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与“90后”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90后"时代的来临,"90后"将在大学校园展示其独特个性和新鲜主张,他们中的大部分将在"80后"辅导员的引领下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有人称"90后"是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值得期待的一代。"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相遇,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不断冲突还是顺利融合?面对个性十足、自我倾向化很浓的"90后"大学生,"80后"辅导员该怎么与他们和谐共处,才能顺利地被他们接受、得到他们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进了第四个年头,"90后"写作者们的文学和人生梦想,也是几经轮回。当年那批刚踏入20岁门槛的"90后",扛起了联谊会组建的重任,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远离文学选择了新的工作岗位。后来者们,与前一批创立者不同,他们或者还在为高考忙碌着,或者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光荏苒,去去来来。2013年7月,哈尔滨,他们这次给中国"90后"作家挂起了另一个旗帜——新势力文学联盟。他们希望,这不只是一个属于"90后"写作者群体的交流平台,更希望新一代文学、出版、传媒和各种创意资源都能得到融合,由此迈上"90后"文学的商业化道路。当然,联盟的主角,依旧是"90后"们。  相似文献   

3.
其一,"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90后"的温室里不缺阳光,不缺水分,不缺肥料,所以"90后"没有经过青涩,就直接进入成熟。他们敢爱敢恨,不左右逢源,也不瞻前顾后,自己看准的路,就一定要去走。"我的青春我做主",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进步。其二,"做人,脾气不能比本事大。"如今的年轻人,大多有脾气。有点脾气并不可怕,但不能没有本事。如果脾气大过本事,到哪儿都不受欢迎。可喜的  相似文献   

4.
"90后"的这一代,是看着"80后"的作品成长起来的,尽管两代人会有着不同,但他们身上,也必然会留有"80后"的影子。在那些深受"90后"追捧的"80后"写手看来,"90后"又该是怎样的一代人?看看这几位"80后"代表人物的说法,也许大出你的意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间推移,职场中逐渐出现了"90后"的身影,他们中大部分人刚刚大学毕业,是十足的职场新人。但即便如此,"90后"的典型标签还是贴在了每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身上:张扬自我个性,自信主动,但相对缺乏团队忠诚度;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但过分依赖网络……记者展开调查,探寻"90后"究竟容易出现哪些职场风险?又应当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在南川举办的90后书展和收集的90后作家出版的图书情况来看,给我们的印象是,这个群体在发展,但形势并不乐观,这个群体有潜力,但是一直缺少爆发的力量。80后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形成一支实力雄厚、影响广泛的队伍,那么90后作家这些年又在做什么,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他们的沉默?  相似文献   

7.
我是"80后",是年轻的班主任;他们是"90后",是我的学生。当"80后"遇到"90后",会发生什么呢?在学生面前掉了泪当我自信地接过班主任的接力棒时,学生也满心期待着我这个"80后"  相似文献   

8.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现状,并针对他们择业上的观念之变与价值趋向,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1990年出生的第一批"90后"青少年在2008年正式步入18岁,目前被广泛定义为"90后"群体的大多数正生活在我们的中学校园当中,他们生活独立,思想新锐,他们也更迫切希望能发出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90后"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它不仅代表着个性化,而且也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90"后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正因为"90"后的个性特征,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群学生的自由发展。创新教育模式,改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各大高校也应当随之建立一套适合"90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模式。探讨"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及提出对应措施,是完善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在教育道路上寻求新突破和获取成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传统与现实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90后"群体面临着文化多元化、标准多元化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冲击,他们既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受益者、新媒体时代的体验者,也是社会负面文化的受害者。他们尚未成熟的价值观在网络时代正经历着多重考验,并发生着悄然变化。为此,解析"90后"青年价值观现状,直面问题,寻求对策,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中职毕业生大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是与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新型中国一起成长的新一代,俗称"90后"。而今,"90后"的第一代中职生已经从"学校人"走进企业变成了"职业人",他们在酸甜苦辣中终于发现,原来企业最看重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包含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和心态。因此,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90后"这一新生力量的成长和职业发展,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一、"90后"中职生:个性鲜明,职业定位模糊"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年纪较小,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学生会中,"90后"已经成为主力军。"90后"学生干部身上有着属于他们这一代的时代烙印,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目前高校中"90后"学生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事关他们今后的婚姻家庭生活,对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力图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并提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吸收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中积极因素等方面入手,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5.
不管在"70后"、"80后"的"舆论压榨"下,"90后"的面目被"涂抹"得多不堪,但面对强势来袭的"后浪",前辈们也无法否认——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2012年,伴随第一批"90后"步入社会,他们已不再只是单纯为理论疯狂,而是变身为"理论检验家",开始以各种方式渗入世界的角落。他们的生活,反映着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他们的苦乐,伴随着这个社会正经历的阵痛起伏;他们的理想,同样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电脑》2008,(7):102-108
近两年来,“90后”少年作家出书热迅速升温.更有不少“90后”少年迈进了作家行列,除成都的唐朝外,西安13岁的小女孩高璨也顺利加入了当地作家协会。他们年龄虽小,但文笔不弱,把对生活的理解用种种奇思妙想表现出来,用温暖的文字和坚强的内心打动读者。他们是文学新生的力量,以飞翔的姿势,迫不及待地宣告了“90后”文学时代的到来,在“90后”文学的榜单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7,(3):40-42
2017年1月7日,"作为文学空间的河西走廊暨裕固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河西走廊文化,裕固族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现状、民族情结与历史书写,建议与展望等议题进行了作家与学者之间的对话。此次会议对以后裕固族乃至整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90后"的成长自有其不同于以往世代的精神养成性,特别是认知的充分性与行为的挑战性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造就了"90后"独特的叛逆、孤傲而又有些与世无争的个性内涵。"90后"的形象经常被众多主流媒体所挟制,媒体自动充当他们的代言人,因此"90后"身上也被贴上了诸多标签。成长中的"90后"没有话语权,但是成长于数字网络时代的"90后"自有他们的表达渠道、表达方式和影响空间,他们不在乎社会和媒体对他们的污名和标签。"表达"与"被表达"是每一代人需要思考的话题,因为在它背后表现出来的是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世代之间的矛盾。在当代社会中,对"90后"现象的评判,折射出社会价值尺度的公正与否,关乎媒体传播的客观与否,以及全社会对未来世代文化冲突的宽容与否。  相似文献   

19.
正当"90后"步入大学,逐渐在社会话语中毁誉参半地"热闹"起来之后,"90后"在成长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心强烈、过分自我、追星、网瘾、叛逆等,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90后"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人生,树立健康的社会心态,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心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90后"已经成为了大学新生的主力军,他们普遍智商高于情商的特点对高校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分析了"90后"新生常见的情商问题,探索了新生适应性情商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