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在朗读中,伴随着朗朗书声,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也同时流人心田,激荡着胸怀,陶冶眷陛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儿童诗因其简单易懂,适合低年级孩子朗读和理解。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通过借助多媒体,指导朗读,融入德育,想象仿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是富于美感的,通过课文的美感,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体现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感知与体验,使学生在课文中获得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彰显文本之美,启发学生通过朗读、细读、体悟,展开审美想象,感受文本中的音韵美、语言美和感情美。帮助学生不仅领略到"美",而且领略这种"美"所蕴涵的高尚情操。语文是一个洋溢着美的学科。它展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良辰美景,书写着"大江东去,浪淘尽,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本和课堂等美感资源,使学生回归真正感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成为美育的沃土,使语文课堂充满美感、情感,使学生在“美”的沐浴下,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方位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以音乐特有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使学生掌握理解课文的方法,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要抓好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培养听读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在《雪娃娃》(六年制第一册 )的教学中 ,采用如下方法 ,促使学生在感性、理性的协同作用中培养语感。一、设境激趣 ,触发语感古人云 :“韩如潮 ,苏如海 ,柳如泉 ,欧如澜。”形象地描绘了声韵节奏所激发的审美感受。可见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形象 ,体味节奏韵味 ,心通其情 ,意会其理 ,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精彩的朗读 ,使课文深邃的内涵 ,高尚的情操 ,优美的语言自然流通 ,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 ,有关的心理活动随之活跃。在教学第一句“下雪啦 ,下雪啦”时 ,和着轻柔舒缓的音乐 ,大屏幕以蓝天飘着的雪花…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重视示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规范、优美的示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陶冶高尚的情操都能起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语文课是富于美感的,通过课文的美感,使学生在"如坐春风"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中含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因素,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审美注意力,通过感知与体验,获得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邓后龙 《教师》2019,(11):91-92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对于视障学生来讲,视力的损伤及盲文摸读的特有方式,给朗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相对而言他们对朗读的渴望更强烈,听觉更专注灵敏,口头的模仿能力也更强。把握这些特点,在课堂上,多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培养视障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使其掌握朗读的技巧,从而提高朗读水平,还学生一个真正的朗读天地。  相似文献   

12.
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我们经常讨论:应该如何指导朗读?我们经常反思:怎样指导朗读才是有效的?有了思考,便开始了学习与实践摸索的过程.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有效的朗读教学应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积极创设情感课堂:应注意抓住文本的精彩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精妙,体会文本洋溢的情感,想象文本描绘的意境,获得独特的体验,陶冶美好的情操.下面以《月光曲》一课为例,谈谈应如何有效指导朗读,还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验文本.  相似文献   

14.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能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变得高尚,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时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将美学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去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何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四个途径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和组织方式,科学正确的朗读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更能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内在,体会文本内涵。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心智水平低,理解感悟能力弱,更需要我们教师有效指导,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之初就爱上朗读,善于朗读。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和组织方式,科学正确的朗读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更能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内在,体会文本内涵。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心智水平低,理解感悟能力弱,更需要我们教师有效指导,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之初就爱上朗读,善于朗读。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方位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以音乐特有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是检阅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朗读,可以把平面的文字化为立体的声音,也可以使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具体可感,还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掌握一些读书方法,阅读能力也随之加强。朗读与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和清晰的声音来转换书面语言,它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朗读既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字、词、句、段与篇能够进入学学生的语言仓库,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因此,狠抓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崔永霞 《考试周刊》2013,(87):35-35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朗读能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写作能力。教师应抓住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爱美的情操,使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