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年代,上海语文学界在陈望道的主持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法革新讨论,一反《马氏文通》以来机械模仿之风。这场讨论历时四年多时间(1938-1942),针对如何划分词类、文法研究的对象、汉语文法的特点、文法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各路同仁意见渐趋统一,讨论取得丰硕的成果。尤以陈望道的“功能”学说的创立为其终极,对后来的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能”学说的创立用陈望道的话来说是,“根据中国文法事实,借鉴外来新知,参照前人成就,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①。也就是他一贯主…  相似文献   

2.
一、从40年代到50年代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主宾语有相应的形式标志──形态变化:主格和宾格。因此,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主宾语的确认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但是,我们的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样,汉语中主宾语的确定便成为汉语语言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悬而未决的难题。主宾语在汉语句法分析中又占着特别重要的位置,因此,自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诞生之日起,即独立的汉语语法学建立的时候起。许多语法学家都试图从各个角度攻克这一难题。在1938年的文法革新讨论中,方光案、陈望道、张世禄、傅东华等人的分歧…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法自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法著作《马氏文通》问世以来,迄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其间,汉语语法研究大致经历了由模仿西洋语法,到挖掘汉语语法特点、探索汉语语法规律、缔造汉语语法体系的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王力先生的《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徐通锵、叶蜚声的《“五四”以来汉语语法研究评述》都是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总结。目前,语法学家们仍在脚踏实地地探索着。但在研究中,大家普遍感到难以深入下去。这里我想按照陈望道先生在《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序》中的精辟见解就语法研究的新途径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主语宾语问题研究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20年代到60年代作为分析性语言,汉语重意蕴、轻形式的深层文化特质,必然地会与来自西方的一整套语法理论体系产生激烈的碰撞,引发出争执不休、且又意义深刻的一系列问题。主语宾语,特别是前者,作为与谓语对垒、直接决定着句法格局建立的句子成分来说,它的特点范围的认定,自然就成为现代汉语语法学上的主要关隘。解决该课题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即早地为我国早期的语法学家们注意到了。受当时认知意识的局限,摹仿照搬西洋语法的总氛围在对主宾语的处理上面也浓厚地存在着。黎锦熙的前期著述,看重逻辑关系,着重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对当关系,虽于汉语语法学的真正形成有开创之功,同时又不免成为深入发展之桎梏。1938年的文法革新讨论,方光焘、陈望道、张世禄、傅东华等人分歧争论的焦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研究,是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我国语法学家着力探求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汉语语法学史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新的理论方法、总的趋势动向,无一不牵涉研究对象的特点问题。同样,其中的是非曲直、得失功过,也都与人们对汉语特点把握得正确与否直接相关。时值如今,正如陈望道先生指出的那样:“汉语有汉语自己的文法特点,我们在这些特点方面工作做得尚不能令人满意。”(《文法简论》13页)因此,总结回顾有关这项研究的特征风貌,整理各家林林总总的诸多观点看法,思辨评析其成就经验,无疑有着实际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周秦至公元1891年以前(《马氏文通》问世以前),这是语法研究的自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公元1891年至1938年,这四十年间的代表攻作有《马氏文通》和黎锦熙的《国语文法》,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摹仿西洋语法教科书阶段。第三阶段是1939年至1948年,这十年间的代表著作有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搬用西洋语法理论阶段。第四阶段是1949年到现在,这十年间的有影响的著作是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语法小组的《语法讲话》和《汉语》课本,这一阶段是从汉语实际出发的汉语语法学初步建立的阶  相似文献   

7.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评介吉玉见中国的语法学如果从《马氏文通》(1898)的发表到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问世已达80余年。正如吕先生所说的那样:这80年可分前后两个40年,前40年是名家著书立说,基本上没有提出问题来讨论.1938年在上海,有几位...  相似文献   

8.
一八九八年《马氏文通》开始提出复句的概念,认为它是句与句“自相联属”。其后,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年)、刘复的《中国文法通论》(1929年)和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0年)相继对复句的定义及其分类作过认真的探讨。中国文法革新讨论以后,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详细地描述了汉语复句的种种关系。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提出了“意合法”的论说,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讨论了复杂句、包孕句、复合句三者的界限。这三位学者都不采用黎氏的“包孕句是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为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要建立一个完备的语法体系就比较困难,而且汉语语法尚年轻,所以在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出现林立的语法专家著作,不能固定统一的高校语法教科书并不足为怪。黄伯荣、廖序东二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本)语法部分(以下简称黄本语法),颇受读者欢迎,这是一件可喜的事。陈望道先生说过:“好的语法体系,应该具有妥贴、简洁、完备这三点条件。”(《文法简论》)黄本语法从一九七九年的试用本到现在的修订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吸取了新的科研成果,基本上符合了上述三个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零 引言 在上半个世纪出版的代表性语法论著中,《中国文法要略》以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和结构体系显示了它在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的特殊地位。因此,在此书出版数十年后,当代语法学界仍认为“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文法要略》尤其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趣”。① 广泛运用转换(变换)方法来研究汉语语法,是吕叔湘先生的首  相似文献   

11.
全立波①(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复句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学里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虽然以汉语语法研究脉络这一大背景来标控或完全支配复句研究的轨迹是目前较多学者支持的一种研究思路,但客观地说并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要力图较清晰地反映汉语复句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首先我们应当注意到汉语复句理论发展进程中一些影响较大的史实。如:(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直接受到西方语法理论的启迪,汉语复句理论出现了源流。(二)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文法革新”,促使了汉语复句理论的深入探讨。其中“包孕句”的归属问题得到了较…  相似文献   

12.
文法革新讨论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自省与自觉,本质上也是方法和方法论上的革新。方光焘先生运用一般语言学的原理,结合汉语语言事实,深刻地阐释了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有关问题,强调方法和方法论对于语法体系的重要性。本文首次提出方光焘先生对于“直观”——“演绎”方法的运用。在语言科学走向21世纪的今天,重温方先生的方法和方法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经在《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思考》一文中列举过汉语语法学史专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①。自那时以来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又有一些想法,构拟成本篇。目的仍同《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思考》一样,参与如何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促进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不断深化,共建科学的汉语语法学史体系。一、时序是语法学史科学性的基础“名著·时序”语法学史体系,是以名著或有代表性著作出版时间的先后次序来构筑体系框架,描写语法学的发展过程,揭示语法学的发展规律的。一部“名著·时序”语法学史专著是否有科学性,科学性有多高,首先在于它所…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很多不统一的地方,这就给我们的语法学习和语法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其中,"主宾语"问题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所以五十年代,我国语法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主宾语问题的大讨论。有很多学者、教学者都对该问题发表了见解。大讨论之后至今,我国语法学界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不断的进行思索,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我们的研究并没有能够解决所有的关于主宾语问题的争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去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汉语语法特点研究概述 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的诞生,中国比较科学系统的语法研究自此开始.汉语语法学是在模仿印欧语语法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事实一方面使忽略汉语语法本来面貌而向模仿的语法体系或语法理论认同的倾向一直成为汉语语法学难以摆脱的阴影,另一方面又使得汉语语法学者极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同印欧语语法不同的汉语语法的特点,企图摆脱印欧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扬 《现代语文》2007,(4):14-15
存在句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但建国前由于各家都在忙于建构汉语语法体系,所以存在句只是在讨论别的问题时被顺带提及.建国后,语法学界掀起场汉语主宾语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谈到了"台上坐着主席团""这里(这时)来了一个人"这些我们现在看来是存在句的句子.经过这次讨论,存在句才真正地从其它研究对象中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我们的汉语语法学是成说一种“模糊语法学”,这也许有点虚无主义味道,但是,说汉语语法学领域里有着不少“模糊概念”,这恐怕并非虚语。所谓“虚词”,就是一个重要的“模糊概念”。对这个问题,笔者有些浅陋想法,这里整理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1—1 有三种“模糊”观点。一是词分虚实的根据是:实词“能够单独充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滋养出许多伟大的文化巨人和灿烂的文化宝典,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秀一枝,大放异彩。追溯中国文化的源流,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文化的一支——中国语言学,无论是在文字学方面,音韵学方面,还是训诂学方面,都具有十分优良的传统和伟大的成就。但汉语语法学较之汉语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之类,就迟了两千多年。直到1898年才产生了第一部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从而才有了汉语语法学。汉语语法学较之外国语法学也迟了两千多年。世界最早的语法…  相似文献   

19.
说新崛起的汉语语法学史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法学史评学有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历史学和评述学,近20年来,汉语语法学史评学出现了三次高潮,并且形成四大特色,汉语语法学史评学的建立标志着汉语语法学正在走向成熟,但是还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史评研究有三条基本要求:求实,求真和求信,这就要求研究应该具备无私,无畏和无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法革新讨论,是汉语语法界有史以来开展的第一次学术辩论。它开创了集体讨论重大学术问题的新风,科学至上,真理第一,虚怀若谷,重视方法论的研究,为后辈留下了光辉的榜样。可惜,由于当时可资利用的概念术语与材料的局限性,学者们无意识的个人主观随意性等等原因,讨论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就。个中教训值得后辈重温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