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湖北省黄冈市巴河干流防洪工程为例,结合防洪治理工程施工工艺,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与施工工段的位置关系,分析了施工过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取水口水质的影响,并总结了施工过程中水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浦北县龙头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研究为例,对浦北县龙头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原划分方案进行回顾性评价,而后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综合考虑区域地形特点、环境现状、土地利用状况、整治可行性等因素,对保护区进行调整是合理可行的。文章建议,保护区调整应以水质安全作为根本保障原则,全局把握,整体考虑,科学合理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区域水源地的有效精准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抚顺市大伙房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查,提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提出建立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作为长效机制以解决水源保护问题;对生态补偿的定义、建立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定量研究、补偿费分摊率的确定以及资金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提出建立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作为长效机制以解决水源保护问题;对生态补偿的定义、建立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定量研究、补偿费分摊率的确定以及资金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提出建立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作为长效机制以解决水源保护问题;对生态补偿的定义、建立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定量研究、补偿费分摊率的确定以及资金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及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地表饮用水源地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步骤,针对水源地的具体情况对保护区的划定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依据面向服务的GIS技术特点,分析了ArcGIS Server的架构。并通过ArcGIS Server和相关的开发工具阐述了饮用水源保护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给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GIS技术构建饮用水源保护信息系统的功能体系和系统框架结构,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饮用水源监测站管理、监测数据自动入库,以及基于地图的相关信息发布、查询、统计,饮用水源污染分析等功能,达到饮用水源在线监测与信息共享的目的,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饮用水是否清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目前,我国共有饮用水源地超过3100个,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5716个。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一百一十三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就有16个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超过饮用水源地总数的1/5: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占重点城市总取水量的近1/3。  相似文献   

10.
预估分析未来水源涵养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和措施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涵养功能为研究对象,利用SRES A2和B2 情景下区域气候模式的气候情景数据,通过改进的LPJ动态植被模型,模拟了1981-2100年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涵养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通过分析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相对基准时段(1981-2010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未来SRES情景下,研究区总体上水源涵养功能在近期以增强为主,主要受降水量增加的影响;而未来中期和远期水源涵养功能受水分实际蒸散增加的影响而减弱的可能性则更大,并随着增温幅度增加而减弱程度加强.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地土地利用格局与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保护与饮用水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规范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基于3S技术,本文对广州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配置及其与饮用水安全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结论为:①广州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饮用水安全,但仍存在滞后与跨区协调等问题;②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不一,前者建设用地面积最大,耕地次之,后者正好相反,暗示不同区域采取水质保护措施时,应关注不同的污染源;③景观格局特征显示,各保护区土地利用的特征或者特征某一方面不同,如凝聚度和分维数指数的差异较小,多样性和破碎度则正好相反。结果还表明,已有的保护区内仍有较强烈的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现行保护区划分的相关文件和规定,运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对青岛市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阐述。对合理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9)
饮用水源水质的好坏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合理、有效地保护饮用水水源有利于人体健康,据调查,广安市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多来自中小型河流、水库、地下水等。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特别是农村饮用水源被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对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及建议,希望为加强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水源区定位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但多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处理其协调发展及其落后问题是政府和学术界长期关注但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昆明市水源保护区在探索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有着丰富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临的困惑同样存在.在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形势下,从分层次与分阶段两个维度对昆明市水源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科技减贫和产业脱贫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是饮用水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是保护区划分的重要环节,从而可以判断水源地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为保障水质安全饮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依据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对伊春市南岔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该区划可保证南岔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又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川西盆周山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长江水源保护区,拥有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突出优势。其发展战略应避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冲突,以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中心,选择既发展经济又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业,水电业,天然药物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  相似文献   

18.
陈国阶 《资源科学》1998,20(4):34-40
川西盆周山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长江水源保护区,拥有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突出优势。其发展战略应避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冲突,以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中心,选择既发展经济又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农业,绿色仪器,生态旅游业,水电业,天然药物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对其进行保护既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和生存权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重要物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饮用水源基本情况的研究,并对新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对饮用水源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调整进行介绍,提出我认为还存在的不足以及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抚顺市大伙房水源保护区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找出水源流域保护的主要矛盾和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