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怪石     
显字石摇在中国内蒙古东部的一座石山上,有一块一面是石壁的巨石,若以山下清泉浇湿此石壁,壁上立即现出类似蒙、藏文的字迹,字体奇特,如同用大楷笔书写,至今无人识得,俟水一干,字便消退隐没,遇水又复现。五官怪石中国四川省奉节县荆竹乡下溪沟,有一块长3米、宽1米余的蛤蟆形怪石,此石五官俱全,惟妙惟肖。最令人吃惊的是,如搂住此石之蛤蟆形头并对其嘴吹气,立刻会在尾部和身上各空隙处发出古代号角声,嘹亮悠远,经久回荡。身怀六甲石中国江苏溧阳地区发现此石,又名“孕子石”。灰黄色,质地坚硬,长2米,宽1米。用铁锤敲开此石,即从其内弹出无数…  相似文献   

2.
正《葵石蛱蝶图》,是戴进极为少见的工笔设色作品之一,此作继承了宋代院体花鸟画传统,融入了元代钱选的没骨设色法。图中,一株刻画精细的蜀葵开在画面近中间线的位置,前景长满杂草的土坡上立一坡石。画面上方,一对蛱蝶徘徊在蜀葵花的周围。此图在技法上工稳细致,花瓣添  相似文献   

3.
《“泰山石敢当”是何意》(《语文知识》1997年12期)一文引杨羽仪的《太阳·神和人……》中“村夫石敢当为民除害驱逐妖孽而被敬为泰山神”之语,以此断言石敢当为一“村夫”,这实乃大错特错也,石敢当并非姓石的村夫,而是龙的第五个儿子。相传野龙生有九子,形态各异:第一个儿子叫贪婪,它的四足踏的一是兵书、一是宝剑、一是金元宝、一是珍珠。后来衙门的堂门上都画有贪婪,官员参拜均在此画下,  相似文献   

4.
一、银石棉的制备:将1克石棉绒放在4毫升饱和碳酸铵溶液中浸透,压去多余的溶液,将其放入4毫升30%硝酸银溶液中,随即可以观察到在石棉绒上生成淡黄色的碳酸银沉淀,同时有气泡产生。待反应完毕,用蒸馏水洗涤附在石棉绒上的沉淀两三次,压去水分,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分解,此时附着于石棉绒上的碳酸银首先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银,再继续分解成灰色的银细粒,适当将此石棉绒拉松,即为银石棉。  相似文献   

5.
杨顺仪 《学语文》2011,(3):61-6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选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其中有一句“琳崖转石万壑雷”,搜索网上的朗诵带子,不少朗读者读的多是“冰崖zhuan(转)石万壑雷”,就是一听学生。他们也是这样想当然地读作“zhuan石”。我们认为此句该读为“琳崖zhuan(转)石万壑雷”。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游记     
魏鹏飞 《河南教育》2004,(10):47-47
我们 步 行 着 , 沿 着 伊 阙 的 香 山 段 向南 出发 。公 路就 修 在山 坡上 ,我 们 不但 可看 到 岩 石层 的 构 造 , 而 且 一 伸 手 还 可 以感 触岩 石 的冰 冷。 在公 路 上 ,向 一 旁 的 山 体 上 看 去 ,在最 下 面 的是 一 层 又 一 层 的 石 灰 岩 , 而 且是 倾斜 的 。用 老师 告诉 我 们的 方法 测 得岩 石的 倾 斜 角度 约 35° ,方 向 是 向南 。 这种 石 灰 岩 很 薄 ,很 纯 ,一 层 连 着 一 层 ,没有 任何 杂 质掺 在里 面 。我 们判 断,这可 能是 地 壳 运动 所 造 成 的 , 此 物 质 只 有 来 自地 球 内 部,才 …  相似文献   

7.
《石钟山记》中,苏轼在简介郦道元之说后写道:“是说也,人常疑之。”此中“人”,是否也包括作者苏轼在内呢?也就是说,苏轼在实地考察石钟山之前,是否也怀疑郦道元之说?这个问题,与文章关联甚大,似值得一辨。  相似文献   

8.
水滴石穿 风吹水散, 石立风停。 水、风、石。 风琢磨石, 石为水杯, 水流成风。 石、风、水。 风动而歌, 水流而语, 石止而默。 风、水、石。 此即彼亦非彼: 在虚名之间, 渐行渐远渐无形, 水、石、风。 风、水、石──给洛哲尔·开洛伊斯![墨西哥 ]@帕斯  相似文献   

9.
阅 读 下 面 一 段 文 言 文 , 完 成 1-5 题 。 前 怪 石 供 ① 苏轼 《 禹 贡 》 : “ 青 州 有 铅 、 ② 松 、 怪 石 。” 解 者 曰 : “ 怪 石 , 石 似 玉 者 。” 今 齐 安 江 上 往 往 得 美 石 , 与 玉 无 辨 , 多 红 黄 白 色 , 其 文 如 人 指 上 螺 , 精 明 可 爱 , 虽 巧 者 以 意 绘 画 有 不 能 及 , 岂 古 所 谓“ 怪 石 ” 者 耶 ? 凡 物 之 丑 好 , 生 于 相 形 , 吾 未 知 其 果 安 在 也 。 使 世 间 石 皆 若 此 , 则 今 之 凡 石 复 为 “ 怪 ” 矣 。 海 外 有 形 语 之 国 , 口 …  相似文献   

10.
“夜明砂”为何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石钟山记》文后,收有清人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中的一段文字,大意是对苏东坡关于石钟山得名之因的解说提出异议的。其中有一句:“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此中夜明砂为何物?《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均未收此条目。  相似文献   

11.
万安 《现代语文》2005,(6):27-27
如何创新作文,首先要学会联想。一、相关联想“相关联想”指一种实际上的直接的关联,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时间上的相关,空间上的相关,字面上的相关,人与物的相关,人与事的相关等等。大家学过的《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睹物思人引起相关联想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又如《石钟山寻古》,作者由眼前的石钟山联想到朱元璋与陈友晾的大战,曾国藩曾在此血洗太平军,联想到苏东坡夜探石钟山考证山名,还联想到后人罗洪先、彭雪琴实地考察得出的新结论,这些都是由“石钟山”引起的相关联想。二、同类联想“同类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进而想到其它性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一神仙到人间,点石成金,试验人心,寻个贪财少的,就度他成仙,遍地滑,虽指大石变金,只嫌微。末后遇人,仙指石谓曰:“我将此石。仙意以为嫌小,又指一大石曰:“我将此极大的石,点金与你用罢。”其人也摇头不要。  相似文献   

13.
据《苏轼年谱》,元丰八年(1085)八月下旬,苏轼从常州赴知登州任途中经过扬州时,杨康功献醉道士石请苏轼赋诗。在次年九月,苏轼在大风淮口舟中写下《醉道士石》诗。由此看来,苏轼作此诗时,他只是凭他的记忆写,石仍然为杨所藏,这就排除了苏轼在石上自书的可能性,现存于山东青州博物馆里的醉道士石上的苏轼的《醉道士石》诗并非苏自书,当是后代好事者所为。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里,“石头”可不只是冷冰冰的东西,它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还真的能“激起千层浪”,不信你看: 你听说过“巧言石”(the Blarney Stone)的故事吗?据说,在英国爱尔兰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叫Blarney,城堡里有一块奇妙的石头,相传凡是吻过此石的人都会变得口齿伶俐、善于奉承。所以在  相似文献   

15.
东山风动石     
我可爱的家乡东山县山青水秀,依山傍海,人杰地灵。由于岛状如蝶,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蝶岛”的美称。这里虽不大,但名胜古迹不少,东山风动石就是一处美丽的景观。此石位于铜陵关帝庙东侧,四面临海。之所以称它为风动石,是因为它与底石吻合点仅有尺把见方,海风一  相似文献   

16.
(教师先介绍陶渊明的一副对联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并板书  相似文献   

17.
兴安灵渠畔有巨石,平地崛起,屹然独立,方园十余米,高可丈余,顶如平台,佳树一株茧长其上,生机勃勃。环壁题词累累。关于此石,历来多有穿凿附会之说,如石名“飞来”,题词又有“虬如”者,即谓此石如龙之飞来。然据兴安县文化馆负责同志介绍,曾对此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石质与近旁之城台岭山麓同一类型,地下根基亦连成一脉,证明此石乃城台岭之一部分,必系当年劈岭开渠时所遗留者,所谓天上飞来云云,实属荒诞。感触之余,作《七律》一韵二首:  相似文献   

18.
巨石村疑云     
我国北方茫茫大山中,有一座偏远的村落叫"巨石村",此名缘于村南面的大道上矗立着一块不明来历的巨型石球。这块石球面南背北被放置在一处四方形石台上,正中央还有一道很深的十字裂缝。  相似文献   

19.
正《祥龙石图卷》原为册页,后裱为手卷,系宋徽宗赵佶真迹,因石上有其楷书"祥龙"二字,故得名。赵佶绘画重写生,以精工逼真著称。此卷分左右两部分,右部画宫苑中一珍奇石头"祥龙石",左部为其以"瘦金书"所写关于祥龙石的小序及一首七律赞美诗:"祥龙石者,立于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相对则胜瀛也。其势腾,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奇容巧态,莫能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一本本参考资料,在注释苏轼的《石钟山记》“余固笑而不信也”此句时,多把“固”字理解为“坚持”“本来”。我认为这两种注释不够正确,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