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说明】 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首篇。  相似文献   

2.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课文课程的重新定位。“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古今阅读理论的研究也有力地佐证了《语文课…  相似文献   

3.
张隆华同志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最近已再版。本书在我省语教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色:突出了工具性,坚持工具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本书阐明了:中学语文课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一定的文学性”。而工具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三者不是并列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特点、决定语文课性质的,是它的工具性。离开了语言文字,语文课的个性就不复存在,语文课的性质也就改变了。”但是,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坚持工具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语文课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不待老师讲”而“自能读书”的能力,即具有解决、探索未知的能力。在平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由于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全面性,完成学习目标,在过程中形成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感,树立人文精神,一个必需的环节是阅读,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记忆理解字词,要培养学生的写,听的基本能力,前提是先会阅读,却恰恰缺少了学生大量的阅读,反复的阅读,个体的阅读,有目的、分步骤的阅读,如果我们的常规语文课长期如此,实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6.
王玉红 《新疆教育》2012,(13):53-53
语文课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统一的特点,新课改以来,它的人文性逐渐凸显,但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了解,笔者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以及评价方法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尚有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我现将文题和反思逐一梳理,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应凸现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语文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语文的性质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任务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课标列出8个基本点,又在总目标中具体化为1 0项内容。总之,目标之多,任务之重,是显而易见的,但不管怎么说,不管语文课的任务有多少,我总以为,中学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或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也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任何时候,…  相似文献   

9.
林春珍 《广西教育》2008,(16):33-3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之外,还应当为学生打造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10.
语言文字训练:教学的根本任务苗治义,李景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思想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只有明确语文课“工具性”的性质特点,才能很好地把握语文课的...  相似文献   

11.
刘品 《教师》2012,(35):60-60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能力,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沟通文章朗读者与作者内心世界的桥梁。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更要让学生有所感悟,也只有这样,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吕叔湘先生说:  相似文献   

12.
【说课稿】 在小语教材中入选了不少像本文这样的科学小品文,如《太阳》、《只有一个地球》、《鲸》、《新型玻璃》等。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大干世界,探索自然奥秘,扩大视野,增长智慧,从而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它和科学教材中的知识短文相比,虽然同样表述科普知识,但目的和作用均不相同。前者重形象,后者重理性。由于语文和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都具有人文性,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同样是科学小品文教学的基本特点。那么如何体现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该教些什么,怎样教,教到怎样的度,都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教者把握不到位,势必降低语文课的效率。所以有时尽管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更谈不上有效了。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有所得,是所有小语教师面临的一大主题。我教授小学语文多年,在日常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进步,积累了一些教授语文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它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读、写、听、说的能力。语文课强调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什么标准呢?学生学语文课又学到什么程度为基本准则呢?我认为:语文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分析每篇课文中心、段意、特点而且,而关键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能力而适用于写作。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D头表达能力,规范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课的类型”?《教育学》回答:“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课的类型的划分和运用,对于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的内容十分丰富,就其总的目的任务来看是,“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一言以蔽之,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语文这门“基础工具”,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纲》规定了从初中一年级到  相似文献   

16.
莫云 《教师》2012,(15)
一、大学语文不能忽视工具性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具备两种功能:一是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就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各类高等院校开设情况来看,教师大多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弱化了工具性的训练。大学语文课时较少,和专业课没有什么联系,学生也没有什么压力,大多数教师把大学语文课变成纯文学欣赏课。因为大学语文课要求比较“软性”,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固然没有体现出来,人文性特点在短短的30-40课时之后也缺乏有说服力的效果,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能力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深层次内涵,那就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如果不注重阅读与审美的有机融合,阅读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审美之间架起桥梁,让二者有机融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美、鉴赏美。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更要学生体会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要联系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拓展性阅读必不可少,它既是实现语文教学任务的必须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通过拓展性阅读既实现了训练语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更是实现了语言教学的最终要求,语言学习就是为了获得信息,而学生要获得信息必然要多加训练课外拓展性阅读。  相似文献   

19.
田云 《语文天地》2013,(4):23-2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工具性是语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性质和语文课的内涵与要求做了全新诠释,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尤其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工具性意味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语文的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形象性、情感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