解,以便于学习。 中国革命史课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国革命史是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又兼有历史课的特点。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南工业大学曾长秋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我校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已有8年时间。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历史的长度和宽度,而且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历史科学要保持蓬勃的生机,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入探索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时代感问题。本文试图联系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与研究,谈点粗浅的认识。探讨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的时代感,首先必须对历史科学的属性——当代性加以考察。历史科学的当代性,即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性,“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正是从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需要长期地进行从内容到方法上的改革探索,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里仅就在革命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谈点个人的体会。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热爱祖国,向往国家早日富强,民族振兴,其思想主流是好的。但由于他们出生在动乱的年代,懂事时正面临拨乱反正,往往看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消极面较多。他们对旧中国人民遭受的苦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熊高(重庆交通学院)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革命史》,它以历史为载体,讲授动态的马列主义实践及其在中国取得的胜利,使学生了解一百多年来中国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历史规律,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浸润式阅读能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选择适切的主题,创设合理的情境,以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交流分享、思辨提升,通过浸透着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文化作品熏染学生的心灵,逐步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史课既属于历史学科,又是一门政治理论课,它兼有历史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功能。这是中国革命史课的一个重要特性。正确把握和充分运用这一特性,可以使这门课在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根据这一认识,针对近年来的现实情况,确定中国革命史课要把帮助学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力求把历史、理论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在教学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革的探索。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好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以下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中心,根据现实需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仅仅靠着文字描述以及记忆是不能学好历史知识的,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也是如此,为了完善初中历史的学习,教师应当将图片教学与文字教学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地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让初中生掌握到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为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辨型历史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堂,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相似文献   

11.
王丽 《江苏教育》2022,(51):55-57
在日常教学中,依然存在为实现教学目标不断创设情境,割裂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忽视学生成长需要的碎片化教学方式。克服碎片化教学弊端,需要我们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立足学生主体,发挥学科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的教育意义,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在探究、体验和思辨的过程中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全面分析、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沟通知与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革命史课程是为电大文、理各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下面分别就这门课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新教材的特点等问题作些简要介绍。 一、课程性质 中国革命史课从学科特点看,是历史科学。它的基本框架是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离开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没有了“中国革命史”这门课了。从社会功能看,这门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和纵横交错的历史事件中,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中国革命史课可以说是:“身兼两任”,既要注重历史科学的史料、史实准确、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课堂是学生人文情感培养的重要载体。历史课堂中情感场的营造,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促进初中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强大动力。在教学《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时,教师从激发情趣到引导情思再到融入情意最后掀起情感高潮,使学生由表面认识转向内在体验,即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对知识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我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除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专题讲座教学、参观教学之外,一直坚持电化教学。因为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历史是稳定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内容是丰富多采、起伏跌宕和极其复杂的。正是这种流动性和复杂性,也要求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采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让《中国革命史》课发挥多重功能——在《中国革命史》课教学中发展和提高学生智能的实验报告辽宁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徐跃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张虹关键词:《中国革命史》课教学《中国革命史》课在艺术院校中既是政治理论课,又是历史知识课。学生们若能真正学透它,不仅...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革命史教学方法论的缺陷中国革命史作为高校三大政治理论课之一。其本身应具有较强的方法论色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难物主义不但应该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原则,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应在革命史教学过程中得以集中体现。然而,尽管中国革命史课程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调整改革,但该课至今仍存在着方法论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的表现:其一,该学科本身方法论的色彩较淡薄。作为政治理论课的中国革命史,是由原中共党史课改革发展而来,其学科体系的建设仍在探索与完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革命史教学的普遍开展;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研究日益成为重要课题.由方小年同志主编的《疑点·难点·热点》一书,对此作了可贵的探索。该书最近已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彦奇为本书写了序言,全面评述了本书的特色.纵览全书,笔者认为,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点面结合。本文是由“点”构成的,书中所例31个问题,集中了学生在中国革命史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热点.但是,这些“点”又从宏观上勾画出了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脉胳和全貌,使人读后对中国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18.
高中写作教学,普遍存在记叙文写作难以体现思辨性的认知误区。记叙文同样可以体现思辨性。经过从生活现象到生活体验的美感,对生活体验再加工的美妙,最后实现生活体验思辨转化的美悟,如此层层掘进,记叙文写作便能通过生活审美的思辨体验呈现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史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我在多年教学活动中一直努力探索一条组织好这门课教学的路子。现将若干思考介绍如下,请批评,指正。要有鲜明的目的性中国革命史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百折不挠、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其领导之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夺取了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中国革命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国革命史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渠道,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从事中国革命史教学和研究6年有余,深刻体会到正是爱国主义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而近现代中国革命又深化和升华了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应是中国革命史教学的主旋律,为使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应该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围绕三条线索,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来讲授中国革命史。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近现代,它表现为社会的主旋律: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