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浙江金华发生的“徐力杀母”事件,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应试教育”的恶果,还要从根本上强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是要把“孝敬父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少不了批评教育这种方式。但如何使批评运用得当,行之有效,这就要求教育者善于掌握好“火候”,因人、因事而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批评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批评与处分都是一种教育。”其教育意义在于使学生认识某些思想品德的不当,促使学生克服、纠正和彻底根除这些思想和行为。批评和处分的教育方式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假如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使用批评处分教育方式如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又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受教育者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学校常见批评处分教育方式的。教育者使用批评与处分的教育方式,如果缺乏来自受教育者的反馈信息,就难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目的,也难以适应当前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把它有机地引入思想品德课堂,不但可以丰...  相似文献   

5.
批评总是不太受人欢迎的,而教师却又是使用这个"武器"最频繁的人。因此,研究批评时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听了能够"在心中点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永无止境的探讨课题。实践证明,批评得当,事半功倍;批评不当,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呢?  相似文献   

6.
徐闻道同志的来信,根据他在工作中所闻所见,提出了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这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事情。怎样认识青少年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为什么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坚持正面说服教育的原则,而不能采用压服的方法?怎样认识教育效果和动机的关系?正面说服教育与严格要求有否矛盾,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怎样正确运用说服教育的原则才能把青少年儿童教育好?我们认为,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教育学生,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很有益处的。因此,本刊决定从这一期起开展“怎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讨论。希望广大读者,结合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工作实践,踴跃参加讨论。要求文稿内容具体、短小精悍,灵活多样,并请在信封上注明“问题讨论”。参加讲座的稿件,一般不退,请自留底稿。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难免要对学生的过错或失误进行“批评”。“批评”虽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但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潘旭 《山东教育》2011,(10):41-41
“诚实”是思想品德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和一个人的美德。任何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都承载着诚实教育的任务,教育学生做事要实,  相似文献   

9.
丁智宏 《教书育人》2001,(17):15-16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因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是一个学生今后成为一名合格人才的根本条件,是必备的思想品德素质。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何?关系到能否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然而,从目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及效果看,并不十分理想,为了提高效果,更好地转变学生的思想,我们一方面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在实践中大胆“破旧立新”对思想品德课的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构造,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旧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新教学模式产生的必然所…  相似文献   

10.
韩洪亮 《成才之路》2011,(36):16-16
近年来,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行为偏差造成的恶劣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现状,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改革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试谈学生的课堂“隐性”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学生叙述过这样一件事:我英语很差,但我很想学好它。一天上课,英语老师按顺序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就要轮到我了,我很激动。虽然这次的问题我能回答出来,但还是有些紧张。可是,老师没有叫我,而是叫了我后面的的学生。我顿时无地自容,感到再也没有信心把英语学好了。直到现在,我见了英语就心烦,因为那次我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问题出在哪里? 或曰:学生过度自尊,过于脆弱,是“咎由自取”;或曰:教师失之公正、歧视学习后进学生,难辞其咎;或曰:不健全的教育必然培养出不健全的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或曰:此事小且平常,校园里、课堂上随处可见,不必“莫名惊诧”;或曰:小事不小,它反映了目前学校教育教学一种有法不依的状态——教师“侵犯”(有意或无意)学生的正当权益已经“习以为常”…… 读者同志,你身边有无类似的事件发生?你如何看待这类事件?由这类事件你想到了什么?欢迎讨论,欢迎赐稿。来稿限1000字以内,并在信封或稿件上注明“百家争鸣”字样。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必不少的课程,因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是一个学生今后成为一名合格人才的根本条件,是必备的思想品德素质。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何?关系到能否完成党和人民赋于的神圣使命。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然而,从目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13.
王群 《教书育人》2002,(11):11-12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育人”的工作尤其显得重要。每位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出一个个学习优秀的学生,更要培养出一个个德才兼备的学生。一、加强优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1.当前优生教育令人担忧的现状近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风气不同程度地存在,它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一些学校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优生这方面的教育引导更显薄弱。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成了学校的“宠儿”、“特保”,对他们表扬多,批评少,迁就多,要求少,使用多,教育少,似乎学习成绩的拔尖就可以…  相似文献   

14.
“批评”是通过对学生不正确的思想以及不良言行的评判 ,从而引起他们警觉并促使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一种德育手段。批评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 ,使学生能真正地辨明是非 ,提高认识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不可避免地要经常运用这一教育手段 ,使犯错误的学生能够改正错误 ,更快地进步。但如何使“批评”这一教育手段运用得当 ,行之有效 ,这就要求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批评要准确 ,实事求是教师对学生批评教育 ,首先必须做…  相似文献   

15.
灯下,我读着人民日报《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的社论,读到把活的思想放在第一位一段,就联想到我平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情况。社论说,“书本要读,但重要的是掌握活的思想,把书本教育和实际结合起来。”又说,“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只要坚持抓活的思想,把活的思想放在第一位,就能够及时扶植先进的萌芽,及时纠正不良的倾向。”我不由得问自己:你是不是抓了学生的活思想?哪些活思想抓住了?哪些活思想没有抓住? 老实说,过去我对抓学生的活思想是不够重视的。看到某个同学做了好事,只觉得“这是应该做的嘛!”当时不加表扬,事后也就忘了。遇到某些同学做了错事,“儿童嘛,总是顽皮的。”往往简单地批评两句,就算了。  相似文献   

16.
一、生命主题教育的背景 随手打开一个网站,各种触目惊心的新闻扑面而来.“富士康跳楼事件愈演愈烈”,“校园伤害事件此起彼伏”……为吸引大众的眼球各种网站不断恶炒. 看到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轻轻一跳,灰飞烟灭,我们不痛心吗?看到一个个无辜的儿童遭受突如其来的伤害,我们不愤怒吗?看着一个个如花般的女孩为了出名而通过网络炒作的“××门”事件,我们不深思吗?我在想:现在的教育怎么啦?我们辛辛苦苦教育了十几年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堂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科目,容易让学生觉得说教多、枯燥无味,慢慢失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中考改革后分值比例打折,更是让学生变得“势利”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不冷不热,课堂气氛沉闷.所以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让学生爱听、乐学呢? 一、巧用热点时事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思想品德教育当然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教师应该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善于去寻找身边的例子,如学生身边学习与生活的故事、国内外的热点时事等.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并参与一些活动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并产生新的品质的过程。广大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尤其如此。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小学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任。教师应怎样把控好每一堂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本文的提升课堂质量的方法,达成教学愿景。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