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人民出版社九年级《思想品德》(2008年6月第2版)教材为了帮助九年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国情,认同社会的主旋律,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机地整合了国情、心理、道德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的内容,用"话题"引领"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究、感悟、体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好评。但笔者在使用时发现此教材存在一些问题与不妥。  相似文献   

2.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以下简称“苏人版教材”)以成长中的我为主线,有机地整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相关知识,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内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究、感悟和体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3.
香港《生活与科学》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毕华林 《化学教学》2003,(1):67-69,63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生活与科学>系列教材是为香港中七至中九年级学生编写的综合理科教材.该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从社会生活问题出发,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上强调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地、科学地操作和思考.整套教材内容有趣,图文并茂,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并学会对社会问题做出思考和决策,为学生适应21世纪的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陶收文 《教学随笔》2007,(12):22-22
初中数学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有效地实现《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要想将这些目标能够尽量实现,我认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放飞学生。下面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中第五节中位线第二节内容为例,谈谈我是如何把握教材,放飞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教材”等同于“教科书”。实际上,“教材”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新课程改革即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对教材的处理应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山东省桓台县实验学校的周云老师就着重讨论了教师钻研教材的角度,认为应从编者、学生、教师三种不同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剖析,力求做到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细致分析教材知识点,并能巧妙地展现新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编写与七、八年级不同,每一框都由“综述课文”和“专题探究”两部分组成。其中“专题探究”作为扩展性知识,材料丰富,图文并茂,极大地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探究性。但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综述课文”部分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与平常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情感的体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下面以九年级数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为例进行操作尝试。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二单元主要是国情、国策、战略的内容,第三单元是对前一单元内容的具体化.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相对于其余内容,甚至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都显得较为抽象.它不是很贴近学生生活,理论性较强,不易被学生理解掌握.虽然教材运用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的实例,但也显得有些“浅”,教学仍然有难度.如果运用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该内容.笔者在多年的九年级教学中,结合历史知识,感悟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9.
九年级思品课教学内容以国情基础知识为主,科学性、理论性较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用直观的音视频形式表现出来,不仅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真实情境,而且通过声、形、色、画等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当今外语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当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单一化,教师的角色也趋向多元化。从新课程理念看,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惰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角色形象。  相似文献   

11.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体现得特别突出。新教材非常“美”,彩图鲜明、知识面广、物理情景多、科学探究多,同学欣喜;科学探究灵活地贯穿教材的始终,切实可用;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有兴趣学习和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创建出更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孔乙己》为例,对初中语文讽刺小说的质疑教学策略展开探析,分质疑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提出了以“疑”为始,营造质疑氛围;“疑”中发展,设置质疑问题;质疑无终,注重思维引导的讽刺小说质疑教学建议,旨在让学生从质疑中获得学问的增进、得到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思想《绪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化学是学生进入初三时开始学习的一门新学科,而"绪言"又是化学学习的入门课这一特点,依据首因效应的原理遵循个体发展“起始决定后续”的原则,在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对学生的“激趣”。激发学生情感,造成一种促进学生致力于学习的强劲气势,建构轻松、活泼、自由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喻霞 《江苏教育》2022,(83):69-70
<正>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把现代诗歌的教学设置为“活动·探究”单元,活动任务单里明确提出三个任务: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尝试创作。其中,学习鉴赏是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整体单元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以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托教材文本开展活动,将整合后的任务转化为活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展示、交流和改进,引领学生在活动中鉴赏诗歌,品读现代诗歌的“本味”。  相似文献   

15.
新版"Go for it!"英语九年级教材引入了诗歌作为阅读文本。文章以九年级教材Unit 7 Section A的"Mom Knows Best"为例分析英语诗歌教学模式,从诗歌语境和语言意境入手,设计诗歌教学。在英语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设置了“活动·探究”单元,注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九年级语文上册“活动·探究”诗歌单元巧妙地与本单元的诗歌文本相结合,实现了“精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结合单元的设置主旨,从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学创造三个角度分别设计教学环节以及对应的活动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量问题”是在化学启蒙教材或试题中涉及数据、含量、量大小关系的一种学习情景.结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列表梳理并例谈典型“量问题”,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启迪学生的化学思维,促成学生的化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吴宗彦 《山东教育》2004,(19):106-107
小学社会科的内容源于生活、来自社会,教材呈现图文并茂、留有空白,极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校开展了“21世纪中国小学社会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小学社会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实验,引导学生将社会学科与生活、社会对接,注重多方整合,多元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多维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可多元、可视、有趣地传递知识,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以科粤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第二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的学习,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渠道,教材也不是课堂的惟一材料,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学生记住、背会了多少知识,而是以教材为载体,使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教师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既要冲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又要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如书报资料、影视传媒、网络信息等,引进必需的素材和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师生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