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西周中后期血缘宗族与王权政治的冲突是研究西周历史进程课题中必谈的话题。而对二者矛盾冲突背后的族群认同态势进行研究,则往往被忽视。西周后期诸王政治变革上的一些举动都具有历史意义上的相似性。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这样的历史趋势更加彰显。穆王对五服制的突破,打破了传统的宗族关系所界定的夷夏之限;厉王变革垄断了社会资源,是对传统宗族族权"私有圈子"的突破;宣王料民则以权力让渡的形式承认了社会群体的多元化。族群认同的进一步实现,既需要对传统宗族界定族群模式(宗、族同构)的突破,更需要对异族群进行制度上的规定和权利上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浅析四川移民的两大族群及其文化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各省移民文化与巴蜀文化发生交流与碰撞,族群与文化重组与整合,最终出现了湖广人与客家人两大族群以及嫁接型移民文化和移植型移民文化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3.
汉晋时期,祖源的“记忆—叙事—书写”演进构成华夏与西南夷族群产生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滇、夜郎、哀牢族群的祖源书写在形式上体现出由“神话”到“史传”的历时演进,在内容上体现出由“我者”到“他者”的认知转移。其中,滇人祖源书写以“史传”的形式展开,主要体现华夏“他者”认知;夜郎祖源书写以“神话+史传”的形式展开,分别对应夜郎“我者”认知与华夏“他者”认知的演进;哀牢祖源书写主要以“神话”的形式展开,对应哀牢“我者”认知与华夏“他者”认知的演进。若将西南夷祖源叙事纳入汉晋以来的知识建构背景考量,则从叙事母体、叙事图腾、叙事要素三方面显示出融合泛化的迹象。西南夷祖源书写的文化认同导致的角色反差,体现了汉晋时期“以夏变夷”与“夷夏之防”的观念调适,是华夏“大传统”对西南夷“小传统”的打破,也是西南夷“小传统”对华夏“大传统”的内化调适,共同构成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西南语境。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邮政局2003年1月3日向其全国陆续发行精美中国生肖羊年邮票。此系加拿大今年发行的首套邮票。中国与加拿大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有着良好的交流与关系。200多年的历代华人移民对加拿大社会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贡献巨大。现今,华语已成加拿大英、法官方语言之外的第一大语言。华人居于加拿大150多个国家移民的族群之首,系仅次于英、法两大主流族群的第三大族群。新年伊始,加拿大邮票发行首推中国邮票,无疑是加拿大羊年首推中国生肖邮品加拿大人民岁首年初献给中国人民的一份友好礼物。两枚新邮品的创意独到,造型别致。…  相似文献   

5.
"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岩画是春秋至汉代壮族先民将群落、族群对世界、对人自身的生命意识以及力量的一种认知,并将其朴素的文化表征再现于崖壁上。从现存岩画来分析其创作动机,以及从岩画画面内容、形态、手法及形式的表现来看,乃是壮族先民对部落、族群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及文化表征。花山岩画作为中国与东南亚相邻各国壮傣族群共同的文化发祥地以及根祖文化所在地之一,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客家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客家耕读文化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山地丘陵的农耕自然环境是客家耕读文化产生的地理基础,质朴无华的民风是客家耕读文化形成的重要文化因素,而族群冲突中的“鲶鱼效应”是客家耕读文化的原动力。客家耕读文化主要是客家适应“住山不住坝”生存环境而形成的族群性的文化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羌族释比宗教经中,保存了一个由二十多位日神组成的太阳族群一拍德直改.拍德直改及其仪式是羌文化以及长江上游古老日神文化的重要发现.研究它对于重现古羌人的宗教文化,社会演变,羌蜀文化源流、长江上游古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移民问题远不只是一个生物学上的人口概念和人口问题,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问题。文化是塑造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移民文化的身份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多声部的问答辩证法与实践调适过程,最终在"我们的形象"与"他们的形象"的动态过程关系中共同塑造"我们的形象"和"我们的身份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呈现多元文化形态的"原生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描绘绚烂的少数民族"族群记忆"。"原生态"既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俗意象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创作策略。在与"他"民族的文化对视中,少数民族文化往往陷入"被想象"和失语状态,试图穿越"银幕之镜"寻找恰当的身份认同,以消解文化冲突和文化焦虑。本文以文化研究的视域,在电影《尔玛的婚礼》的文本中,解读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原生态"现象,发掘文明表象下的现代性危机和民族精神重构。  相似文献   

10.
赵藩在清末民初的三迤人物中,既是政界要员,又是著名学者,就其政绩与学术文化贡献二者相衡,应该说各有千秋,皆有成就.但是翻阅云南地方文献,诸如方树梅辑录的<续滇南碑传集>中邓邦述所写的<文懿先生赵公传>、金天羽写的<文懿先生剑川赵公墓碑>;<续云南通志长编·赵藩传>;当今编纂地方志中的<赵藩传>等,一般多记其政治业绩,于学术文化之贡献涉及不多,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现就从文献中知见的情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16-18世纪是天主教在澳门传播发展时期,澳门从此成为不同族群汇聚之地,也是多元宗教文化交汇的地域.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与华人的中国传统宗教,在澳门岛共同生存发展.澳门的佛教、道教保持了固有的模式和传统,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更具地方特色.本文从澳门族群与多元文化的视野,分析了16-18世纪澳门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宗教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南方丝路与尔苏藏族先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尔苏(包括里汝、多须、尔苏)这个藏族支系历史悠久,族源成分相当复杂,实属特别值得研究的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大概自先秦以来就活动于古旄牛道一线。在旄牛道的干道上有不少古老的小道通往整个尔苏族群分布的地方。这些小道构成南方丝路及后来的茶马道的支线即古道网络,可以从各个方向接上南丝路或茶马路干道。在南丝路大渡河以南至雅砻江下游路段地带,文献记载他称的历史民族,秦汉之"夷",唐宋之"蛮",明清之"番",其中都包含有尔苏藏族先民的成分。至于先秦时的尔苏先民成分是否包含有"蚕丛国破"或杜宇及开明蜀国败亡而南徙的古蜀人或蜀人的因素,笔者猜测也很有可能。今尔苏藏族传统文化中确乎包含有某些古蜀或蜀人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反映,禹羌族群早期曾居息于岷江流域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并在其地治理水患,发展农业,形成跨血缘、地域的大型族群联盟,促进了当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文化的昌盛繁荣;正是其后裔代表的氐羌族群与来自东南方向的濮越族群一道,创造了蜀地三星堆文化以来极为辉煌的区域文明,为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何研 《世界文化》2023,(2):53-57
<正>美国印第安波卡根部落波塔瓦托米人是美国印第安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于美国密歇根州西南部、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等五大湖地区。他们有着极强的土地观,他们的社会关系网以及族群历史、文化、信仰都围绕着土地而形成。波卡根部落妇女借助族群最具特色的白蜡树篮子制作,率先建立篮子合作社,在合作劳动中建构印第安人文化身份,促进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年轻观众喜爱民乐,越来越多孩子学习民族器乐。这既反映了当下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也缘于大众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凭借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标识度,民乐一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奏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国风雅韵”,无数民乐人在为之不懈地奋斗着。  相似文献   

16.
李尚宁 《寻根》2013,(6):50-56
自西晋以来,在闽粤赣交界地域形成了一支具有稳定族群语言特征,客属意识强烈,宗亲观念浓郁,勇于开拓进取,爱家爱国,崇文重教,尚节重义,生活习俗自成一体的汉民支系,人称客家人。客家人是在古代北方汉民族为了躲避中原战乱或灾荒,举族南下的汉族。但就是这一群汉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始终保持着。  相似文献   

17.
正印度尼西亚被誉为"世界人类学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2016年,印尼发行了新版全套7枚卢比纸币,展现了本国各地区、各族群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在世界钱币界掀起了一股清新的非遗艺术风。印度尼西亚的民间舞蹈反映了印尼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资料显示,印尼有超过700个族群,每个地区和族群都有自己的舞蹈,共有超过3000种原创舞蹈形式。这些舞蹈在政府的支持和运作下,通过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藏彝走廊西端金沙江峡谷内的碉房文化,认为碉房的空间意义包含了当地人对生态空间、神圣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整体认知。走廊西端的碉房对反思藏彝走廊族群或民族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说“文化寻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文化寻根”田毅鹏90年代,伴随着信息革命的浪潮,面向21世纪的人类在走向全球化时代,构建"世界文化"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本土化"──"文化寻根"热潮。从文化学角度讲,所谓"寻根",是指人类对其祖先、族群、祖国、语言、宗教等基础文化结构所产...  相似文献   

20.
横断山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单元,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态多样性,孕育了丰富而多样的古代文化与族群。近年的考古新发现揭示,该区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成为中国西南与西北地区乃至东南亚文化交流与族群移动的重要走廊,来自西北地区马家窑和仰韶文化传统深度影响并参与了当地新石器文化的构建。横断山区新时器时代文化奠定了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新石器文化图景和西南丝绸之路的史前基础,拓宽了西南丝绸之路的内涵与外延,凸显了横断山区在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