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齐国富强的经济方略》 先秦齐国,从建国至灭亡历时八百多年,由初封时方圆百里的小国发展到以强盛国力显赫于诸侯的东方大国,最根本的原因是其经济的发达,而经济的发达则得益于实施了正确、实用的经济方略,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2.
齐国作为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国之一,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环境,不仅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商业经济,而且创造了发达的文化,在货币的铸造方法和文字上可窥豹一斑。本文重点介绍齐国的刀币和圆钱,并对其类型和发展沿革进行粗浅的探究,以期在货币文字文化方面对齐国文化做一些挖掘。  相似文献   

3.
史书记载鲍叔牙以管仲有治国“五能”为由,力荐其为齐国执政。这“五能”为:“宽惠爱民”、“治国不失秉”、“忠信可结于诸侯”、“制礼义可法于四方”、“介胄执袍,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这“五能”在《管子》、《国语》和《左传》所记载的管仲治齐方略和治国理念中均有所表现,其中蕴涵着可资今人借鉴的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从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的治国方略到邓小平以法律制度为重点的治国方略,再到江泽民“德治”与“法治”并举的治国方略,在认识逻辑上正好完成了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5.
《滨州学院学报》2022,(1):53-60
齐国重商,通过关和市征收商品税是其赋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周礼》所言“司关”“司市”,齐国也在关、市设有职官负责征税,齐量三器可能为征税时的标准量器。齐国对市场的管理比较重视,有规范的征税机构和征税流程。齐国实行双重收税制度,也就是商品要同时缴纳关税和市税。“关市之赋”的税率总体上比田税低,但从春秋到战国逐步增长,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从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的治国方略到邓小平以法律制度为重点的治国方略,再到江泽民“德治”与“法治”并举的治国方略,在认识逻辑上正好完成了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宋元明清四朝书院从发达到沉寂,从崇尚自由讲学到成为官学,其赖以生存、饮誉于世的学术特色逐渐淡化而消失,乃至成为科举的附庸,个中原因让人深思,其中控制书院经济命脉的“赠地赐田现象”在书院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认为此现象对当今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及大学自身自主办学、自我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英杰  徐涵 《职教论坛》2007,(8S):54-57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举世闻名,甚至被尊称为“欧洲师表”。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仅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出发是不够的,一个国家建立何种教育制度不仅受该国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其特有的文化特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化角度来揭示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鉴之据。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方略的特点。产生其特点的原因。“以德治国”方略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方略的特点。产生其特点的原因.“以德治国”方略在新时期的 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经济时代、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到现代发达资本主义时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经济思想史中不断演进,经历了从启蒙于朴素思想,到展开批判斗争,再最终确立其核心地位的过程。其中很多精辟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齐国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通过齐初改革和之后桓管共同执政,完成了对周边部族的同化、领土的巩固与扩大.以春秋时期王室权力衰弱为外因,自身改革壮大为内因,最终实现从领主到霸主、从非主权国到主权国的转变.通过以部族进化与国家形成为角度,结合齐国从初封到春秋称霸的史实,诠释这一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应当采取何种治国方略来治理国家,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科学回答的历史性课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不需要法律”,到列宁、斯大林的“法律工具论”,从毛泽东的“人治加群治”,到邓小平的“靠制度治国”,再到江泽民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经历了一个折的演进过程,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1.领导人正确的法治观是实现法治的关键;2.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法治,必须探索适合国情的具体形式;3.社会主义国家现法治是一个逐步而又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齐兵说"冶"     
齐国兵器铭文 ,向以简要而著称 ;并因其资料零散、字数甚少等原因 ,遂致使学界对之研究的进展 ,较之三晋与秦、燕尽显逊色。三晋并燕国兵器铭文中多有“冶”字 ,其不但有关当时兵器铸造 ,实行“物勒工名 ,以考其诚”的管理制度 ,而且还因文字的形体、内容、格式 ,显现出各自的国别与特点。迄今所见于旧所著录 ,和新近出土的齐国兵器中 ,约有七件铭带“冶”字 ,这是十分重要的资料 ,其不仅对于深入研究齐国兵器冶铸管理制度、署铭格式、兵器分类、兵种组合 ,而且通过对这些铭带“冶”字兵器之研究 ,还可看出当时齐与周边国家地区间文化互相影…  相似文献   

15.
能够适应“大众经济”过程的惟一政治机制只能是“大众民主”,被纳入一个统一经济过程中的社会大众必须能参与到一个统一的政治过程之中。这种以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来凝聚民族政治认同的民族,就是现代“政治民族”。经济发达民族必然是一个“政治民族”,必然也必须发展一套相对发达的政治过程和政治机制使社会大众都参与在本国政治之中。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现代’民族的真正强大,需要以“大众民主”为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前后,一般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困绕着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各俱其说,各行其是.其中“教育救国论”是一种颇有影响的救国方略.它随着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其主要提倡者如:黄炎培、晏阳初、网行知、蔡元培、张伯警、陈独秀李大到、余家菊等)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和教有思想的植入,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了一股政治思潮。这一思湖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特殊的社会环境。第一、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大变动的产物。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7.
由于广西经济欠发达,再加上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因而,造就了广西高等教育只能向经济发达地区省份模仿和学习,始终处于落后状况。现在,面临“高等教育强国”的大好趋势,广西高等教育应打破常规,采取特殊方式,敢于建设高教强省。为实现这一目标,文章基于“特色与优势”的视角,探究了“特色与优势:广西高教强省”的必然性、意义及方略。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 ,具有极其丰富、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文章即从中国古代和现代西方两个历史阶段对“法德并举”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理论渊源进行追溯和回眸 ,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德治”、“法治”思想和“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模式以及现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思想与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这些治理模式和治国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开启中国近代文明先发之地的吴地,在其教育向近代转变过程中形成了女学教育、工商业兴学、深受教会教育渗透等区域特色。昊地发达的经济文化、“兼容并包”的风俗、“敏而好学”的性格特点、崇尚文化教育的历史传统与“较为开通的社会习俗”等,是昊地近代教育区域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两宋时期,两浙地区州县官学大致经历了由零散到普及、由不稳定到稳定、由随意到规范的演进过程。它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强调“求实”,在管理制度上追求周密,从而表现出稳定性强、普及面广、规模大、教学水平高等特点。繁荣的地方经济、发达的学术文化、重视教育的社会传统是两浙州县官学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