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写甚多,而据《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等文献所载,是龙也即马。而楚辞除多次写到龙与马以外,其中又比较多的写到玉虬、白螭等,玉虬、白螭也即事实上之白马。而据《礼记》"殷人白马黑首"及甲骨卜辞"白马"频出等传世与出土文献所载,殷人对于马特别是白马尤其重视。而楚辞的这种文化现象折射出楚辞与殷商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屈原与楚辞在文化上的多样性,凡此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屈原及其楚辞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
华夏文化中“龙”的观念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其最初原型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马”,“龙”“马”音、义同源。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语音、词义不断演变,二者的音逐渐相去甚远,义也有了相当大的改变,以致后人不知最初的“龙”为何物。而根据龙和马的古音构拟和词义发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可以考辨出华夏文化中“龙”的原型是“马”。  相似文献   

3.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关于龙的起源,有起源于熊、马、蛇、鳄鱼、蜥蜴等说法,笔者认为龙图腾应当是雷电与蛇结合的产物,起源于先民对雷电这一自然现象的动物化想象。龙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妮娅在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龙"母题研究》中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龙"的角色与功能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职司雨水之神。龙在中国的神灵体系中,主要的职能是司雨水,掌管天降雨水,平衡人间雨水的播布。  相似文献   

5.
李白诗歌中的"龙"不仅与游仙联系密切,而且被用于比喻皇帝、宝剑、马等人或物,就连以"龙"命名的人名与地名也在李白诗歌中反复出现。龙文化不仅为李白诗歌提供了大量奇幻色彩的意象与典故,而且使得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含蓄,也更加形象生动,更起到了深化诗歌精神内涵、突出诗人内在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史记》中对龙、虎、马、牛、狗、鱼等动物的记载直接影响了后世对动物的认知,尤其以秦人对各种动物的分类方法和使用制度最具代表性,《史记》中共计载有鸟、马、牛、羊、狗、龙、蛇、虎、豺、狼、鹿、鱼等十二种与秦人相关的动物,大体可分为崇拜动物、普通动物和厌恶动物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在龙的疾病书写中,最成系统且被后世不断演绎的,要数孙思邈救龙的故事。孙思邈虽是唐代人,但人救治龙的情节模式在西汉时就有所萌芽,其中的人与龙的形象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衍变,龙身上的神性和人性特征不断明确,孙思邈的形象经历了由负面到正面的转变。龙的疾病隐喻着民间对神人关系的看法,龙生病并向人类求治,背后隐含的是其神性的弱化和神的人性化,龙的疾病的成功治愈,为孙思邈的高超医术与《千金方》增添了神秘色彩。它丰富了龙的文学形象,也展现了其中的民俗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古龙文化的考古研究,对龙与上古信仰的关系关注不够,尤其未能将龙文化与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从巫术的角度考察,龙的起源本质即根植于中国农业文明的意义较为明确地发掘出来,对于认识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离骚》内,三闾大夫自写神游。神游时驾车之物或龙或马,迷离恍忽。“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玉虬即无角之龙。这是把龙当作马来驾御。但是,写神游虬途中,却“饮余马于咸池”或“登阆风而绁马”,虬又变成了马。经过占卜,再次“周流观乎上下”,行囊准备就绪,即“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诗人行色十分壮观,“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一旦“睨夫旧乡”,“蜷局顾而不行”的却又是马(“仆夫悲余马怀兮”)。屈原所御,究竟是龙是马?纵然幻境神游,也不应自相龃龊若斯。  相似文献   

10.
代表中原文化的图腾龙和代表西域少数民族的图腾马,二者同类而异名,互相影响。龙马合一不仅反映了早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反映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相似相融性。  相似文献   

11.
"马"是中国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诗经》中,出现马意象的篇章达41首之多,诗三百中再难找出复现率与之相匹的动物类意象。由此而降,历代诗人都对马意象表现出一种特殊的亲近感.马意象经营的鼎盛时期在唐代,对李、杜两大诗人的意象统计结果可证:杜甫诗集中,马意象的复现率高居兽类意象之榜首,计复现394次,比列在次位的龙意象  相似文献   

12.
叶公好马     
叶公被天上的真龙吓坏了,从此他不敢再好龙了。可不久,他又好上了千里马。于是,他在过去雕龙的地方雕上奔驰的马;在画龙的地方画上飞腾的马;在衣服、被面上全绣上千里马。  相似文献   

13.
龙起源于诸夏,形成时代大约在9000年左右;濮阳蚌龙的时代虽比阜新查海龙为晚,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更为接近,当与中国封建文化中的龙有直接的渊源继承关系;诸夏龙文化流风原被,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对中华各族龙崇拜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种传到印度后,和印度本土文化传统相结合,渐次形成了与中国龙不同的印度龙种。龙文化如同汉语言文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样,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历史文化的发展史上,一直起着纽带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同时它也是联系中国与南亚,尤其是印度之间宗教文化关系的一条纽带。  相似文献   

14.
杨先碧 《科技文萃》2005,(1):148-149
我们的传统里把每一个农历年归属于一种动物,叫做十二生肖,它们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里除了龙这种传说中的海洋动物外,其他都是陆生动物.其实,在江河湖海里也生活着许多与这十二生肖对应的水生动物,这里仅列出一组.  相似文献   

15.
羌在甲骨卜辞中从武丁时期一至延续到商末,与商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甲骨卜辞中涉及到羌的具体名称,主要有白羌、羌苎、羌■、焱羌、羌龙、北羌、竹鼄羌、玉羌、羌舟、马羌、羗方等,其中有的是族群名,有的是不同族名的合称,有的显示了羌人数量或所在地。 因此,研究羌人名称的具体涵义,讨论羌族内部分支和羌人身份,有助于加深对早期羌族特征及羌商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意象本身的表现方式来看,<诗经>中的马对于其所承载的思想、情感的"言说",主要依赖于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楚辞>中以马寄托理想、抒写情怀,使其真正进入到人格化的阶段而成了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传统的形成,更多源于龙、马的血缘关系以及战国时期以"御"为话题的讨论.马意象的定型对后世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步当车□拾不马精神贫乐道水马□臭万年□广轻力大□志未□不德《巧填“凸”字》参考答案安、遗、龙、通、壮、酬巧填“凸”字@国画~~  相似文献   

18.
古人画的狗字图,哪个最像狗呢? 十二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相似文献   

19.
题目并非“风马牛”,马屁股与现代化大有“相及”之关系.你知道铁路两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吗?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据科学家考证,是由马屁股产生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坛不容忽视的存在,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芥川龙之介的死,标志着大正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日本近代文坛的落幕.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和文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拟从芥川龙之介与中国古典诗歌、其取材于中国古籍的小说以及其与中国文坛三个方面探讨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