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画驿站     
咧 磁 瞻漫画驿站@卜劳恩~~  相似文献   

2.
漫画精选     
埃·奥·卜劳恩(德国) (1903-1944) 德国现代著名漫画家。他创作的连环漫画《父与子》早在1935年就由鲁迅先生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一位外国漫画家。卜劳恩在这套连环漫画里将幽默感和人情味表露得极其纯真和淋漓尽致。由于遭到法西斯的残酷迫害,画家过早离开人世,而使这套漫画作品成为稀世奇珍。  相似文献   

3.
黄鹤 《高中生》2013,(22):31
1933年,德国青年卜劳恩因发表丑化希特勒的政治漫画,被取消创作资格。他找工作四处碰壁,只能借酒浇愁。那天,卜劳恩醉醺醺地回到家,瞥见妻子正领着三岁的儿子在门口玩耍,忍不住嘟囔道":没一点正经事的家伙。"说完,便进屋去呼呼大睡。醒来已是次日晌午,卜劳恩习惯性地拿起笔,补  相似文献   

4.
陆友松 《师道》2005,(3):28-28
“这则漫画的题目叫《父与子》。这则漫画选自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创作并发表于1934年12月至1937年12月《柏林画报》上的长篇连环漫画,它形象地描绘出了生活中父亲和儿子的趣事或奇闻。”当我把这段话用投影打出来的时候,同学们早已经读了起来。还没来得及宣布,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看得出同学们对漫画的兴趣特浓。于是,我说:“相信自己能看懂的学生把手举起来。”刷地一声,几十只小手都举得老高。我示意大家把手放下,接着说:“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你觉得哪幅漫画最有趣味?”四分钟后,学生们的小手又举过了头顶,有的学生嘴里还一…  相似文献   

5.
每当看到漫画大师卜劳恩写的《父与子》时,我都非常兴奋。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儿子的顽皮、天真,喜欢父亲的童心、童趣。  相似文献   

6.
BOOK     
两个人的回忆相对于网点疏影横斜、阴影星罗密布的漫画我更喜欢简笔画,能画好简笔画的都是大师:臼井仪人,埃奥卜劳恩,张乐平。所以我很快喜欢上了沈胜贤。  相似文献   

7.
1934年,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一套取材于日常生活反映父子间感情的漫画作品,犹如一片人性的绿洲,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便是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传世名作《父与子》。卜劳恩是德国的大漫画家,他的真实姓名叫爱礼希·奥瑟尔,1903年出生在柏林,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了5年,其间曾给《新莱比锡报》等报刊画过插图。1934年他毛遂自荐,在《柏林画报》担任长篇连环幽默漫画主笔的  相似文献   

8.
习作要求 上面一组漫画名叫《放假第一天》,选自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认真观察这四幅图,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然后把它写下来。  相似文献   

9.
《少先队小干部》2013,(12):42-42
《父与子》是一部一个字也没有的连环画。别看一个字也没有,它可是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代表作。我家里就珍藏着一本《父与子》全集。它是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10.
佚名 《课外阅读》2008,(8):26-27
父与子,一个永恒的命题,自父权社会以来,父与子从来就不是一对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关系。从希腊神话的克罗诺斯和宙斯,悲剧中俄狄普斯王父子,到卜劳恩轻松温馨的漫画,屠格涅夫严肃深邃的文学作品,表现这一命题的作品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一本幽默连环漫画,自问世近七十年来,它使一代又一代人从中获得快乐。在《父与子》的漫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慈父、一个稚子,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使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温情是其中永远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意”乃作品成败的关键、漫画在重“意”的同时必须重“艺”、“意”与“艺”并存并重,相辅相成、在“意”与“艺”处理好的同时,中国漫画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性四方面着重阐述的。漫画自成一家时,固然从原来浑然一体的绘画中继承了某些传统。但此后的路怎么走,并没有事先设计的蓝图。近现代漫画在生活的激流中诞生,并且不能不在激流中去塑造自身,它必须顺应现实生活和人民大众的需求,去发展自己。而漫画应该注重“意”与“艺”的关系,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走出自己的另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3.
“comic”译为中文即动漫。要说动漫之国非日本莫属。别说我是崇洋媚外,哪个孩子不是看着“多啦A梦”“圣斗士星矢”“龙珠”长大的呢?而且最近热播的“四驱兄弟”不是牵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迷你赛车”热吗?相对于中国的动漫,印象最深的大概只有“哪吒”“西游记”而已。看了漫画这么多年,没理由不把日本的动漫与中国的动漫比较。漫画篇1.故事情节日本漫画主要分为少年漫画,少女漫画。少年漫画的题材主要是冒险类,竞赛类和战争类等,看了之后非常热血的像“城市猎人”“高达”“灌篮高手”等这些由名家画作的都非常受男、女生欢迎。而且故事…  相似文献   

14.
怎样写微型小说的文学评论江苏闵文1996年全国高考作文考了“漫画欣赏”,要考生就两幅漫画中更喜欢的一幅“写一篇议论文”。这就要求考生会“欣赏”。漫画欣赏与文学欣赏有相似之处。漫画也须立意、选材、构思,这与文学作品相似;所不同者,它以线条和图形为表现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漫画     
丰子恺与《子恺漫画》 丰子恺 (1898- 1975)自谓要“沟通文学及绘画的关系”。其抒情漫画造型简括,画风朴实。 在中国现代漫画史上,《子恺漫画》是我国第一部漫画家的作品专集。从此以后,以前的谐画、滑稽画、讽刺画、笑画等等名目,渐次为“漫画”二字所取代。《子恺漫画》奠定了丰子恺在中国现代漫画史和抒情漫画方面的突出地位。   朱自清说,子恺的一幅幅漫画,“有如一首首小诗”,欣赏着它,就像吃橄榄似的,越嚼越有味儿。而俞平伯先生的评赞就更显出一些理论色彩:子恺的漫画“在中国实是一创格”,它“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  相似文献   

16.
父与子(选)     
j礤戗j鼠铽“ii|llj父与子(选)@埃·奥·卜劳恩!德  相似文献   

17.
你喜欢看漫画吗?什么?只有长不大的人才看漫画?漫画是色情、暴力的结合体?此言差矣“漫画”和小孩看的“卡通”截然不同,其精彩浪漫、反映人生之深刻,没接触过的人是无法了解的。至于“色情”、“暴力”元素的确存于某些作品当中,但是漫画世界里更多的还是非色情暴力的佳作。来来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网上的漫画世界!  相似文献   

18.
德国青年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他满大街地转了一天,依然没有找到工作。情绪极度低落的卜劳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将身上最后一块钱换了酒喝下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相似文献   

19.
【小引】所谓“漫画类话题作文”就是以“漫画”为作文的材料,引出话题。漫画只起引路的作用,相当于“老式”话题作文前面的材料。【题目】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20.
一、漫画欣赏与精析漫画1:漫画选自1911年12月14日出版的《神州日报》。武昌起义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宣布独立,成立革命政权成为当务之急,此时,人们是“万目一的”盼“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