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张超 《考试周刊》2011,(76):173-174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寄情山水的文学作品犹如璀璨群星。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引用这些文学名句,那么对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扈振昌 《学子》2004,(8):46-46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作风格的提问时,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知屋漏者…  相似文献   

4.
同中华民族一样,阿拉伯民族也具有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其中有许多名言名句都是与求知有关的,本文试图通过解析阿拉伯文化中有关求知的名言名句来探析阿拉伯人的求知思想。  相似文献   

5.
名言,名人说的有名的话,流传甚广的话之谓也。 名言的产生,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名人说的并不惊世骇俗的话,由于说者有名,故其言也随之有名,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味道。如“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因其出自刘晓庆之口,便成了名言,其实我姥姥或许1925年也说过类似的话。另一种情况是,虽说者为芸芸众生、无名氏,但其言以极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的玄机、规律,颇具普世价值。如“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相似文献   

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高考语文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名句名篇是优秀文化作品中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背诵和默写一定数量的名篇,既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培养中学生热爱优秀文化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必不可少的方式。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中,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考早已降下帷幕,笔者在第一时间收集了各省市103套试卷,并对其中的文言文名句默写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各地在文言文名句默写的考查上存在频频“撞车”现象,特整理如下。(一)五星级考查金榜,这些名句重复出现率最高,最高的达23次。共8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相似文献   

8.
臭的本义是用鼻子去辨别各种气味,后来引申为一种秽恶的气味.近期所谓臭还作"香"解的说法是没有多少依据的.从杜甫的大量诗句来看,香就是香,臭就是臭,二者分明,没见以"臭"代香的用法.对杜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传统解释完全正确,千古名句未被误读误解.  相似文献   

9.
不少同学在写作时喜欢引用名言名句,原因是这些诗词佳句、名言警句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思想的进化剂,它已积淀为语言中的精品,是语言宝库中的珍珠和钻石。写作时恰当引用,能给文章增光添彩,能更有力地说明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以来,日本佛教学者对汉译佛经的概貌、译者、疑伪经等作了翔实的考证研究,其中不乏对东汉译经的考辨;荷兰著名汉学家许理和(Erich Zürcher)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东汉译经的语言面貌,论述了东汉汉译佛经不同阶段的翻译术语和风格,并提供了考订后的东汉译经篇目。  相似文献   

11.
“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 ——父亲这样在教孩子走路,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父亲却回答:“老兄,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荡,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名言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真的给他一个支点,哪怕再给他一根够长的杠杆,他也撬不起来。试问:他站在何处?他的支点插在哪里?他的杠杆又要多长?这事是不可能的。这比喻却是成立的。所谓伟大的名言,必须是,似乎有理,又着实无理。  相似文献   

13.
新的考试大纲要求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同这一要求相适应,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就成了高考不可或缺的试题。随着近年高考改革对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这一传统题型又在默写与积累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4.
新的考试大纲要求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同这一要求相适应,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就成了高考不可或缺的试题。随着近年高考改革对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这一传统题型又在默写与积累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5.
考辨现存元代南曲散套和南北合套之真伪,将直接影响我们对于散曲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认识,意义重大.通过对<全元散曲>所辑元代南套和南北合套中南曲曲牌的曲律学考察,并与"戏文三种"和<九宫正始>所存的元代南曲相比较,根据曲牌在历史演变中同阶段相应的原则,获得了新的见解:在现存于<全元散曲>的17套南套和南北合套中,有6套元曲,另11套为明曲.  相似文献   

16.
连中国 《考试》2011,(8):12-13
2011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各地的语文试题难度如何?有哪些题型和试题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对明年的考生复习有何导向?本期《高考语文》将邀请一些名校名师对本次高考进行点评,分别从作文、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名言名句默写等角度切入,试图呈现语文试卷基本面貌,希望借此分析与2012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共勉。  相似文献   

17.
正鉴赏诗歌文句,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需要赏析的诗句,往往是诗中的名句,或以意胜,或以情胜,或以韵胜,或以意象发人之思,或以境界动人之情。鉴赏诗歌名句的过程就是诠释其意象、意境、手法、语言的独特之美的过程。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其独特之处,并且进行适度解读。这类考题往往以"请对这首诗某一联(句)进行赏析"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对于这种较为开放的题目,我们可以以"手  相似文献   

18.
文本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通过文本阅读,品味语言,可以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悟作者的情感。而如何让文本阅读更加的有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两点入手:关注连词,通过对比阅读发现妙用,成为理解情感的有效助力;关注动词,通过替换阅读比较不同,体会作者情感的张力。有针对性地把握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正如《淮南子·说山训》中所写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品一词可观作者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9.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依据考纲,根据考点设置问题。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等等。这类题属于表达作用类试题。本文拟就文学作品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伪<尚书>的考辨经历了从西汉到清乾嘉时期长达近1800多年的历史.一些人出于炫名、牟利或其他目的,先后伪造了两部伪<尚书>,一部是汉成帝时东莱人张霸伪作的百二篇<尚书>,另一部是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的<古文尚书>,共五十八篇.该书前有一篇伪造的孔安国<序>,及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的传.其次,还零散地出现一些伪篇.百二篇<尚书>当时就被确定为伪书.<泰誓>等伪篇经过马融等人的考辨,也真相大白.从北宋开始,一些学者开始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实性,首先发疑的是宋代的吴棫,其后朱熹不仅对其发疑而且进行了考辨,他对经书疑辨的示范作用影响深远.明代的梅鷟首次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考辨,直接启迪了清初阎若璩等人作进一步全面系统的论证,最终宣示了伪<古文尚书>作伪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