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宏的《名士传》和戴逵的《竹林七贤论》,在传写人物、塑造形象方面,不仅大量利用了体现名士风度的资料,并承用品评人物中重视精神的时风,努力展示人物个性、表现精神,传神写照,从而塑造出了一群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的名士。《名士传》与《竹林七贤论》体现了传记文学人物传写的新方向,同时,它们成功的人物传写也为后起的传奇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文章拟就元杂剧《连环计》与明人王济的改写本传奇《连环记》的人物塑造,主要就董卓、吕布、王允及貂蝉等几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图分析两剧诸多变化背后的一些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3.
《史记》与先秦历史散文的区别主要袁现在其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就刘邦形象的塑造而言,司马迁善于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独具匠心地运用了“互见法”,并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对比、反复等文学手法。总之,《史记》在人物塑造方面十分成功,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文学史中一部继往开来的伟大著作,它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形式,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史记》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社会下层人物,诸如刺客形象、商贾形象、女性形象、医者形象等,研究这些下层人物形象,有助于认识《史记》的伟大价值,了解《史记》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样性,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序》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主要分为君主、人臣、普通百姓及少量妇女四类.其中,君主和人臣是最主要的两类人物,而且他们又各由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组成.绝大多数的“闪现型”人物和少量的“累积性”人物,共同构成了《新序》的人物画廊,传达了刘向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6.
邹启胜 《文教资料》2014,(24):12-13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作者施耐庵用了较大篇幅描写这个人物形象。但是,《金瓶梅》中不再是以武松为主角,也无意表现其英雄本色,并且在情节安排上也有意淡化武松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光辉形象。从《水浒传》到《金瓶梅》,同一个武松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好汉,而到了《金瓶梅》里的武松倒更像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亡命徒,而非一个单纯理想化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徐一博 《文教资料》2012,(21):53-55
本文主要对比《龙门客栈》、《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三部影片,分析了其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变化,包括剧中的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及女性形象的性格变化,同时还分析了影响这些人物塑造,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杨家将演义》是一部情节性的叙事作品,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民间性特征。作品的人物形象多是功能化的。其主要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都是“扁平人物”具有类型化的倾向,也就是人物性格单纯、明朗,不复杂.无变化。小说壹造了一批英娄飒爽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深受民众的喜爱。她们来由于民间,反映出中田民众的女性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9.
小说《围城》作为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描写人物对话时,钱钟书先生使用了大量称谓语来体现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变化,更加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围城》这部长篇小说为语料,通过列举称谓语在《围城》人物对话中的应用实例,探讨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在人物对话中的作用,进一步从语用学视角关注语篇信息的理解与表达,以期为学者研究称谓语的语用学意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成 《文教资料》2011,(12):12-13
魏晋小说《世说新语》开创了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先河,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方法多种多样。文章从《世说》怎样抓准特点塑造人物,把握细节描写展现人物人物内心,通过环境塑造人物,个性口语突出人物等方面对《世说》人物塑造的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小说情节、人物性格紧密相关,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个人物的形象之中,以致于割舍某些诗词,就会有损于某个形象的完美。诗词对主要人物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红楼梦》利用诗词塑造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作者对书中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直接评价和说明;通过书中人物做的诗表现人物的才华、塑造人物形象;利用带有暗示性的诗词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2.
刘友朋 《天中学刊》2001,16(6):49-51
《世说新语》虽以记载魏晋名士清谈为主,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对文学史有突出的贡献。其手段主要有:重视对人物神明的品鉴;直接运用流行的人物口语;使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注意人物的动态描写。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在人物塑造艺术上具有突出成就,塑造了一批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凸显出典型化与意象化的特征。《红楼梦》表现了特定时期社会群体的心理和思想、情感,蕴含概括性风貌,同时又具个性化。《红楼梦》还把人物当作意象来经营,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意象的特征,人物意象的营造也处处见机巧。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塑造了中国古代小说画廊中最成功的人物形象,薛宝钗即是其中之一。薛宝钗的形象历来存有争议。从小说人物的外在形象入手,兼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细节中感悟薛宝钗这一艺术形象内在的丰富情感,以期达到对原著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莫言的《红高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具现代主义特点的“现代派”小说,但对其主要人物形象的评论众说不一,许多评论家认为他们是抗日的英雄,文章就其人物的行为主观性,还原人物将觉醒而未觉醒的非英雄的本真形象.  相似文献   

16.
人物是故事的生命力,虽说这两年中国电影票房飞速增长,但让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人物不多。刚刚上映的电影《老炮儿》以其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成熟的银幕人物形象获得票房口碑双赢,尤其影片中冯小刚对"六爷"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为本片锦上添花。电影主要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笺形象塑造、人物情境塑造、人物动作塑造四方面深度刻画了艺术人物,创造了"六爷"这一形象塑造中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中的陆机人物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陆机的文学才华,对于这一方面《世说新语》中都是从文学风格出发来展现的。其次是陆机本人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形象、性格、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是关于陆机政治生活内容,例如陆机的政治素养、政治经历以及政治结局。在对于陆机人物研究时观照《晋书》中对陆机的描写,可以发现《世说新语》在描写人物形象时所具备的小说人物描写的元素。  相似文献   

18.
《蝴蝶夫人》这部歌剧既是普契尼的代表作,也是真实主义发展的巅峰作品。本文以剧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为研究对象,剖析各主要角色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各主要人物戏剧形象,把握情节和人物间的脉络,展现巧巧桑悲剧形象的全过程,从而为歌剧演员饰演巧巧桑及其他人物提供一定的心理路径和演唱基调。  相似文献   

19.
南志斌 《文教资料》2011,(25):16-17
将窦娥的形象定性为"反抗封建社会的妇女",忽略了基本的历史史实,以今观古,以评观古,拔高了人物形象。作者着力从戏剧人物的定位上,从吏治、社会经济、民族矛盾等方面来重新解读《窦娥冤》,旨在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来认识人物所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历史发展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故事发展情节方面还是在人物描写刻画方面都十分深刻且形象。《水浒传》通过演绎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展的整个过程来对起义英雄人物形象和性格进行塑造。比较典型的人物有林冲、武松、宋江等英雄人物,而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刻画可谓是淋漓尽致,就《水浒传》中的武松人物形象展开研究,以便更好地探讨《水浒传》整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和塑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