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教学认视野中,活动理论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途径,原因在于: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而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活动过程,作为外部经验的教学内容要转化为学生的内部经验并形成特定的心理结构,离不开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积极主动实践活动,教学过程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我国现实教学活动存在诸多局限,将现代教育论真正建立在活动理论基础上是解决现实教学活动局眼问题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2.
活动性——主体性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卫民 《化学教学》2000,(11):19-21
活动性是主体性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如何通过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实验活动、交往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出一些建议。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活动赋予,并在活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防止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作为教师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坚持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整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的活动性教学,对教学目标走向多维、教学过程走向动态、教学时空走向开放、学习方式走向建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活动性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为小组合作活动、主体交往活动、问题探究活动、情境体验活动,而这些活动形式是在合作探究、意义建构和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代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旨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随着传统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重要变革,具体表现在:在教学目标,从知识接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在教学内容上,从分科走向综合,从体系化走向结构化;在教学过程中,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从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相似文献   

6.
活动理论研究及其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代教育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关注,教学研究正逐步迈向活动定位。活动理论是在不断批判以呆读死记、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以活动理论为基础,现代教学正力图突破“知识授受”的传统框架,建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核心的新型实践范式。这种新型教学范式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教学动力的内源性;凸显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关注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发展性;注重课程资源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肖川 《教育导刊》2001,(2):47-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教学目标的重点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学生个体主体性确立、弘扬和凸现,离开了活动和交往就难以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活动与交往,特别是交往所赖以进行和所生成的诸多品质使活动与交往本身成为教学的内容、对象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交往教学论将教学过程视为全体学生和教师平等、合作地交往的过程,强调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体育改革强调学生要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得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交往教学论可从社会性的发展、自主性的培养、主动性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发展等方面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科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载体,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构建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探索和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课堂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多向性、主体性、全面性、创新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交往观,是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能动作用),二者在体育教学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思想观点、情感和需要的平等交流,以及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体育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主体性双向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的交往由于双方处在特殊的环境中,具有与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不同的独特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话、理解等活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不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是双向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Reflection on subjectivity i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cess is fundamental to the methodology. Although much attention is paid to what to do (identify subjectivities), there is much less emphasis on how one should do this. Furthermore, a researcher engaged in an intimately familiar setting, such as a typical American classroom, faces the unique challenge of sifting through vast stores of prior knowledge and beliefs that influence perceptions of observed instruction, including experiences as a K-12 learner and classroom teacher. As a novice qualitative researcher and former special educator drawn to questions involving instructional practic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 struggled to balance my emotional responses to observed instruction with my need to understand teachers' decision-making. I begin by sharing my own experiences as a novice researcher, brought forward from artefacts of that time. Moving to the present, I reflect on my early misperceptions, and conclude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working with subjectivity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教育蓬勃发展和主体性教育大力弘扬的今天 ,网络技术的进步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多种多样的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 ,需要我们重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管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模式 ,都要以学生作为中心 ,以学生的“学”作为核心。如何在网络教学模式下体现两“心”呢 ?该文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升华学生的主体品格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远程网络教学模式下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因此不能把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割裂开来。从认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考察,心理教育应当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两者是一体的活动过程。整合的主要途径有:在教学设计中将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与知识获得的目标整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在课堂管理中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营造课堂的支持型气氛,建立对学生合理的期望。教师掌握对话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问题是知识结构的心脏,是教师教学的心脏,是学生学习的心脏。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基于问题解决的互动过程,教学设计则指向于问题与问题解决过程的有效设计。前者在于教学过程中的“临床诊断”,后者在于“开处方”。教学设计可归结为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主体性特征表现为个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整体性,主体性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和主体能动性三方面去把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营造开展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论我国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文化背景及教育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其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从文化的高度对它进行理性的审视,充分重视文化对人主体性的发展与影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在发展人的主体性方面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可分为两类--占有与生产.在占有性主体性作用下,学习是占有知识的过程,知识被视为客观静止的对象,学生更多采用机械学习,学习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具有占有与竞争的特点;在生产性主体性作用下,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发展变化的,学生更多采用意义学习,学习中的人际关系具有分享与合作的特点.实现从占有性主体性到生产性主体性的转变是解决许多教育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非标准思路及其教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发展,就必须注意到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为此,应该关注学生自己的思路,尤其是与教师预定思路不同的非标准思路。这些非标准思路出现在课堂上是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它们可以提供难得的教育机会、形成教育资源;若善加利用,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这包括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形成开放而严密的认识,让学生形成自主判断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Many studies have pointed to the limited direct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s and one explanation of this has drawn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instructional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In this exploratory study, instructional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of university freshmen is addressed by means of a survey covering: (a) instruction in general, (b) instruction in tw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c) specific delivery systems and concrete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s. While some differences appeared in the answers on different sets of questions, also large similarities were found. The results show students' knowledge about instruction to be mainly affected by their instructional experiences. The students' view is 'reactive' and places instructional agents at the core of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 The findings provide additional support for the importance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earners' and teachers' views on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s if forms of support for students' learning are to b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