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不能用木炭、硫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的产物是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水不能(或只能少量)进入钟罩;不能用铁丝、镁带代替红磷,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而镁带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如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知识1.实验原理:利用固体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造成气压差,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密封体系,通过测定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实验药品:(1)本实验所用的固体药品为红磷,且红磷要过量;(2)红磷不能用铁丝、木炭、硫粉来代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目前在各种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有两种:原版教材是用钟罩、水槽等装置,燃烧红磷法;现行教材采用广口瓶、烧杯、长导管等装置,燃烧红磷法,如图1所示。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用红磷燃烧消耗容器中的氧气产生负压,使水进入容器,证明空气中含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知识容量大、内涵深刻。现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归纳如下,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这个实验。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答:该实验是利用某物质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从而使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当集气瓶内外气压相等时,集气瓶内增多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此体积占实验前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的百分数即为空气中氧气体积的百分数。2.燃烧匙内的物质为什么要用红磷?能否用其他可燃物如木炭、硫粉、铝箔、铁…  相似文献   

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一个探究性比较强的实验,尽管实验装置多种多样,但原理大体相同。即,用足量的某种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导致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减小,液体被外界大气压压入容器中,然后根据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两道测定氧气含量的探究性中考试题。例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1):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甲生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②。…  相似文献   

6.
例1 (2003年吉林)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盛放的红磷为什么必须过量?(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推论出氮气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3)此实验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理由是__.  相似文献   

7.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第二单元的重点实验,也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还应对实验进行拓展。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可燃物将空气中的氧气耗尽,使气压减小,致使水位上升,通过水位上升的刻度推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药品的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1)能在空气中燃烧,且量要足,以耗尽空气中的氧气;(2)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3)燃烧后没有其它气体生成。为满足以上条件,实验时通常选用的可燃物是红磷或白磷,而不选用木炭或硫粉。拓展思维:实验时可燃物如果选用木炭或硫粉,为使实验取得成…  相似文献   

8.
一、基础知识和常规考点 1.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使容器中的压强减小,致使水进入容器中.测定容器中水的体积,就得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要点提炼要点1:实验原理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由于压强差,烧杯中的水被大气压压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要点2:误差分析(1)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装置中的氧气未被消耗完;(2)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外界空气进入装置内;(3)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2)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1)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沿着导管逸出;(2)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的部分气体受热逸出。  相似文献   

10.
章永军 《化学教与学》2011,(7):91-91,93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时,经常会有误差,有的误差是可以控制,但是有的误差是很难控制的。红磷在燃烧时,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燃烧的红磷就会熄灭。利用氧气传感器可以测定,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还有多少。另外燃烧的红磷在容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消耗氧气的体积也不一定相同,那么把红磷放在哪个位置燃烧时,更有利于消耗氧气呢?本文主要在这几方面进行了实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燃物为何选用红磷?剖析红磷燃烧后的产物P_2O_5是固体而不是气体,其体积可以忽略不计;红磷燃烧时几乎能消耗密闭容器中的全部氧气。2、鉴别Cl~-或SO_4~(2-)时,为什么要滴加稀硝酸?同时鉴别Cl~-或SO_4~(2-)时,要先鉴别哪种离子?  相似文献   

12.
例 1 在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 ,若所用红磷量偏少 ,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分析 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是 :足量的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导致玻璃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 ,水槽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钟罩内 ,且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等于钟罩内与红磷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如果红磷量不足 ,钟罩内就会有部分氧气没有参加反应 ,进入钟罩中水的体积将小于钟罩中原有的氧气的体积 ,从而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数值小 .例 2 向量筒内注入水 ,俯视读数为2 0mL ,倒出一部分后 ,仰视读数…  相似文献   

13.
一、化学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容器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弹簧夹后,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二、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弹簧夹.实验药品:红磷、水.三、过程与现象(1)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的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吸收燃烧产生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并将水面上剩余体积分为五等分.(2)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此环节发生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热量.(3)红磷熄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此环节观察到的现象: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最终水面在大约五分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照课本要求去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其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实验装置图其操作顺序为 :(1 )在空气中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2 )将燃烧的红磷伸入钟罩并塞紧橡皮塞。 (3 )待装置冷却后 ,测量水进入钟罩内的体积。 (4 )大约占钟罩内气体体积的 1 /5。实验时 ,发现如下不足 :(1 )由于所用钟罩体积大 ,携带不便 ,反应消耗药品多 ,实验所需时间也较长 ;(2 )钟罩上部粗细不均匀 ,不易分成五等份 ;(3 )将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进钟罩 ,伸入过程中易增大实验误差。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提高准确率 ,我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15.
王晨敏 《化学教与学》2013,(6):93-93,97
一、教学背景及目标分析人教版化学新教材中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结果反思型例1(2005年福州市课改卷)图1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的上升例2(2005年河南省中考题)图2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燃烧结束后,发现钟罩内的水上升到其水面以上容积不足1/5,请推测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答出两条即可)例3(2004年宁夏自治区中考题)某同学利用图3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相似文献   

17.
氧气知识是初中化学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现将氧气知识考点梳理如下,并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氧气的典型考题进行研析. 考点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原理及方法:如图1,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通过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最终集气瓶内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18.
现行初三化学课本 (苏教版和人教版 )中在研究空气成分这节中都引用了如下实验 ,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以此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约为 1/5。具体实验为 :将玻璃钟罩放入水槽 ,搁稳在水底的三块小玻璃片上 ,以水面为基准线 ,将钟罩水面以上的容积划为 5等分。装置如图 1所示。再将盛在燃烧匙(插在橡皮塞中 )内的红磷点燃 ,立即插入钟罩内 ,塞紧橡皮塞。红磷在钟罩内燃烧 ,有大量白烟生成 ,同时水面逐渐上升。当燃烧停止 ,白烟逐渐消失后 :水面上升不足 1/5 (如图 2 ) ,向水槽中加水 ,使水槽中的水面与钟罩内的水面相平 ,这时可见进入…  相似文献   

19.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即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小于钟罩内原水面上体积的1/5).该实验现象异常的可能原因有:从药品方面看:红磷的量不足,导致钟罩内的氧气未反应完;从操作方面看:未等钟罩内的白烟消失、温度恢复到室温就读出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从装置方面看: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外界的空气进入钟罩内.  相似文献   

20.
按照人教社初中化学课本上的要求测定空气中O2 含量时 ,存在以下问题 :容器较大 ,钟罩水面以上容积 5等分存在一定误差 ;所需红磷较多 ;水位上升位置误差较大。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减小误差 ,我对该图 1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改进后实验装置如图1。1 改进后实验优点容器较小 ,所用药品较少 ,瓶内先装热水 ,避免外部点燃 ,误差较小 ,能直接读出量筒内水减少的体积 ,约为量筒内水的总体积的 1/ 5 ,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 注意事项气密性检查 ,弹簧夹先夹上 ,燃烧完全后打开 ,红磷换为白磷 ,冷却后读数。广口瓶也可换为锥形瓶、大试管、平底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