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词汇意义是任意的还是可论证的,语言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本从语言、形态、语义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上应用的探讨及时语言实例的分析,论证了词义具有理据性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名是一种颇具特色、值得重视的修辞活动和现象,其修辞理据主要体现在逻辑上的“无理而妙”、特定心理需求、社会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几个方面,一个小名的确立,往往包含多重修辞理据.  相似文献   

3.
对于古汉语词义引中方式,前修时贤已多有论及。但由于视角不同难免见仁见智。本文对其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引中——修辞引中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着重分析了非主谓句、复合谓语句、顶真句、互文句、兼语句等几类特殊句式在近体诗中的运用规律和修辞作用,由此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修辞理据。  相似文献   

5.
修辞性问句在交际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帮助说写者表辞达意及受话人听意会意的有效手段。探索修辞性问句的特点,并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修辞性问句的理据,能更好地理解修辞性问句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词汇问题一直是外语学习者关注的焦点。词义的理据性,说明的是词义与事物和现象命名之间的关系,词义在语音、形态、语义等方面存在理据,对其研究将有助于外语学习,尤其是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姓名是个人的标志,主要起称呼和区别的作用。一部分姓名具有修辞价值,例如“诸葛亮”“曹操”“阿斗”“阿Q”等,他们在言语中可以发挥修辞作用,产生修辞效果。对于用人名进行修辞的言语现象进行语义分析,都不能脱离对民俗文化的阐释。例如:某报刊发新华社播发的一则新闻,其双行标题是:《上午是“包公”,中午是“关公”,晚上是“济公”——浙江两干部结伴嫖娼》。  相似文献   

8.
修辞理据的探索对修辞现象的分析和鉴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脱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地,同时对修辞研究也起着推动作用。在喜剧小品语言的修辞推理中,我们着[于说话人或表]者,通过概念理据和判断理据建构有效的潜在话语。  相似文献   

9.
王静 《沧州师专学报》2007,23(1):130-130
比喻作为修辞手段可以引起汉语词义的引申,其常见类型有三种.由比喻催生的引申义是词的固定义而不是临时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词汇不断涌现。像其他词汇一样,网络词汇的构成也有它的理据,并且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本文从语音、语义、词形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词汇的构成及其理据。然后又深入剖析了网络词汇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客观条件。说明了词汇在一定程度上是任意的,但每个词的构成都是有理据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汉语词义演变在词义构成的三个方面都有体现。词汇意义方面主要为扩大和转移,缩小和虚化的情形较少;色彩意义方面表现为感情色彩的贬降或扬升、形象色彩的突显和强化、书面语体色彩的减弱与通用化;语法意义方面以转类为主,一些程度副词的新用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析了词义的三种主要分类(即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和语境意义)及其应用,并阐明其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汉字简化问题一直都是文字学界关心的问题。从表达的角度看汉字简化,就可以看出汉字简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世致用的修辞思想。因为汉字因表达需要而产生,又因表达需要而简化,而表达是修辞的母体,因此,简化字就是修辞学中适度原则在汉字简化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词的语用意义与语备意义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把词义重新划分为: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提出的“语备词义”的名称,是用以描述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目的词除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外,又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某种变异,形成临时性的语用词义。两者的关系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语用词义〉语备意义,包括:1.语用词义:语备意义+临时附加义;2.语用词义≠语备意义,即语用词义=临时转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据原湖南岳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博士教授学弟,在为拙著《训诂学研究》一书所作的《序》文中,倡为治小学,除应遵循段玉裁氏为王念孙《广雅疏证》所作的《序》中提出的,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之说外,并益之以语法修辞,而为十者互相求之说。斯说也,百年,千年,乃至万年,有通人者出,亦未必能易冀骋弟之言也噫!非沈潜于语言之学,目具灵光者,乌能为此论乎!余因喜而考诸甲骨、吉金,参诸先秦两汉经、史、诸子,而著斯文,以敷畅其旨,证成其说。  相似文献   

16.
先秦关于“言”、“意”看法有四种。有极端的“情欲信 ,辞欲巧”的信仰型语言观和“得意忘言”解构性言语观 ;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的中庸性语言观和《易传》中的“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因而“立象尽意”的重构性语言观。后两者对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立象尽意”的表达策略消解了诗歌艺术中的主客观对立的关系 ,使中国诗歌美学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语言发展是渐变的,词义的发展演变亦如此。对词义演变的探讨要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出发,因为纵观古今词义的演变不难发现,词义演变不仅仅是扩大、缩小和转移那样简单。本文试从词义深化、词义范围的变化和词义转移三方面探讨词义演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词义与概念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根源在于人们对词、词义与概念三者的关系认识不清。词与概念的关系不同于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义与概念既有同一性,又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理论观点对解决语文词典释义的相关问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词的义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多义词是在长期发展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一个词的各个意义,是层积状,并不处在同一层面上。一个义位表示一个义层,义层是以义位层层相叠的形式存在的。义层和词义结构存在着密切关系。义层的形成往往反映词义系统内部的调整,同时又促进新的同义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