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演义》中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曹船。这个故事的神秘,可以用高中地理知识来揭开。话说周瑜要诸葛亮在十日内造箭十万支,若做不到便要杀头。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就够了。”诸葛亮让鲁肃借他二十艘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预备青布、干草,并在第三天后半夜时分到曹营“取”箭。是夜大雾弥漫,江面上雾气更浓。在视野不清的情况下,曹操疑有敌军入侵,下令放箭乱射,箭全扎在稻草人上。等雾散时,孔明已得箭十几万支。接着便是苦肉计、连环计,为的是日后火烧曹营,用火击退曹操八十万大军。一日周瑜眺望对…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在转学、换班的过程中,经常让原来的育人产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既有“突飞猛进”的惊喜,也有“一落千丈”的失望……其中的因缘何在呢?最近读到一则题为《在缺陷中发现长处》的小故事,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故事的大意是: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读到博友的一篇文章,内容很有趣,并且耐人寻味。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春节前,我们一家三口和一位朋友各自开了一辆车,结伴回老家过年。路上,朋友把  相似文献   

4.
曾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世界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成名后的一天,一位老太太心情急迫地拿出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本,让他评价作文的好坏并由此预测小孩的前途。巴尔扎克十分仔细地看完作文后,断定小孩将来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因为“仅从字迹来看,这孩子就显得很迟钝”。然而,巴尔扎克无论如何也意想不到,这正是他小学时的作文本,这位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他孩提时代的老师。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有的教师常常以学生的一两次作业,一两次考试的“差”成绩,就像巴尔扎克那样“仅从字迹来看”,断定这孩子是“差生”,是“笨蛋”,甚至是“弱…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相似文献   

6.
(一)学会读懂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安排材料的文章我们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后,知道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材料的安排是一层紧扣一层的,作者抓住最主要的内容,将之串起来,次序是绝对不能调换的。比如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让诸葛亮接受他认为没法完成的任务,开始签下军令状到诸葛亮完成任务的这个过程中间有一连串的事情,但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了几个很典型的材料:如“准备借箭”、“草船借箭”、“如期交箭”等,其他一些情况就不写了。因为这些最能反映诸葛亮的宽容、神机妙算。而我们学习的按事情的几个方面来安…  相似文献   

7.
写文章忌情节单一、平铺直叙,这也是一个老问题了,然而也正是它困扰着我们初中生。每逢写记叙文,同学们都苦于不会“编”故事,情节简单。那一年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中组有一道题:“撒谎前后”,不少同学写得极其简单:考试后成绩差,我涂改了成绩回家假报喜。以后“我”反省自己,写一段内心自责了事。这种作文怎能吸引人呢?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是喜欢故事曲折。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要“三顾”;孙悟空打白骨精要“三打”;鲁智深打镇关西要“三拳”。如果仅是“一顾”、“一打”、“一拳”,那不仅索然寡味人物性格也立不起来。所以我们写…  相似文献   

8.
“隆中对”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众所皆知。当年,刘备拜访诸葛亮,诸葛亮都把他拒之门外,刘备又来了多次,诸葛亮才答应出山。故事体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诸葛亮“择主而事”的智慧。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多次请他呢?他是想考验刘备看他是否有诚心,是否是真正识得人才的伯乐,是否是自己值得效忠的明君。  相似文献   

9.
许多同学阅读现代文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拿来一篇文章,费了好大的劲从头读到尾,最后竟不知文章说的是什么。这说明他们没有掌握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方法,不知怎样去读懂文章。读文章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个经验古人早就给我们总结过了。诸葛亮就是很好的例子。古书记载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善于从大处着眼,不因小失大,不会陷入某一局部问题中而不能自拔。相似的道理苏轼也深有体会,写下了《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相似文献   

10.
“三”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三思”而后就可以“行”,“三顾茅庐”就请出了诸葛亮,“孟母三迁”后选定了住址……可见,“三”表示了一种完美。当我们面对《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感情真挚、语言简明平实的叙事散(也称回忆录)时,我们发现里蕴含着丰富的“三”。正是这些“三”,使作品熠熠生辉;把握了这些“三”,也就把握了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近来读了陶行知的一些小故事,始终感觉,这些故事中蕴含了陶行知很平凡也很深入人心的教育思想。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四颗糖果”的故事。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  相似文献   

12.
故事的结局是我不曾料定的。我曾想怎么说也会是一个很符合“国粹”传统的结尾:时来运转,家庭团圆了,生活好了,孩子也有出息了。因为这满足了大众那善良美好的愿望。然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女主人并没有与命运抗争,而是甘于人格沉沦与堕落。读到末尾,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失落.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作者聂华苓,她为我们构思了这样一个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不争事实,真如我们所预设的美好结局,这短小的千字文又哪来这  相似文献   

13.
数字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给人的一般感觉是单调、枯燥乏味。如果我们运用得好,让数字在文章中焕发出光彩,定能发挥它的较大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草船借箭》(六年制十册16课)就是明显的一例。一、数字藏奸计课文以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作为故事的起因。他借向曹操进行水上交战为名,向诸葛亮提出十天造十万枝箭的任务。时间仅仅“十天”,任务却是“十万枝”,可见时间之短,任务之重,这是不可能如期完成的。连周瑜自己看来,也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周瑜却用“这是公事”来压他;用“不要推却”来婉转地强迫他  相似文献   

14.
小引所谓“求异型”作文,就是打破习惯思维的程序,运用求异思维写出的作文。如1985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中的《不知足常乐》和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中的《近墨者未必黑》都属于“求异型”作文。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所谓“求异”,就是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思维。它的特征是反习惯或反传统的。有两个故事很能说明这种求异思维的特点。三国时期的周瑜令诸葛亮10天之内造20万支箭,这显然是有意刁难诸葛亮。如果诸葛亮用习惯思维去准备“造箭”的话,那肯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们就算不是特别“稀有”,至少也是并不多见的另类“族群”。通过“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我们得以认识到这一“族群”的存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喜欢中国的古典诗词,作为你们的同龄人,他们确实很不一般吧?我们让他们中的三位到这一期的“封面故事”中亮相。关于他们特别的爱好,似乎没有比这句话更为贴切的了——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11课《失街亭》是《三国演义》里写得很出彩的一个故事,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课文鉴赏说明”认为孔明能做到“知己知彼”,“解题指导”第三题又认为“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笔者以为如上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始终注重运用“心战”策略,并最终获得了南征的完全胜利。在大军开拔之前,他采纳马谡的“心战”之策,颁发三军,作为南征的作战指导方针。作战中,诸葛亮使用多种方法,展开“攻心战”;战后,诸葛亮又针对南中人不信任汉人的心理,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心理安抚,获得巨大的心理效应;在平定南中叛乱中,诸葛亮还牢牢控制了“心战”的主动权。诸葛亮运用“心战”策略,不仅平定了南中叛乱,而且促进了南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力支援了蜀汉政权的北伐。  相似文献   

18.
打扮故事     
张玉仁 《红领巾》2006,(1):16-17
我们只是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我们写出来的故事,也常常和我们一样“小”。有的,可能有两三段;有的,说不定只有短短的一段呢!虽然它看起来是有些简单,但是我们知道,那同样是一种“创作”,也是值得欣赏的“作品”,我们要让所有读它的人觉得有滋有味。故事,一定得有题目。好的题目,就像一个人的眼睛亮亮的。当一段话(或几段话)有了一个题目的时候,一个“故事”也就有了最简单的“样子”。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每个人读故事时,最先看的,往往是故事的题目,如果有一个很响亮的题目,会让人迫不及待地往下看。这时候,那题目实在有些像大餐前的…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们十堰二汽系统中的语文老师们对钱梦龙老师提的“三主四式导读法”很感兴趣。我曾有幸听过钱老师的教课,最近又读到钱老师专著《语文导读法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受到多方面启发,但也有些不理解处,其中很突出、很具体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充分发挥自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三口到野外去游玩,一只飞虫钻进了父亲的耳朵里,弄得奇痒无比而且钻心地疼,怎么都弄不出来。父亲掏出挖耳勺准备置“闯入者”于死地,他妻子是一名医生,说:“千万不能这样做,会把飞虫往耳朵深处逼,一旦钻透又薄又软的耳膜,那麻烦就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