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当和谐发展时,对中学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物理既要探求"真",又要追求"美".于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现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正是契舍了这一要求.中学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美育素材.物理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并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用物理知识的形式关来感染、熏陶学生;用物理学的内在美来感化、激励学生.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提高他们的美学素养,更让他们学会在思考中领悟.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中处处有美,物理课堂中也有美。我们物理教师实施美育的最大意义就是应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活跃学生的思想,同时,也应当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环境。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只是多让学生多动手动口,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摆在主人的地位,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的激励下去发现、去  相似文献   

3.
文本解读是接受教育的核心内容,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这就要求教育者以美的教学情韵构建和创造新型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美、渲染美和创造美。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去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通过各种方式竭力使学生去领略美,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中应从下面四个方面揭示美,进行美育。1.揭示教材中自然美、创造美的内容,进行美育大自然千姿百态,是审美教育的“百科全书”。教材中反映大自然美的内容,无疑也是进行美育的极好材料。如:“碳酸钙”一节所介绍的广西桂林地区岩洞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封里有彩图)。教师在讲授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突出的作用,其目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从敏锐、新颖、独特的视角去表现美和创造美。这里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创造欲、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好奇和主动探究的心理表现。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面对大千世界中各种美的形态,各种新奇的事物产生的联想、想像,并由此而对其中的奥秘进行探究,语文教材中蕴藏或表现出的自然的美、艺术的美、社会生活的美、科学技术的美、道德情操的美,无一不对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并通过联想再现作品中的审美意境,将学生带入图画般的意境中去,指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美术欣赏课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内容,现已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畴,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有三方面的意义:其一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其二培养合格高中生的必要措施;其三促进了普通学校艺术教学体系的完善。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8.
"美是文学的生命。"学生作文同样是以展现美、创造美为核心的。因此,改变传统观念,在批阅时变审视为赏析,尽可能地肯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作文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怎样寻"美"去赏析学生的习作呢?一、赏析"美"的语言文字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这同样适应于学生的作文,所以,"美"的语言文字首先应该准确规范。批阅中,可抓住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美,是令人向往的,也是值得人追求的.对美的喜爱和追求就是对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的一种热爱的表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拥有一颗"爱美之心",使他们能够更灵敏地感知世界,感知心灵,成为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用美的因素去引导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它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并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拿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突出的作用,其目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从敏锐、新颖、独特的视角去表现美和创造美。这里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创造欲、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书难,教语文更难。难在何处?难在得“法”。窃以为,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应当是最有情趣的一门学科。然而今天的语文教学,则是情趣少而苦味足:教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究其原因,乃“不得法”所致。其实,语文教学之“法”,全在于一种“情趣”之中。根据笔者的体验,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探求。一、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语文课本所选文章,大部分文质皆美,一篇作品有一种美的意境。教师的责任,就是启迪学生去体味美,去爱美,去追求美;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美的境地,任其  相似文献   

12.
语文美育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审美情操的培养,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引导学生去鉴赏美,激励学生去创造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严卫娟 《学子》2012,(11):56-56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写话、习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情感态度方面而言,要求写作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一、培养学生经常性观察生活的习惯,奠定运用自我语言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基础语文老师必须去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去发现美、感受美。机会从何而来?譬如,我们平时多布置一些让学生去观察生活、探索奥秘、...  相似文献   

14.
知识之窗     
美国哈佛大学的伯顿提出了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十个要点:1.创造一个气氛,使每个儿童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使他受敬重,并作为小组的一名成员受重视;2.使每个儿童懂得自尊并学习提出自己的思想看法;3.每个儿童应当获得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应当许可他进行创造性尝试;4.儿童需要利用和体验其能力和环境的自由,以便学习自由;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坚持进行美育教育的问题?本文主要谈论主要从引导学生了解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引导学生鉴赏美、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6.
非文学作品也有美感,对它进行审美教育必须抓住其所具有的美育因素:立意美、结构美、表现手法美、语言美、思辨美.非文学作品教学也应是美育过程:美读,去感受美;勤笔,去创造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非文学作品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能磨炼人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文中去感受美是很关键的环节.因为课文是教与学最主要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深远的内涵、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形象、精妙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严密的结构、高超的技巧与独特的风格.因此,学习语文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努力去挖掘、用心去领会,从学文中感受美、创造美,使学习犹如漫步于桃源仙境,领略无限风光.要感受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当和谐发展时,对中学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物理既要探求“真”。又要追求“美”。于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正是契合了这一要求。中学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美育素材。物理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并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用物理知识的形式美来感染、熏陶学生;用物理学的内在美来感化、激励学生。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提高他们的美学素养,更让他们学会在思考中领悟。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应当按照美学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挖掘美,尽可能地再现作品所创造出的审美意境,并通过审美联想,尽可能完整地将它"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将学生带入有声有色有味的图画般的审美意境中去,指导学生到文学作品中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教会学生感受和内化美,最终实现美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刘明福 《文教资料》2012,(13):61-62
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按照美学教育规律,指导学生到文学作品中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挖掘美,其次教会学生感受和内化美,最终实现美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