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课,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作为一位教师,我们都有过评课和被评课的经历,但是,多年来,我们的评课是不是达到了促进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我们是否对一堂课应该如何上、到底怎样的课才能评为好课、由谁来评课、评课评什么、怎样评等等问题了然于胸?我们的心中是否拥有评课的科学体系、科学手段和方法?评课仅仅止于评课吗?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深思。重视评课,是时候了!本期话题 语文评课:评什么?怎么评?@黄耀红 @刘秋泉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听课、评课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听评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即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是反馈信息、交流经验、促进教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听评课,可以鉴定课堂教学优劣,评析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认识。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谐发展,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观课评教是教学常规的一部分,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手段,也是调研教学情况,评价教师素质,开展课堂赛事,推广和发展经验须臾不能离开的途径。那么有质效的观课评教应该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当老师少不了要听课、评课,老师们每次评课似乎都是那些“套路”,没什么创意,更谈不上什么实际意义。既然如此,语文课究竟该怎样评呢? 愚以为,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不能苛责求全,也不能一叶障目,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我们要看主流,要看学生在这堂课上究竟有什么收获?我想——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经常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各种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评课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日常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进行教师培训的重要措施。但同时也应看到,教师在评课中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求和气,顾面子;只谈优点,不谈问题;只评教,不评学的现象,更严重的是,评课往往是教师的专利,从不让学生参加,不去听听学生的意见,也从不让学生谈谈感受,这就使评课很难取得实效,评来评去,到头来还是不能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6.
<正>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科学的评课,使被评者和评者都得到益处。我们应该从常态课的角度分析一堂课,因为一些公开课、评比课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做作的现象,只有分析常态下的体育课,才能真正让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得到收获。从这个角度思考评课,目的是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有目的的发展。时下不少教师对评课的认识不到位,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评课,也不知道怎样评课,这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发展直接受到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评价是职业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围绕课堂观察维度,采用“同课异评”的方式,让评课者泛中抓点,点中内化,让开课者梳理有效评价,促进专业成长。针对职业教育的课堂属性,梳理形成课堂观察分析点,并对教师从教研组及教龄维度划分归类,进行“同课异评”模式的研究探索。同时,以实际的案例来阐明“同课异评”的系统开发与实际应用,以期对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观课的目标与评课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 《教育革新》2009,(11):27-28
观课观什么?评课评什么?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不清楚评课的目的,观课就会失去方向,达不到相互交流,促进教育思想转变、业务水平提高、教学特色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听课和评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便有规律可循,是艺术需要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9.
评课,具有多种形式与功能。对于教师来说,评课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怎样评课,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听课后,见仁见智,几乎每个人都能谈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有关“怎样评课”的文章也并不罕见。但如何评好课,对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来说,却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茫然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评课?笔者认为评课者最起码应该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怎样听课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那我们平时应怎样听课呢?一听。就是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指导学法的?是怎样巩固新知识的?是怎样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才能全面了解,才能对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客观分析。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的人际交往,其间蕴含着科学,并体现着艺术。对这“科学”的把握,对这…  相似文献   

11.
评课是学校教学研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听课人通过听或看授课教师课堂教学、课后说课、教学反思及课前准备情况后发表意见和建议,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换言之,教研活动要通过评、议等手段达到目的。这就说明评课是很重要的。怎样才能评好一节课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评课究竟评什么?怎么评?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看似小小的几十分钟的一节课.其实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的信息、发生的变化实在是五彩缤纷,错综复杂。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理解,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会对同一节课作出各种各样的评述,甚至会使你莫衷一是。为此,本刊分为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评课到底有没有标准?观课、评课前要作好哪些准备?如何确定评课的形式?评课要关注哪些要素?评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观课、评课时有哪些注意点?如何做好观课、评课的记录?同时,我们邀请专家、资深教师、校长、青年教师等一起来对它们进行探讨,希望能得出一些可操作的观课、评课思路和方法,为教师们的观课、评课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陈胜洋 《中学文科》2007,(10):14-14
评课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课堂教学得失的现实总结,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分析,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基点,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评课都有什么具体要求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余跃明 《福建教育》2006,(12A):44-45
课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在校本教研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看课和评课?在实施新课程教育改革时期,教师面临着如何适应新课程“三维目标”宏观性、发展性和整体性的转型,我们必须学会科学观察课堂,理性分析现状,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进行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是主阵地、主渠道 ,如何发挥课堂教学应有的作用呢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上好课是关键 ,但学会评课、评好课更是促进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有效手段。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笔者对评课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一、评课要用理论指导实践评课一直是教改中的老话题。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评课 ,如何才能评好课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 ,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它主要从两个方面评价 :一是科学处理教材的能力和实效 ;二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繁琐的哲学是最失败的哲学。”繁琐的评课是最失败的评课。科学的评课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评课是指对一节课进行评议。评课在今天非常普遍。为了评优秀教师、评教学能手,需要进行评课;为了改进课堂教学,进行教研、科研,也需要进行评课。这里所说的评课,指的是后一种。评课对教师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采取什么样的评课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评课大概有以下三种方式:1、领导、专家一言堂的评课方式。由领导或专家对教师的课进行评价,教师只是被动地听,不发表任何意见。2、教师有限参与的评课方式。教师先向领导或专家汇报课的设计和思路,然后再听他们进行评价。3、领导或专家与教师合作的评课方式。教师与领导或专家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互相进行交流,互相提出问题,互相探讨。那么作为科研、教研人员,应该采用哪一种评课方式呢?我们先对几种评课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志光 《辽宁教育》2011,(12):21-22
经常到基层学校看课,有两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脑海中,一是看课到底应该看什么?是看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教法的运用、讲课的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能力吗?二是评课评什么?是评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教法的运用、讲课的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能力吗?当然,这些方面都应该看,都应该评。一般情况下的看课和评课也主要是以讲课教师的上述方面内容为看点和评点。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评价对新课改的实施具有导向性作用.关注评价主体,在听评课活动中实施多元课评,能够激励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对于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听评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观课评教是教师一项基本功。总结中学语文观课评教思想,有以下两大趋势。1.课堂观察由内而外评课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评课的范围将得以拓展。较为理想的评课体系应该是课前由上课教师阐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上课时大家对照执教老师的解读看目标是否一一达成,看教师所教的是否与想教的一致,学生所学的与实际所教的是否一致。课后大家在一起讨论课堂的得与失。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堂课其实都是一个"可圈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节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究竟怎样评?评什么?与过去的评价有什么不同?虽然对不同年级的数学课评价有所不同,但我们还是有必要理清一些评课的基本切入角度。下面仅从把握标准、掌握方法、具体步骤几个方面谈谈我们对评课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