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果说,语文是一首诗,那么朗读便是一首歌。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情画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面镜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小学各年段的阅读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还课堂琅琅书声。那么在课堂中又怎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指导,使之充满智慧与灵性呢?我困惑着,思考着,实践着,而从以下的教学案例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篇课文,要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朗读教学形式多样,既能活跃课堂,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少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尤其喜欢在这一环节上营造亮点。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上.朗朗书声最美.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时.文字变成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段段动人的音乐.它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首儿歌时,注重从朗读人手,促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的协同作用中提高朗读水平,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儿歌的内涵,悟出诗歌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有效朗读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地读,真正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效朗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多形式地朗读文章中的字、词、句、段,来咀嚼语言文字,体会语气、节奏、句式以及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通过指导学生有效朗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避。 一、借助关键处体验感悟,让朗读愈发深入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面镜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呼吁朗读,提倡感悟.它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它还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朗读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  相似文献   

7.
朗读小议     
新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朗读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帮助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纵观当今的语文课堂,一味地进行“双基”训练。条分缕析、深挖细掘的现象的确少了.“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已成为共识。于是.课堂上始终如一地贯穿“以读为本”,一读到底:“读出精彩来”“读出感情来”之类的提语不绝于耳,可谁知道精彩在何处.感情从何而来?随着一声声“读一读你喜欢的句段”.于是完整的文章被读得支离破碎。听者不难发现,不少的是为朗读而朗读,有的是朗读走过场.有的是只重技巧的指导.朗读成为点缀和附庸.只图形式不求实效的随意性朗读充斥整个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让朗读真正走入课堂,能使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赏情,在读中启智。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明确目标,提高学生朗读的质量;体味情感,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足见朗读的人对语文要有灵敏的感悟,读就读出形象、读出意蕴、读出情趣,进入文中作者或主人翁的感情世界之中!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却出现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归纳起来主要有: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朗读无目的性,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鉴于此,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现象,首先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悟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学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读通读顺,谈何理解,反之,如果学生能够把一篇文章读得有声有色、人隋入境,说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可见,朗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里最动听的声音。好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意味悠远的效果;可以摄人魂魄、耐人寻味;可以把人带到一幅幅优美画卷中去、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中去;可以让人领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然而,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朗读却不够重视,很少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能把课堂交给学生,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浓浓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我们经常讨论:应该如何指导朗读?我们经常反思:怎样指导朗读才是有效的?有了思考,便开始了学习与实践摸索的过程.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有效的朗读教学应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积极创设情感课堂:应注意抓住文本的精彩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精妙,体会文本洋溢的情感,想象文本描绘的意境,获得独特的体验,陶冶美好的情操.下面以《月光曲》一课为例,谈谈应如何有效指导朗读,还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验文本.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朗读方面"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要让学生"喜欢读,感受朗读的乐趣",并且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俗话说,读一书,增一智。要想学生有兴趣地去朗读,首先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去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悟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学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读通渎顺,淡何理解。反之,如果学生能够把一篇义章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说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瑚解和感悟。可见,朗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手段,亦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和理解语言文字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有助于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9.
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是培养语感、训练语音语调的必由之路,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是,如今在很多课堂上,朗读犹如"蜻蜓点水",点到即止;甚至有时,朗读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学生在说英语、读英语时往往平铺直叙,没有语言的轻重缓急之分、没有节奏和语调变化,大大降低了英语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