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转注字的例字谈起——与陈殿玺先生商榷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殿玺先生的《质疑义旁表字义的转注说》对转注字的例字有不少误解,如误解“眼,目也”是引申义,“目”与“眼”不同义;误解“香”和“馨”不是一个概念;误解“牺”字是少数民族的语言,说成是转注;误解“巴巴”“爸爸”是联绵字;误解“老”是转注字,又是会意字。现和陈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2.
“相”字,《说文》解释为:“省视也,从目从木.”本义是“看、审视”.如“相机行事”,即:察看机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办事的意思.又引申为“辅助”.如“吉人天相”,“天相”即“天助”.这里,“相”都是用作动词.另如:“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的“相”,是用作名词.不论“相”字用作动词或名词,均读第四声xi(?)ng.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前辈学者对“眉寿”的词义训释的基础上,运用构形系统分析法,对两周金文中的“■”字的构意进行了新的说解,认为“■”字是与后世传世文献中记录“眉寿”义的“眉”字记词功能相同的一个义音合成的异构字,但它打下了两周青铜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前辈学者对"眉寿"的词义训释的基础上,运用构形系统分析法,对两周金文中的"()"字的构意进行了新的说解,认为"()"字是与后世传世文献中记录"眉寿"义的"眉"字记词功能相同的一个义音合成的异构字,但它打下了两周青铜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拙作《“良”字古读考》刊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84年第1期,那是从古音上探索上古音没有“来”纽,“来”纽跟其他声系的字构成复辅音,即以代表字“来”字为例,本象“麦”形,是“周所受瑞麦”,古读声母是麦来(ml)。至于“良”字,本是“目”的象形,本义不是“善”,而是“目”,引伸为“明”,等等。 本文就据“目”释义,余参《南京师范大学学报》84年第1期。  相似文献   

6.
善意的谎言     
白云 《辽宁教育》2008,(3):32-32
期末考试,我被派往外校监考。二年级语文测试的考场上。孩子们在认真紧张地答题。忽然,一只小手举起来。我走过去询问:“什么事?”胖胖的小男生说:“老师.这个字我不认识。”他的手指着一道生字加减法题:“眨”字去掉偏旁“目”.剩“乏”字。然后再组词。卷纸上“乏”字后面的括号空着,显然,小男孩不认识这个字,无法组词。  相似文献   

7.
课堂话笑     
1NO1大虾:这书真是越读越郁闷。美眉:不如我们一个人讲一个笑话吧。NO2大虾:有个老师,让同学们听写“与”字,哪个“与”呀?有人问。美眉:老师怎么说?﹃是巴金﹄!﹃18斤﹄?﹃几斤﹄456NO4美眉:有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家巴金”,“巴”字没写好,看起来像个“己”字。大虾:结果怎样?NO5美眉:同学们不明白,就问老师“己金”啦?大虾:老师怎么回答?NO6美眉:什么几斤几两的?是巴金!大虾:18斤?那么瘦?课堂话笑@张一文 @毛一山  相似文献   

8.
校团可乐     
《地理教育》2005,(2):68-68
最欠揍的成语谜 题 目 :蓝 色 的 刀 和 蓝 色 的 枪 。 谜 底 :刀 枪 不 入 (blue) 题 目 :身 穿 着 金 色 衣 服 的 人 。 谜 底 :一 鸣 (名 )惊 (金 )人 。 题 目 :数 字 “3”在 路 上 走 呀 走 ,翻 了一 个 跟 斗 ,又 接 着 翻 了 一 个 … … 谜 底 :三 番 两 次 题目 :牛 、狗 、猪、羊赛 跑,跑到 终点 后,牛、狗、猪 都喘 得不行 了,只有 羊不喘 气。 谜 底 :扬 眉 吐 气 (羊 没 吐 气 ) 题 目 :一 只 蜜 蜂 叮 在 挂 历 上 。 谜 底 :风 (蜂 )和 日 丽 (日 历 )。 防 作 弊 一 天 , 经 济 学 老 师 说 要 进 行 小 …  相似文献   

9.
楷书虽不象篆那样变化多端,但也不乏变体。尤其是在一些偏旁上,变化也是多样的。通常可概括为形变和声省两类。形变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一体一变,即一个偏旁变一种形体。如“聚”字,下部由“(?)”变化组成。再举两个字,“德”与“微”,字中独立短横,最容易被学生漏掉。如果我们剖析一下,也是不难纠正的。“德”字从彳从惠。“惠”即古德字,古人以直心为有德行。为了布局需要,“直”字中间的“目”字横写,下部的一横仍保存着。再说“微”字,本义隐行的意思,从彳从敞(?),(?)亦声。(?),本义为眇,左上从“(?)”省,即省了“(?)”,留下了“(山一)”。“(?)”是“物体之题尚微”(《说文》)之意)。我们知道了这些变化,写起两个字来.就不会随意丢掉中间那一短横了其二是一体数变,即一个形体变为数种形体。如“刀”字,在“召”、“券”等字中仍作刀,在“班”、“辨”等字中变作“(?)”,在“判”、“别”等字中则变成。“刂”。“刀”在“召”字中作声符,  相似文献   

10.
根据徐中舒先生《甲骨文字典》,以“口”为偏旁的甲骨文数目为56字,如:问,《说文》:[问,讯也,从口门声。];唯,《说文》:[唯,诺也,从口隹声。]咸,从口从戌,《说文》:[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以“目”为偏旁的甲骨文数目较多,如:目,  相似文献   

11.
有的教师把“欲穷千里目”的“目”字作为“看”解,似乎不太妥当。我认为这里的“目”是名词,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对仗的,不仅平仄相对,词性也是相对的。“千里目”与“一层楼”名词对名词,“千里目”即“千里眼”的意思。再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来说,更应把“目”当成名词。“穷”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穷千里目”是使动用法,即是“使千里目穷”。这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语法现象相同。故只能说“绿”活用为动词,而不是“岸”。  相似文献   

12.
说"省"     
“省”字的字素及造字法,历代说法不一。本文根据文献和考古材料,论证省字应“从之从目”。  相似文献   

13.
释臣     
臣字甲文作?或?,有两个主要意义.一为奴虏、臣仆,甲文中常见.一为举目而视,这个意义存在于合体字中.例如:?、?都以从臣,都有望的意思.?为人举目而望,?为人挺立而视,就是明证.《说文》页部说:"颐,举目视人貌,从页臣声:,这个字读臣,是臣的加旁字.可见古代没有颐字的时候,就是用臣字表示举示远目远视的意思,后来为着与臣仆之臣区别开来,又造了个这颐字.臣字甲文既然作?或?,又有举目而视的意思,所以古文字学家认为它象竖目、纵目.郭沫若先生《释臣宰》一文说:臣"均象一竖目之形".于省吾先生《释臣》一文说:  相似文献   

14.
释旦     
有关旦字的形体结构,历来说法不一。举例如下: 象形说此说流行的时间最长,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始.《说文》:“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此后,高亨先生把“旦”字归入象形中的合体象形字(见《文字形义学概论》)。梁东汉先生认为“旦”字象太阳刚刚升起之意,是象形字(见《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会意说此说流行甚广,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旦,从日见一上,一,地也。会意。”他是把“旦”归入会意中的“字之部位见意者”,即“日”的部位在“一”之上,表示“明”的意义。台湾学者戴君仁先生的《中  相似文献   

15.
一、论通假字的对立面通假字的对立面是什么?当代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一、所通的是本来有的字王力《“本”和“通”》:“所谓‘本字’,指本来有的字.人们不写本来已有的字,而写一个同音字,那才是假借字.如果作者所处的时代这个字还没有产生,那就无从‘通’起.”这里说的“假借字”,通常说作“通假字”.这里说的“本来有的字”,应该是指产生在第一次使用的某一同音字之前的为标记词而专造的字,以及本无其字的假借字.  相似文献   

16.
晏乾坤 《现代语文》2009,(12):61-64
在《红楼梦》众多版本中,对林黛玉眉目的描写也不尽相同。有的描写为“一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有的是“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笔者认为“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才更符合曹雪芹的本意。这样的描写不但能存形于外,而且能入乎其内,更能出乎其外,把人物外形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高度统一,达到了“以眉目尽传其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教你猜字谜     
重扣法有些字谜,谜面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分别与谜底扣合,并且这两部分的作用是并列关系,这样的方法叫重扣法。比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自”和“小”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组成“省”字,“目”字和前面的“少”字也组合成“省”字,因此这个字谜的谜底就是“省”字。请运用这种方法,猜一猜下面的字谜:1.一心只图翻个身,善始善终一片心。2.加倍不少,加一不好。3.你说多子为好,我说少生为妙。4.人有它大,天没它大。15本版插图:朱金元假设法1.有点范围大。2.本来就不聪明。3.一来就是第二。4.有耳能听到,有口能请教,有马就猛冲,有心就烦恼…  相似文献   

18.
从学生的错字中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中低年级学生把“凯”字右边,“游”字的右边写成“文”,是受已学的“做”“改”“放”“敢”“敌”字的影响,为避免出错,教生字前要认真备课,联系以往学生作业中的差错,找出一些形近字做比较,并把易错的部分用彩笔写出,加深学生印象,防患于未然。有的字之所以写错,是学生对字义理解错误所致。如“应接不暇”的“暇”,多数学生把“日”旁写成“目”旁,原因是教学中老师只按参考书上的意思“由于鸟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教给学生,于是学生理解为眼睛看不过来,与眼睛有关,便写成“目”旁  相似文献   

19.
寒假,照例对语文期末试卷中的问题作一番分析。试卷一道小题“Shǔ( )光”中“曙”字的组词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道小题全班答对者十二人,绝大多数同学栽了跟头。别班情况也大致如此。据了解,“曙”字在一至九册的语文书中均未出现,也就是说,这个字学生没有学过。按照通行的观点,既然是老师未教的字,那么就不该考,考了,答错了也情有可原。乍听一下,此话颇有道理,细细琢磨,这话不完全对。就“曙”字而言,这是一个常见字。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说,这个字是会在课本以外的地方见过它。据写对了“曙”字的同学说,这个字,他们有的是在观看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时从该剧的插曲“曙光在前头”中学到的;有的说他们是从《少年文艺》上看到的;还有的说“曙”字在哪见过,但考试时记不起来,曾把“曙”字写成了“目”字旁,后来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描写贾宝玉外貌的话 :“面若中秋之月 ,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 ,眉如墨画。面如桃瓣 ,目若秋波。”你知道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当然是比喻 ,而且是明喻 ,既有本体和喻体 ,还有比喻词。是的 ,明喻往往拿喻体的本质特征来比喻本体 ,那么在这段描写中 ,作者是拿喻体什么样的特征来比喻本体的呢 ?能不能将这种本质特征用一个字来概括 ?有的同学曾尝试着概括它们的特征 ,并把它加在句子的后边。有将“中秋之月”概括为“圆”或“亮”的 ,有将“春晓之花”概括为“鲜”或“艳”的 ,有说“刀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